一、学校的周边环境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孟母三迁,择邻而处。作为青少年长期聚集学习生活的学校,其周边环境一定要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校址选择
学校应选在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公用设施较为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学校宜设在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附近,或邻近公园、公共绿地,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校址周围公共交通应方便,能为学校提供能源、给水、排水和电源设施,同时有利于防灾及安全疏散。
中小学的校址要避开地震断裂带、山丘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区、泄洪地带等不安全区域。
2005年6月10日下午,一场惨剧发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山洪和泥石流从上游倾泻而下,冲毁了排洪道上的沙兰镇中心小学校园,导致117名师生死亡。
(二)周边环境
学校的周边环境应该符合安全、安静、卫生、交通便利等要求。
1.安全
对学生而言分数固然重要,比分数重要的是健康,比健康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人生权利!学校除了保障校园地址的绝对无伤害或伤害隐患外,还要与当地公安部门配合,搞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如清理校门前街道、查处校门口附近商贩不法经营、清理网吧、游戏厅等**隐患等,以确保师生的平安。
从安全角度,学校不宜设在有大量车辆频繁出入的建筑或单位附近;也不宜设在袋状地区(在地震、火灾等紧急状态时不能安全疏散或抢救车辆很难进入);不宜设在过境架空高压线下;不应邻近易燃易爆危险品或有害物的研制生产或储运场所;不应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看守所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场所相毗邻。
图10-1 震不垮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安全
图10-2 水边的浙江温州中学——安静
2.安静
学校必须有安静的周边环境,保证教学不受任何外界的噪声干扰。影响学校环境安静的外界因素有城市交通噪声源(指机动车辆、火车、飞机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源(人群社会活动时所引起的噪声,如农贸市场、汽车摩托车修理站等商业、娱乐、体育活动产生的噪声)和工厂生产及基建施工等噪声。教学用房与噪声源的距离,一般而言,应以校外噪声到达学校围墙(校界)处低于70dB(A)为准,或校外噪声到达教学用房窗外1m处的噪声低于55dB(A)为准[1],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
按照建筑设计要求:
(1)交通噪声源与校园围墙的距离:市区道路交通干线快车道同侧边缘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89m。郊区公路交通干线快车道同侧边缘
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120m。铁路沿线附近学校一侧的外侧轨道中心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300m,校园与列车编组站距离不应小于380m。机场跑道的两侧2km内,跑道两端航迹下方,飞机噪声超过标准值70dB的区域(可根据当地机场噪声影响预测划定),不得设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2)社会生活噪声源与校园的距离 :露天贸易市场边缘与校园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商业街口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150m。露天体育场边缘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150m。汽车摩托车修理站边缘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120m。车站、码头边缘与校园距离不得小于300m。
资料来源: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986年12月25日批准。
3.卫生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2],学校要空气新鲜、确保周边环境卫生,最好毗邻公园、绿地、水面(周边应有安全设施),以获得良好的景观及小气候环境,至少应远离人口稠密的闹市区及工业区、殡仪馆、屠宰场、菜市场等;学校还应远离污染源,如化学、生物、物理等污染源;学校不应与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相毗邻,不得将校址选在架空高压线影响的范围内;不应邻近医院传染病房区和放射科、太平间、精神病医院、餐馆、公厕等;不应在有害物质排放企业的下风侧;不应选择在高层或多层建筑包围区域内;校内不应有化粪池;学校不应在低洼之处以免雨后积污水;校内土壤无重金属污染、生物性污染等。
国家《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的十五条要求:“不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已经造成危害和影响的,应要求其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限期治理或搬迁。”
4.便利
学生每天从家到学校来回奔波,通往学校的道路应该通畅、平整、便于行走,学校门口应有一定的缓冲地带,附近应通公交车,便于学生自行上学;学校附近有停车位或便于临时停车,便于家长开车接送。
(三)社区布点
学校应设在居民区适中的地方,布点均匀,以利学生就近上学。在一个地区建立学校布点网,既应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要为发展留有余地。学校设置一般按人口数和密度规定其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根据不同年龄的体力特点和教育需要而确定,以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城市学校布点时,服务半径可按小学生上学走路需 10 分钟左右,中学生需 15~20 分钟左右计算。国家教育部《城镇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要求一般城市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1 000m;农村居民居住较分散,服务半径可适当加大,推荐参考数为走读的小学生不超过 1 500m,中学生不超过 2 500m。
表10-1 国外小学服务半径规定值(m)
资料来源: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987年。
