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平(1 / 1)

孟子,名轲,字子舆,生卒年月尚无定论。目前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72年出生于战国中期的邹国(今邹城人)。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显赫一时的孟孙。孟孙是庆父的后人,庆父是鲁桓公三个有名的小儿子之一,当时民谚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指的即是其人其事。孟孙与庆父的两个弟弟叔牙、季友之孙——叔孙、季孙——齐名,合称“鲁国三桓”,为鲁国晚期实际的执政。这其中季孙实力最强,也最有名,《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季氏”指的即是季孙。鲁国系周公旦的封地,因此从本姓上来说,孟子当与周天子同宗,姓“姬”。

虽然孟子为名门之后,但他出生时,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是一位极有见识又精于教育子女的人,对孟子管教甚严,有“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十五岁左右便离家赴鲁求学,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子之门人,“治儒学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焦循《孟子正义》),孜孜不倦,旦夕勤学二十余载,成为邹鲁一带名儒。这段时间内,也就是大约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学有所成的孟子在邹鲁一带收徒讲学,设教育人,宣扬儒家的仁义学说,学生弟子有数百人之多。

孟子四十岁后,开始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各国间”(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孟子先后游历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任齐卿数年,在魏受到礼遇。

齐威王二十八年(前329年),孟子初到齐国,恰逢齐威王立稷下学宫纳贤。孟子慕名来齐,希望通过齐威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反对战争。但齐威王对孟子的主张并不感兴趣,一心只想用武力统一天下,争霸中原。两者政见不同,所以孟子没有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孟子在齐大约住了有两年的时间,齐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母去世,孟子离齐归葬。行丧三年后返齐,仍然难以施展政治抱负,只好离开齐国。临行前,齐威王赠金百镒,孟子拒而未受。

孟子离开齐国后,听闻宋国要实行仁政,便带领弟子们前往宋国。在宋国,孟子以幼子学语为比喻,通过与宋臣戴不胜的谈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影响和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告诫戴不胜要多荐贤士。孟子在宋期间,滕国的世子即后来的滕文公曾两次拜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向滕文公讲述了许多关于仁政的道理。但孟子看到宋国对施行仁政缺乏诚意,并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于是离开了宋国。

孟子离开宋国后,约在前323年回到家乡邹国。公元前322年,滕定公去世,滕世子派人至邹拜见孟子,询问办理丧事的有关事宜。这一年,鲁平公任用孟子弟子乐正子为政。孟子认为乐正子爱好善言,对自己仁政理想的实现会有帮助,于是来到鲁国。在乐正子的举荐下,鲁平公打算接见孟子,但有小人从中阻挠,孟子的仁政计划再次落空。

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对孟子十分敬重,让其馆居于上宫,凡事都要请教于他。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滕文公对孟子是尊敬的,而作为为君信任的臣子,孟子却有些“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滕文公问孟子“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时,孟子只是说了些君民上下同心、与国家共存亡之类务虚不务实的话,让滕文公颇感不满。孟子最后在滕国的处境颇有些尴尬,为施行仁政而付出的努力再次落空。于是,孟子离开滕国来到魏国。

孟子来到魏都大梁时,在位已五十年的梁惠王已经七十岁左右了。对于孟子的到来,梁惠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精辟地分析了大夫、士庶人舍弃仁义而追逐私利的危害性,阐明了“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并根据自己的仁政学说为魏国设计了一幅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老有所养、养有所终的“王道”蓝图。遗憾的是,孟子在魏期间,虽然受到梁惠王礼遇,但其为政主张并未得到采用。到魏的第二年,梁惠王卒,襄王即位。孟子离开魏都大梁。时值齐宣王初立,努力复兴稷下之学,于是孟子又到了齐国。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

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

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他不再出游,一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寿84岁,葬于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元至顺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为“亚圣”。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亚圣”便与孟子紧密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