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么好的事(1 / 1)

这个题目来源于复旦大学张新颖老师写的一本书的名字——《读书这么好的事》。“这么”,是一个指代性的虚词,与“好”组成词组,形成一个虚化、模糊、不确定的所指,构成了一个安放意义的空筐、放飞想象的留白和包容思想的所在。其所给予人的能指的张力是巨大的,空间是广阔的,故而能够承载一本书的内容铺陈和展开幅度的需要。

但我借此题行文,受篇幅所限,只能直接回应“怎么好”的核心意涵,追问和阐释读书好的意义所在和价值所归。

读书是一种积淀

读书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它向内吸收,转化为生命的营养,滋养人,成全人。它可以使人知识充盈、书香浸润,具有知识涵养。好比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坚持读书的人往往会觉得,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越来越有悟性,越来越有问题意识,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有自信和底气。这就是读书的魅力,这就是积淀的功效。

读书是一种向往

树木的生长是为了伸展枝干,去窥探一个泥土里不曾有过的世界,追寻绿叶,追寻繁华,追寻孕育着未来的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向往的品质。向往是生命存在的形式。而读书不仅表明你是一个有向往的人,还有实现向往的手段。一个读书的人,就是一个不满现状,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而一个人一旦停止了读书学习,就意味着他的进取之心消泯了,生长之树枯败了,生命之翼折损了。这是屡试不爽的试金石。

读书是一种超越

人是超越性的存在。读书,就是追寻精神超越的方式和手段。它可以使我们超越对物质的依赖和满足,找到精神支撑,追寻生命意义,提高自身修养,寻求灵魂慰藉。它可以使我们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知,将局限性的经验上升为普适性的理论,扩大心灵半径和生命格局。

读书是一种悟道

读书是一个思考和悟道的过程。“悟”是一个会意字,是“心中见我”之意;“道”字是一个“首”,加一个“走之”,是脑袋或思想的行走。清代陆世仪《思辨录》有云:“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故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亦曰:‘心之官则思。’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思只是穷理二字。”“穷理”就是“悟道”,是人与道相结合的过程。

读书是一种升华

人类由愚昧颟顸走向文明开化,靠的就是读书学习。汉代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知识是人类文明的基因。读书是文明基因的传承与复制,在这一过程中,人看到了自己与文明的接近、形肖和演变。人是文明化的存在,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需要通过读书告别愚昧无知、粗鄙浅俗,需要通过文化的濡染来启迪智慧和灵性,认识世界和人生,陶冶情趣和德行,获得思想和精神的升华,使自己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明人、现代人。

读书吧!只有读书,才能使它的“好”由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显在的现实性,才能给你带来充实的快乐、进步的喜悦和发展的实利。

(注:此文系作者为《语文世界》杂志写的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