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情境体验策略(1 / 1)

情境体验策略是指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教学内容,以不断形成的新认识吸引学生,利用多媒体呈现人、事、物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在观察和思考中引发学生从情感到认识的积极体验的一种策略。

一、情境体验策略的作用

在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不是凭借掌握知识就能准确理解的,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展开积极体验才能理解得准确、到位。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它包括了情感变化和思维活动。体验主要是情感引发的,借助情感变化(而非逻辑)开展思维活动,对体验对象产生以认同为主的深刻认识。

体验是儿童获得认识的重要方式。受其发展阶段限制,儿童还不能主动利用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更多的是在体验中形成认识。儿童读童话书的时候,会被情节所感染,产生明显的情绪变化,并伴随情绪变化确定书中人物的属性。像前面提到的《青蛙与蛇》的例子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小蛇不会吃小青蛙,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其实,这些学生大多都从科普教育中了解到了蛇吃青蛙的自然规律,但是他们还是觉得小蛇不该吃小青蛙。为什么学生们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因为儿童在面临这个问题时,首先发挥作用的不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而是他们的情感。在儿童的世界中,“吃”是一种很丑陋、很凶残的负面行为,是应该被反对、被摒弃的。凡是爱“吃”的人或动物,不管是吃掉小红帽的大灰狼,还是爱偷鸡的狐狸,都是坏的;凡是被“吃”的都是好的。而且,儿童的天性倾向善良,他们非常愿意同情弱者。所以,当面临“吃”还是“不吃”的问题时,儿童总是会倾向于“不吃”。这种超越知识的认识,就是体验的结果。

学生的体验,产生于教学情境,特别是视觉化的教学情境。不管是认识一位人物,还是领略一种美感,教师的语言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眼去看,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美在哪里,深刻在哪里,才能带着感情投入在学习中来,并被教学内容所吸引。

1.借助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在共鸣中保持学习动机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变化。情感同时还是人类行为的情绪和感受的表现,它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人类的各种个性特征,如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等都受到其影响。[1]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论做什么,都伴随着讨厌、喜欢等各种情感。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带着某种情感去从事教的活动,而学生则是带着某种情感去学习。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教学,消极的情感能够阻碍教学。

情感是和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对某件事物的偏爱或好感能促进学生对该事物进行深入地研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很多学生不喜欢学数学,因为在学生看来,数学抽象、枯燥,还需要做大量的计算练习。但是,随着数学课程的改革,特别是生活数学和情境教学法的渗透,数学开始变得有趣起来。通过数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发现更多吸引自己的事物。于是,概念不再深奥,计算不再枯燥。学生的智力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他们的情感,他们开始认同数学,也就更愿意去探索数学的世界。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仅是针对学科的态度,针对一些具体内容,学生的情感认同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情感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各种成分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能激发、调控认识活动,而且能够充实认识内容,推动认识的发展。

例如,小学语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学生常常被课文中出人意料的情节所吸引,但是如果让学生说课文要表达什么,学生却说不深刻。课文最直接想表达的,是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从广告语的措辞:“我们非常需要一只小猫。我们会给它安排一个舒适的家,会很好地照顾好它。”“卡罗尔端出一碟牛奶,还有一碟点心。她又把旧的软垫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待在家里等起小猫来。”“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直至最后“卡罗尔高兴地叫了起来”。卡罗尔的这些表现,都体现了她对小猫的喜爱。学生仅仅靠读文字的理解,是不可能走近卡罗的内心世界的,也就不能准确发现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卡罗尔的心情和行为,借助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双管齐下,让学生变成卡罗尔,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人物,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人物、把握思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2]利用多媒体呈现内容情境,在观察、理解、对话中,促进师生共同激**感、开展体验、形成共鸣,是当前教学中已被普遍采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动听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与共鸣。在情境的体验中,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单纯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到个性地对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转变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从而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感受到学习中所蕴藏的深刻含义及快乐,不再是单纯地知识吸收与堆积,而是带有一定的情绪和感情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

2.借助情境表现人、事、物,在深刻体验中走进教学内容

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具有很明显的经验依赖的特点。他们往往会用日常的经验来解释他们所感受到的事物。例如,第一章中介绍的《金色的鱼钩》课例中所出现的现象,就是典型的儿童经验依赖的认识特点。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既不了解长征的历史,也不具备受伤、饥饿、疲劳、面对死亡等体验,他们在理解老班长这个人物时,不可能自觉地通过共鸣走进人物内心,而是更愿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释老班长的行为。在教学中,这类学生无法直接理解或认同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这类内容通常都超出了学生的经验范围,需要学生借助体验形成新的经验和认识才能理解内容。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介绍了她的一次“悲惨”遭遇: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篇课文。”

学生:“老师,小萝卜头是谁啊?”