受控制人口国策的影响,近年来各地少年儿童人数减少,受市场经济资源重组、规模与效率办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学校近年来不断合并调整,近年来小学以每年两万所的速度减少[3],导致少年儿童上学路途变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生活习惯研究报告》:2006年10月启动,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等3家研究机构共同实施。调查对象为北京、东京、首尔4~6年级的学生。三地参与调查的学校均在12所以上,每国调查人数均超过1 500人。结果显示,在上学路上所花的时间,北京小学生最长。93.8%的东京小学生和89.7%的首尔小学生从家到学校所花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而北京小学生在这一时间段上的比例上为74.9%。甚至有13.3%的北京小学生要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到学校,而在东京和首尔小学生中这一比例分别仅为1.7%和3.4%。
资料来源:中青网。
二、学校的建筑环境
(一)平面布局规划
1.学校用地规划
学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运动用地与绿化用地,它们可以相互交错,之间可用绿化带隔开。学校校园建设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
建筑用地包括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及其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小片活动场地、自行车棚、锅炉等用地。学校建筑用地与建筑面积的关系,采用建筑容积率 ( 按公式: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计算,以比值表示 ) 衡量。规定小学的建筑容积率不宜大于 0.8,中学不宜大于 0.9。
2.平面总体布局
学校总平面要有规划、有设计,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为前提,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学校用地的地形、地势,实行功能分区:由各种教学用房 ( 或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 ) 组成的教学区;由各种体育场、球类场地、体育馆、游泳池等组成的体育活动区;由学生宿舍、食堂、厨房等组成的生活区、绿化区;勤工俭学用的实习车间、室外堆放或操作场地等组成的勤工俭学区等。
按区进行规划布局,力求做到功能合理、分区清楚、联系方便、互不干扰、降低造价、便于维护、环境效果明显。各区的布局,应按学校教学活动规律及便于管理原则,对各区的功能特点、物理环境的要求,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等进行合理安排。还应注意处理:要求安静和产生噪声的关系、方便使用与利于管理的关系、相互联系和分隔的关系、正常使用与紧急疏散的关系等。
教学、图书、实验楼应安排在校园中安静的部位,并有良好的朝向;办公部分应安排在对外联系便捷、对内管理方便的部位;生活服务及勤工俭学用房,为保障其对外联系方便及不干扰校内的正常活动,应设有独立出入口,能自成一区,与教学用房有一定距离;体育活动用房应接近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形成体育活动区。
教室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小于 25m;校园内各栋建筑或一栋建筑前后几个体部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防火间距及卫生间距等有关规定;在建筑用地范围内,各栋建筑或一栋建筑各分部的组合应尽量紧凑、集中,以节省建筑占地面积或范围,为扩大或保证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而创造条件;校园内教学楼的位置、体型、层数、出入口位置等,既要满足功能要求,也要考虑城市规划要求,并应和周围建筑、景观、环境相协调;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用房,靠近室外运动场地;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教学用房的位置;为保证学生出入安全,校门不宜直接开向机动车流量超过 300辆/小时的道路。
(二)建筑设计
学校建筑要体现教育学的、卫生学的、建筑学的、工艺学的、经济学的、环境学的、人体工学的,以及使用人群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功能、原则和风格。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建筑的教育功能,学校建筑在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如学生的人数、性别、年龄、体型、兴趣以及学习的特点等,使融洽的人际关系、严肃的学习氛围融为一体,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提供最好的空间。
1.学校建筑设计的内容
学校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整体校园环境风格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
环境风格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布局,做好校园内的绿化美化规划,丰富校园景观,创造整体感良好的校园环境;应充分利用和保留学校用地原有的自然条件 (为合理地利用地势高差、保留原有树木、山石、池塘……),进行适量和必要的改造;校园内道路系统应简明、直接,在正常情况下人流通行顺畅,在紧急情况下应保证人流疏散安全。
单体的造型、立面的设计、空间的组织等有形的设计语汇及手法将美感、舒适与场所感等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形成对人的视觉、心理的影响。单体建筑设计要求简单轻快、结实实用、色彩明快、富于美感,表现出青少年健康、向上、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满足功能、结构要求时,还要充分考虑建筑体量及形体的组合要求。
城市小学教学用房以两层为宜,不超过 3~4 层;中学不应超过 4~5 层;农村学校宜采用平房或两层。
墙壁也应用作突出校园气氛、强化教育效果的载体,如在墙壁上绘制壁画的传统做法,是一种最直观、最经济的美化方法。除此之外,在重点美化区,还可以采用浮雕的形式,浮雕的内容可涉及历史地理、名人事迹等知识,强化校园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韵味。
在校园的某些空地也可以适当通过雕塑等营造校园景观的方法来衬托整体效果、表达教育思想。
2.学校建筑设计的策略
传统的学校建筑设计是站在“教育者”施教的立场上建立起来的,无论是空间构成、场所大小及室内外的一切设施,优先考虑到老师展开教育活动之需。随着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学形式、课程等的更新变化,学校建筑设计在室内环境与气氛创造上也有了新的要求,新的学校建筑设计是为满足“学习者”展开学习活动创造的环境,要求建筑设计表现室内生活空间及环境的营造、室内柔和亲切气氛的营造、按照学生身材尺度考虑空间及设施等。
