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励性评语中妙用“着重号”(1 / 1)

2015年6月11日

又到期末,教育处开始安排班主任老师写评语了。有的班主任一听到这样的通知就面露难色。想想自己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到写评语时,是全班最快乐的时候,我经常要选一节课专门在全班读给每一个人的评语,每每会让很多同学或兴奋不已,或激动流涕。还记得我特别喜欢给评语加上着重号。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把“着重号”巧妙地用在给学生的评语中,也点在了学生的“心”上。

(一)强调优点,鼓励积极进取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后进生来说,中肯的表扬和必要的肯定更有助于他们的发展。但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平日里这些学生听到的大多是否定的评价。天长日久,这些孩子的心仿佛也麻木了,不得不认可自己“只有缺点”,长期下去,就会使学生形成“破罐破摔,不思进取”的畸形心理。如何医治呢?在繁忙的工作中班主任们可能会忽略对这些学生的正确引导,那么鼓励性评语就是医治“自卑病”的良药。班主任可以利用评语这一片有限的文字之田,尽情地把平时“拖欠”学生的“表扬债”用优美的文字还给学生,并且强调那些他们确实拥有,但被大家,也被他们自己忽略了的优点。那些关于他们优点的文字,一定会让这些同学既惊讶,又兴奋,更会从中寻到前进的动力,找回宝贵的自尊。

我班学生程玫平时学习不十分用功,常因作业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批评久了,在师生之间悄悄萌生出一种生疏感,我几次试图改变,都被程玫有意躲开了。但有一次在校冬季长跑比赛中,她因故被临时换上场。她不但咬牙坚持跑完了全程,还为班里赢得了宝贵的一分。事后我对她进行了表扬。在期末写评语时,我充满深情地这样写道:

程玫同学,当我提笔为你写这学期的评语时,我的眼前一下子出现了长跑比赛场上咬着牙,流着泪,艰难地坚持长跑的我的好学生程玫的感人形象。可贵的毅力!更可贵的是你再痛苦也要为班级争光的品格!我真为你骄傲!全班同学都感谢你!有了这种毅力和品格,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有了这种毅力和品格,学习上你也同样能成功;有了这种毅力和品格,完成家庭作业决不成问题!我期待着能在学习上帮你一把!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在这则评语中,我不但真诚地表达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为班争了光的程玫的赞扬,更重要的是,我郑重地指出了她可贵的品格,自认为“只有缺点”的她,拿着这则评语,激动地找到我,哽咽着说:“老师,您在学习上帮帮我,行吗?”

一则评语,几个“黑点”,竟然达到了我努力了一学期也未达到的效果,这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这些“小黑点”在后进生看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从中他们找到了老师的肯定,也找到了自信。

(二)暗示缺点,提醒扬长避短

与上述相反的,优等生平日里听惯了老师和同学的表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会产生“我什么都好”的认知,往往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出骄傲的情绪。所以,老师就有必要适时地给他们指出自身尚存在的缺点,提醒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但是,如果直接对其缺点加以批评,就会使这些平日骄傲惯了的孩子们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严重的还可能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教育的实施。这时,评语就成了最好的沟通工具。假如在评语中的缺点处再加上“着重号”,那么这些聪明的孩子一定能体会出老师的良苦用心,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在给中队长吴刚的评语中,我这样写道:

吴刚同学,作为班里的中队长,你辛苦了。老师欣喜地发现,你一天天成熟起来:工作方法多了,有效了;课堂上,学习兴趣浓了;课间里,追逐打闹现象少了;作为班干部,尽职尽责。你真能干!为了同学们的进步,为了同学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你牺牲了许多娱乐时间,甚至有时还要受些委屈。难为你了。为了减轻你的一些负担,我给你出点儿主意,今后工作时,要相信别人,不要总以命令的口吻,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假如你做到了这些,那你工作起来就会发现,“配合的人多了”,你不再是孤军奋战,当然工作起来就会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相信吗?试试看!

一向比较孤傲的吴刚,看到这则评语,感激地看了我一眼。从此以后,他真的改变了工作方法,试着与所有同学交朋友,逐渐尝到了工作的快乐。毕业后,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老师的评语一下让我看到了我的缺点,又保护了我的自尊心。这则评语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尊人者,人尊之’这句话。这些不但对我的学生生活有好处,就是对我走上社会也是有帮助的。老师我谢谢您!”

(三)提出要求,指明前进方向

一个班级中除了优等生、后进生外,更多的是中等生,这些学生,由于平时在各方面表现不十分突出,优、缺点都不十分明显,往往既认识不到自身缺点,也缺少学习的动力,所以学习兴趣不浓。对于这样的学生,在评语中老师除了要尽力强调他们身上独特的长处之外,更要提出要求,指明其前进的方向,使这一部分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也能有自己的目标。

寇鹏就是这样一名学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很有表演才能,就让他与别人合作,在新年联欢会上表演小品,没想到受到了所有同学的欢迎。在期末的评语中我这样写道:

寇鹏同学,没想到你的小品演得那样好!模仿得像,表演得也不慌张。就连同伴出现失误时你也能打圆场。你

脑子转得真快!不过,悄悄地给你说一声:你有些词用得不十分准确!这说明,你确有表演天赋,将来没准儿能上“电影学院”深造。但是你的文化底子略薄些,所以目前一定要下苦功夫,把文化课学好,因为上“电影学院”是要考试的!你想考吗?

这则评语无疑对寇鹏极具**力,因为从此以后,他不但课堂积极回答问题,锻炼口才,而且学习刻苦,成绩越来越好。他的家长看了评语,更看到他的表现后,这样对我说:“即使寇鹏长大后不能上电影学院,这则评语都将对他是一个促进。”

在鼓励性评语中妙用“着重号”,相当于把“着重号”点在了学生的心上,学生从中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发现了全新的自我,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使评语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着重号”在鼓励性评语中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