教师:“小萝卜头是杨虎城将军秘书的儿子。”

学生:“杨虎城是谁啊?”

教师:“杨虎城是我国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

学生:“他打过什么仗?”

教师:“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

学生:“西安事变是怎么回事?”

教师:“因为国民党消极抗日,两位将军就扣押了蒋介石,逼迫他联共抗日。”

学生:“他们扣押人不犯法吗?”

……

课后,教师感慨地说:“因为想拿这节课去参加赛讲,所以我花了很多工夫去准备这节课。没想到刚说了一句话,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而且问题越来越多,我又不愿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一节课都在回答学生们的提问,预先准备的教案根本就没用上。”

这位教师做得非常好,她没有强行去完成她的教案。在学生既无认识又无经验的情况下,教师的努力也许会变成学生的负担,最终以学生记忆课文收场。认识“小萝卜头”这样的人物,远远超出了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范畴,学生很容易对这类内容失去兴趣。对于这类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多媒体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借助经验、借助文本展开联想、想象、认同、评价等活动,将多媒体与儿童的心理紧密结合,才能引发儿童的深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

多媒体在促进学生开展深刻体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对人物的认识,还是对事件的认识,视觉材料是引发学生体验、并推动体验向更深层次迈进的“导火索”。如果缺乏视觉形象的支持,学生只能依靠头脑内的表象,并依据现有经验对表象进行加工,就不可能摆脱经验的局限,形成超越经验的深刻认识。

二、情境体验策略的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体验策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推动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理解。但是,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体验过程具有自发性、经验性的特点,不但不容易形成指向性,还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所以,从保持学生注意,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来看,该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教师要创设恰当的、对教学内容具有明显指向性、暗示性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二是教师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实现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1.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经常需要利用多媒体引进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激**,使其产生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基调,带着情感去观察、去体验。而具备这种教学效果的情境一般需要具有准确性、艺术性两个特点。

(1)准确性

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对于某些教学内容可能无法理解和想象,不能准确地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内容所表现的情境,也就更不能感受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选择教学情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准确性,要确保情境能够准确再现教学内容的场景,并突出其中的主要特征。

骆宾王的《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这首诗用简洁活泼的文字,描述了一幅鲜活的画面,意境极为优美。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却常常面临学生无法想象和体验的困惑。曾经有一位来自南方农村的教师说:“教学生‘鹅’这首诗的时候,我让小朋友们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让他们想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轻波’的样子。可是学生都想不出来,因为他们没见过这种情境,他们看到的鹅都是当地饲养的,一群一群,脏乎乎的,没有一点美感。如果能有一段公园里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录像就好了,给他们一看他们就能明白了。”

《大海睡了》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书中的一首诗歌。全诗共8行,两句话,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很多教师在教这一课的时候,都只是使用教材上的插图作为引入,然后带领学生学习文本。有一位细心的教师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没见过海,只知道大海很大,全是水。你让他理解大海‘睡’了,他会想大海怎么会睡啊?大海会醒吗?大海醒了什么样?很多学生实际上是很不理解的,不明白为什么要说大海睡了。我去网上找了一些大海的视频和照片,有白天的,有夜晚的;有风平浪静的,也有波涛汹涌的。上课的时候,朗读完课文后,我首先向学生布置课题‘大海会睡觉吗?为什么课文要说大海睡了?’学生果然说不出来。但是,他们的好奇心起来了,这时我在再引导学生‘你们想一想,你们醒的时候什么样?睡着了又是什么样?’学生纷纷开始发言。然后,我打开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海醒的时候什么样子。’学生们看着视频和照片,会说出波涛汹涌是大海生气了,鸟飞鱼跃是大海在和动物朋友做游戏。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你们白天学习和活动累了,晚上是不是需要休息?大海和你们一样,她也需要休息啊!让我们一起看看大海睡了的样子。’这时呈现傍晚和夜晚风平浪静的大海照片。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就能够更好地体验大海睡了的含义。”

