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小动作,有的甚至会干扰课堂的正常秩序。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好像显得尤为突出,但是他们肯定不是故意要这么做的。我们称这种“捣乱”的行为叫做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我国学者对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一直将其列入品德研究的范畴,并着重于品德不良行为方面的研究。根据上海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忻仁娥等人的调查,我国4~16岁儿童少年问题行为平均检出率为12.43%,其中上海为12.25%,武汉为13.89%,南京为13.84%。湖南4~16岁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为14.89%。以上结果均高出美国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的11.5%、丹麦儿童的8.8%。可见,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国外的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它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落后,注意力不集中,非常容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曾有研究发现,在男童和女童这两个群体中,在多动这个因子上,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都要显著高于学习优秀的儿童。
家长或老师经常说的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称为外向型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其中表现最多的就是上课姿势不良、未经老师许可就说话以及上课与同学说话。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由于外向性问题行为通常具有一种破坏性,所以有外向性问题行为的学生就常常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他们通常被同学所排斥、被老师所讨厌。这些问题行为很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严重的是,将会对其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社会性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种是内向型问题行为,其通常表现与外向型行为相反,它会以消极、依赖、服从等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糊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其中表现最多的行为就是上课东张西望,上课时看其他课外书籍,以及发言时声音太小。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