从时间上讲,学生整天或者终年生活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在校期间除正常学习行为外,休息、交往、饮水、用餐、盥洗、更衣、交谈、打扫卫生、游戏等都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内容,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不仅对在校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中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都有好处,而且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学校作为具有生活情趣的环境进行设计处理,是新型学校建筑构思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中注意入口、门厅、餐厅、交往空间、游戏空间及其环境的创造,并使其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把这些看得与教室同等重要。
在有条件的地方,设计上尽可能创造宽敞的面积及灵活多变的开阔空间,丰富多彩的感观及气氛是设计时的着眼之处,柔和、亲切宜人的气氛创造主要指通过建筑用材、室内色彩、外观及小品等的使用,创造的特殊的效果。
在外部空间环境及造型处理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文化内涵、具有显明个性特征及具有时代感的学校建筑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
设计学校建筑时,应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既能反映学校历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
校园的建筑设计还必须对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有充分的前瞻性,在综合布线、机房建设等方面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室的空间设计上,以及视线、声学等技术设计环节都应有充分的考虑,以应发展之需。
生气勃勃的建筑形象令人振奋,有助于稳定学生心态,激励学生求学奋进。在设计中,通过建筑体的高低错落、围合和开敞,庭院、广场以及点、线、面绿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学习的形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延伸到整个校园,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在走廊上、庭院中以及其他活动场所中的相互交流、对话等更为自主的活动,都是知识获取的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建筑物本身无论在外形、空间,还是色彩、光影变化上,均应追求活泼、生动,富有创意,富有现代气息,使学生在求学中感受到美的魅力,使他们的情绪、性格、身心与学习同步健康发展。
图10-3 河南许昌实验小学的绿化造景草地上的流水构成中国地图图形
图10-4 宁夏银川一中的雕塑造景打开的书中间那窗洞寓意深刻
(三)绿化
学校绿化包括校园中成片绿地、学校开展气象园艺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实习用科学园地、花坛、树木等。
1.校园绿化的意义
通常学校建筑外部形象显得单调或杂乱无章,结合校内道路、室外设施及室外空间划分等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发挥绿化造型设计上的作用,注意运用重复、渐变、对比、韵律等设计方法,用绿化丰富环境,增加自然感,烘托校园自然气氛。在室外空间划分、校舍造型及室外气氛创造上,绿化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绿化还可以美化校园、改善微环境、提升空气质量,为师生提供遮荫、视觉放松、愉悦身心等便利,如沿运动场地周边种若干棵落叶树,可以成为夏日运动后乘凉休息的好去处;运动器械与建筑物之间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既美观又可以起到缓解运动中万一失衡而出现冲击造成受伤等。从安全角度上,必须避免带刺、有毒的植物在校园绿化中出现。
2.校园绿化的策略
校园绿化要充分利用植物季节变化进行配置,如栽植迎春、连翘、榆叶梅、紫荆、桃花等,以强化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感觉;栽植枫树、银杏、海棠、金银木、栾树等,以强化硕果累累、充实丰盈的意境,等等。这样,校园中春花秋实、夏荫冬青的环境会让少年儿童体验到鲜明的季节变化,进而领略到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与神奇。
植物中有很多能够吸引鸟类和昆虫的浆果植物、蜜源植物,适当种植此类植物可将鸟类、昆虫引入校园,为孩子们提供观察鸟类、昆虫的机会,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绿色植物是新鲜氧气的“制造厂”,适量种植能吸附尘埃,过滤空气。另外,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出杀菌素,如松、柏、冷杉、桦、栎等,能明显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保持环境空间的清新洁净。
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二章第三节总平面布局中规定:“学校绿化面积中学每生不得小于1m2,小学每生不得小于0.5m2。”
(四)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
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与各种教室一样是学校必备的组成部分,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学校体育活动场地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包括上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成片场地。体育活动场地一般应包括环形跑道运动场、直跑道、课间操所需场地,各种球类场地 ( 可兼作操用场地 ),运动器械场地,小学的游戏场地等。
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的一般要求: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环形跑道运动场和适量的球类场地等;应根据学校规模满足同时上体育课班数所需的活动场地;应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课间操所需的场地;应能满足当天无体育课的全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至少保证有 1 小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每班每周至少应有一次打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的机会。