从上述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真实性情境对儿童的思维和体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像“大海睡了”这节课例,教师准确把握了学生因经验不足,脑子中没有准确的情境而造成的想象、体验不深入的问题,利用丰富的视觉材料,来对比呈现醒着的大海和睡着的大海,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以此来推动儿童体验由浅入深。

(2)艺术性

学生的体验活动是伴随着情感变化产生和开展的。深刻的体验,常常需要充沛的情感作为辅助。例如,前面提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例,教师利用生动的画面,跌宕起伏的音乐来调动学生情感,加强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体会。对于这一类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具有艺术性的情境来突出教学内容的情感特点,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感,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引发深刻的体验。

《游子吟》是孟郊在离开母亲时,看到母亲为自己一针一线缝制衣服,感动之下为母亲所做。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诗中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无私的爱,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衣服大多数都是从商场里直接买回来的,很少有人能够穿上父母亲手缝制的衣服、亲手做的鞋子。那么,对于这首诗里面所描述的情境,学生是无从想象、无法理解的。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或组图的方式再现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伴着伤感的音乐,透过一层薄薄的纸窗户,一位梳着发髻的年迈的母亲正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一针一线地缝制着衣裳。灯火照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照着她一丝银发。这段视频借助艺术性手法,突出了昏暗的环境特点、老迈的慈母形象,让学生感受慈母的辛劳与牵挂,进而形成对母爱的深刻体验。

《忆江南》一课中,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验诗人为什么“能不忆江南”的心境。而学生要理解诗人对江南的喜爱和眷恋,首先就要体验到诗人眼中的江南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是尽管很多学生头脑中有江南美景的印象,但是这些印象是杂乱的、写实的,不能与这两句描述的美景相对应。要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江南景的美丽,就需要运用艺术性情境,像一位教师就利用一组江南风光的水墨图,伴随优美的古筝曲来让学生展开想象。伴着轻柔的音乐,一幅幅青石古道、小桥流水、波光船影、烟雨长廊的江南美景尽收眼底,学生仿佛置身于江南美景之中,仿佛已经触摸到那江南细细的雨,看到波光闪闪的湖面。在这里,艺术性作品的情感渲染力要明显优于写实的照片。

从上面两节课例可以看出,艺术性情境对于促进学生“因景生情,以情化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是使用准确性高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还是使用艺术性高的情境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2.教学活动的开展

虽然多媒体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体验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体验不是静止的、原发的。多媒体呈现的情境能够促使学生体验的发生,却不能引导学生的体验由泛化到具体、由肤浅到深刻。在教学中,学生体验虽然通常由多媒体引发,但是真正准确、深刻的体验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开展和完成。所以,教师在应用情感体验策略时,不能把注意仅仅集中在媒体材料的选择和制作上,还应该充分关注引导学生体验的活动过程。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利用情境体验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分为教师语言导入、多媒体情境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学生展开想象、学生情感表达、教师概括升华六个环节,如图3-4所示。

其中语言导入、情境呈现、引导观察、情感表达四个环节与前两种策略中相应环节的活动开展类似,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阐述一下展开想象和概括升华两个环节。

(1)展开想象

教学情境可以作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个依托,但是要想真正地体会情境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含义,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唤醒相关的生活经验,形成准确的想象对象,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入情入景。例如,《大海睡了》这节课例中,教师首先唤醒学生关于醒和睡的生活经验,再借助多媒体对大海进行拟人化的想象。《游子吟》这节课例中,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慈母”的心情、想象“游子”的感受。

(2)概括升华

概括升华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情境的展现,是为了在引起学生共鸣的基础之上,深刻体验情境中所蕴藏的道理。而学生的体验,主要是一种感性认识,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体验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案例,来具体阐述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

图3-4 情境体验策略的教学活动过程

小学语文《二泉映月》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了解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体会他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

学生(齐答):“喜欢!”

教师:“那咱们来一起欣赏一首优美的音乐吧。”

(教师播放《二泉映月》,此时,教师不作任何引导。播完后,)

教师:“大家知道这首音乐的名字吗?”

