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1 / 1)

对话教学研究 沈晓敏 2050 字 1个月前

[1]戴维·伯姆,李·尼科.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5]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7]马丁·布伯.人与人[M].作家出版社,1992.

[8]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9]J.杰根.社会建构和教育过程.莱斯利·P.斯夫特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1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2]钟启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3]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5]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6]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钟启泉.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9]高峡小学社会课研究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1]波普尔.猜想和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3]吴文侃.中小学公民资质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4]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5]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6]约翰·杜威著,赵祥麟.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任锺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7]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8]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9]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0]Stephen D.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讨论式教学法[M].罗静,褚保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1]Tom V.Savage,David G.Armstrong.小学社会课有效教学[M].廖珊、罗静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2]沃尔特·C.帕克.美国小学社会与公民教育[M].谢竹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3]Yankelovich, D.(1999) The magic of dialogue: Transforming conflict into cooperation[M], Lond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34]Marshall, T.H.& Tom Bottomore (1992).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M].London: Pluto Press.

[35]Lynch,J.(1992)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M].London: Cassell.

[36]Cogan, J.and Derricott, R.(2000) Citizenship for the 21 st Century.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M].London: Kogan Page.

[37]Hanvey,Robert G.(1976)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M].New York: The American Forum.

[38]ゲネス·J·ガーゲン(Gergen,K.J).あなたへの社会構成主義(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M].東村知子訳.ナカニシヤ出版,2004.

[39]小西正雄.‘提案する社会科’の授業1[M].東京:明治図書,1994.

[40]有田和正.子どもの生きる社会科 授業の創造[M].東京:明治図書,1982.

[41]竹中輝夫.教材選択の用件.上田薫·三枝孝弘.教育実践の倫理―子どもの追究―[M].東京:明治図書,1972.

[42]上田薫.教育の革新と人間回復[M].東京:明治図書,1978.

[43]日本教育方法学会編:現代教育方法事典[M].東京:図書文化刊,2004.

[44]日本社会科教育学会.社会科教育事典[M].東京:ぎょうせい,2000.

[45]松本道弘.共生時代のディベート道.東京:明治図書,1995.

[46]社会科の初志をつらぬく会.問題解決学習の継承と革新[M].東京:明治図書,1997.

[47]佐藤公治.対話の中の学びと成長[M].東京:金子書房,2003.

[48]市川博、横浜市立山元小学校.名札マグネットを使った“討論の授業”づくり[M].東京:明治図書,1997.

[49]峰勉等.教育を想うⅡ[M].印刷·製本:ナガダ印刷所,2004.

[50]何为平.评加达默尔解释学的问答逻辑[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51]白春仁.边缘上的话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52]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文学评论.1998(5).

[53]盛晓民.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转向[J].浙江学刊.1999(5).

[54]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情境[J].外语研究.2002(4)

[55]张再林.对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J].世界哲学.2002(2).

[56]米靖.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2).

[57]郑太年.意义:三个世界的联系与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

[58]裴新宁.社会建构论及其教育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59]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60]马维娜.意义对话:人与教育环境的有机构成[J].教育研究,2000(10).

[61]李燕.对话:教育交往关系的合理阐释[J].济宁师专学报,1998(12).

[62]李慧玲,孟亚.教育呼唤互为主体的交往[J].教育探索,2002(7).

[63]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7).

[64]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65]聂荣鑫.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66]顾丽娟.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视野[J].江苏教育研究,2002年(3).

[67]邵燕楠、张芝亚.在对话中学习——儿童哲学对话学习法浅见[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

[68]黄甫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学术研究,1997(4).

[69]郑航.社会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演进——兼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70]沈晓敏.追求“自我深化”的社会科教育——日本社会科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J].外国教育资料,1998(5).

[71]沈晓敏.关于新媒体时代教科书的性质与功能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3).

[72]吴康宁.意义生成与变型——“课程授受”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1(4).

[73]Bruner, J.(1988)Actual mind, possible worlds[J].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4]池野正晴.学校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J].钟启泉译.日本教育哲学会.教育哲学,1981(43).

[75]佐長健司.社会科におけるディベート授業―社会科討論授業における反論の指導[J].(日)全国社会科学会『社会科研究』第50号,1999.

[76]任皑.析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EB/OL].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2004-9-6.

[77]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