当学校位于市中心区难以取得用地标准时,体育活动场面积亦应保证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进行体操活动的需要(小学每生不得少于2.3m2,中学每生不得小于3.3m2)[4],农村及城市普通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应该达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炎热多雨,北方寒冷多风雪,故中小学要创造条件设置体育活动室(风雨操场),体育活动场所都必须使用有一定弹性的地面,以利于学生足弓的发育。《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第二章第二节学校用地规定:“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根据国家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又称“达标”项目)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小学生除做体操场所外,还应设有短跑、中长跑的场所,跳远、跳高、立定跳远的场所,掷垒球、实心球、沙包、推铅球的场所、单双杠场所以及开展各种球类活动的场所,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置游泳池。
在校舍单体设计时,可利用校舍屋顶或底层 ( 设计成支柱层 ) 辟作体育活动场地,扩大体育活动场所及面积。
2.体育设施
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体质、开发智商等方面至关重要,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各类规模的学校都应配备相应体育器材设施。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5]的文件,《目录》共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必配类器材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齐。必配类分为一类必配和二类必配。一类必配是指各学校均须配备的最基本的器材设施;二类必配是指原则上学校也应配置齐全,但确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配齐的,学校可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本校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项相关器材设施中不得少于两项。选配类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的器材设施。选配类也分一类选配和二类选配:一类选配是根据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确定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二类选配则主要根据学校体育改革中不断拓展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学校的传统、特色确定的,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进行配置。对选配类器材设施,各地、各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有计划地选择配备。文件要求对《目录》中常用易耗器材,各校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应注意选用坚固耐用、价廉物美、功能齐全的定型产品。同时,还应本着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精神,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简易器材设施,但必须确保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五)道路、出入口与停车场
1.道路
学校内部的主要道路必须与城市道路相接;学校内部道路既要与次要出入口相接,又要紧密连通到各栋建筑的出入口、学校各种活动场地及植物园地等。
当学校某尽端道路超过 35m 时,应留出回车场地。供消防车用的回车场地不应小于 12m×12m。当学校校舍的组合形式为封闭式庭院,其短边长度超过 24m 时,宜设有进内院的通道。学校内部道路及前庭广场宜采用硬质 ( 整体或砌块 ) 路面;整个学校内部的广场、各种道路应连接成完整不间断的硬质路面,以保证雨天的通行及各种用房的室内卫生环境。不论何种规模的学校,都应在校园内围绕校舍安排环状的消防车道。
校园道路、露天走廊、不宜铺设易使人滑跌、结冰难行等有安全隐患的平滑的大理石地面。为丰富校园环境,可以在园路与小广场的铺装上动动脑筋,如用不同颜色的碎石料拼成冰纹路;在主要活动区的小广场上,用彩色马赛克拼成图画,以形成色彩斑斓的效果;局部的散步小路还可用不同色彩的卵石拼成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的图案,等等。
2.出入口
学校出入口是校内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学校出入口的选定对学校总平面布置有极大的制约性,对上下学的方便、安全也有较大影响,故应注意:
学校出入口应面向其所服务的住宅区或大量来校的部位;应设于靠近交通方便,上下学安全,车流量较小的街道内,如必须将主要出入口设于干道,应避开与大量车流出入的单位为邻;应有利于安排教学用房、体育活动场地,即有利于学校的功能分区及道路组织;应使学生入校后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应有横跨体育活动场地及绿化区的可能性;学生进入校门后能顺畅地不经过教学区就能直接到达体育活动场地;学校出入口是大量学生出人和集散场所,且时间集中,因此要有足够宽度的校门 ( 供学生上下学使用 ),也应设一较窄的通道供学生上课期间有少数人通行之用;应充分考虑上下学时大量人流的通过,和出入校门前后的暂缓停留以及安全等因素,校门内外应设置视野开阔的、较为宽敞的缓冲空间。
3.停车场
中学生骑车上学较为普遍,因此必须解决巨大数量的自行车停放场所问题,自行车停放场所应设于校门两侧或临近校门建筑的半地下室。总之,应将自行车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离校门较近的地带,以保障步行者的通畅与安全。
学校在入口广场一侧或附近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场地,汽车的活动范围,仍应限制在校园前庭广场或其附近,不宜扩大。
停车场最好设在树阴中,其地面宜采用花格状地面砖,在格子里种草,既美化环境,又能使雨水下渗,避免全部硬化。
[1] 张宗尧、李志明主编,《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2] 参见杨克敌主编:《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3] 根据近年《教育部政报》统计,1999年~2007年每年比上一年度全国小学数量的减少数(单位:万所)分别为1999年2.73,2000年2.87,2001年6.23,2002年3.44,2003年3.11,2004年3.17,2005年2.8,2006年2.46,2007年2.15。
[4] 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二章第二节“学校用地”。
[5] 教育部教体艺[2002]11号《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