学生:“《二泉映月》。”

教师:“你们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学生:“很好听。”“有些悲伤。”……

教师:“你们说得很好。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

学生:“阿炳。”

教师:“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著名的民间音乐家。”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阿炳的生平介绍文字和三幅阿炳的照片。)

教师:“你们看出阿炳和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学生:“他是位盲人。”

教师:“对啊,《二泉映月》是在阿炳失明之后创作的。现在,大家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学生打开较教材阅读课文,阅读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分段读,并掌握重点词句。)

(在学生基本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开展二次体验。)

教师:“谁知道阿炳为什么第一次去二泉什么也没听到呢?”

学生:“因为他那时还小。”“因为他那时不懂事。”……

教师:“那他第二次去二泉除了淙淙的流水声,又听到了什么呢?”

学生:“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教师:“你们觉得泉水会发出这些声音吗?”

学生:“不会。”

教师:“那为什么阿炳却听到了这些声音?”

学生:“因为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身世”“因为他看不见了,很伤心”“他想起了小时候,触景生情”……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阿炳的身世非常坎坷,身体残疾,生活贫困。那你们觉得阿炳放弃希望了吗?”

学生(齐答):“没有!”

教师:“你们在课文中从哪里看出阿炳没有放弃希望?”

学生1:“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学生2:“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

教师:“是啊!阿炳没有放弃希望,他借助音乐来同命运抗争。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二泉映月》,一边听一边感受阿炳的心情,好不好?”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放到中间停止。)

教师:“从乐曲的前半段,大家听到了什么?”

学生:“乐曲很悲伤。”

教师:“对,乐曲的前半段节奏舒缓,意境忧伤,它表达了阿炳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痛苦。”“悲伤。”“气愤。”“无奈。”……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准确,乐曲前半段如泣如诉,表现了阿炳人生的坎坷,他为失去光明而痛苦,他为生活艰难而悲伤,他为命运的不公而气愤。但是他屈服了吗?”

(教师继续播放乐曲。)

教师:“从这段乐曲中,大家又听到了什么?”

学生:“听到了他不服气。”“听到了要跟命运斗争。”“听到了他的勇气。”……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音乐是心灵的窗户,阿炳用《二泉映月》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谁能为我们总结一下?”

学生:“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努力克服,不认输。”“生活中有很多苦难,但我们不应该放弃希望。”……

教师:“那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苦难?”

(学生开始联系生活经验,讲述自己遇到的困难。)

教师:“你们觉得你们遇到的困难,和阿炳的坎坷身世相比,谁更困难?”

学生(齐答):“阿炳。”

教师:“让我们再听一遍乐曲,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阿炳在弹奏这首乐曲时的心情。”

(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自由想象。音乐播完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如果阿炳是我……》)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非常有代表性,由一首民乐引出一位人物,表达一种人生态度,在文学和德育上都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而且《二泉音乐》这首乐曲本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于凄婉中见悲愤,于优美中见风骨,具有非常突出的情感渲染效果。学生学习这节课,最大的困难在于无法走进阿炳的人生,无法体会阿炳人生的坎坷、心情的愤懑,自然也就无法体会阿炳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在这节课例中,教师仅仅抓住了“音乐与人生”的主题,没有像其他课例那样以文本体验为主,而是抓住了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了乐曲本身的作用,通过三次体验,让学生借助音乐走进阿炳的人生,感悟阿炳的不向命运屈服的积极人生态度。第一次体验,教师有意不加以引导,让学生凭感性去体会;第二次体验,在理解文本和引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段聆听,深入感悟,与第一次感性体验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次体验,在调动起学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经验,有目的、有内容、有对象地带着思考去聆听,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对人生的感悟。最后的作业也很有创意,一改“如果我是……”的传统风格,让学生想象《如果阿炳是我……》。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带领学生走进阿炳的世界,那么这作业就是让学生带领阿炳走进他们的世界。正反两种体验,相得益彰。

这节课例,借助音乐的情感渲染作用,教学也变得更起伏有致。通过建立音乐—课文—人生间的联系,远离学生时代的人物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文字伴随音乐在学生的心底流淌,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生动的、鲜活的、充满情调的,也是学生最为乐于接受的。

[1] 陈洁蓓.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2)

[2] 刘丽坤.浅谈情感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