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换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1)(1 / 1)

人生充满变数,所以人生必然是个不断选择、不断“获得”与“失去”的过程。如果没有种乐观豁达的心态,那么不管他是多么幸运的一个人,都不会拥有真正完美快乐的人生。人不可能永远只是获得,而从不失去,珍惜曾经的拥有,就是种最好的生活方式。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老方丈每次给众僧们发放从佛龛上撤下的供果时,僧侣们领到的供品从数量到品种上都不尽相同,有的僧侣甚至领不到任何供品。

有一次,一个没领到供果的和尚,非常委屈地去问方丈,为什么没他的份儿。方丈说,正月初三下大雪,你起床晚,没参加扫雪;二月初三去化缘,你回来的最早,却空手而归……当然就没你的供果了。

另一次,一个没领到供果的小沙弥,非常疑惑地去问方丈,怎么没他的零食呢。方丈说,与你一起入寺的其他的沙弥都会背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了,只有你还不会背;另外,你在值更的时候,还多次偷偷地打盹……当然就没你的供果了。

还有一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和尚也没领到供果,很没面子,他面红耳赤地问方丈,怎么会没有他的供果呢。方丈说,首先,你对寺院里新来的僧侣们没尽心尽责,光顾着自己修身养性了;再就是,你对一位施主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没有认真回答,辜负了施主的信任和尊重,有失出家人的品格,当然没你的供果了。

经过多次的供果“风波”之后,该寺院的僧侣们都改称供果为“因果”了。

是的,不阴天是不会下雨的,不寒冷水是不会结冰的。什么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要想取得某方面的利益或成就,就得先把“前因”做好、准备好,才会拥有理所当然的“后果”。

“有因,必有果。”直接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因果的本质。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所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来就是这样的,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说,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织成为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罗网相互交错。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就叫做因果规律。也就像旋转火轮一样的流转不停,终而复始。

圆瑛大师也曾开示弟子说:“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若能牢记心中,便可以减少许多烦恼,身心得到自在安乐。佛教除说现世因果之外,还有三世因果,就是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因果互存的关系,经中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佛说四谛、十二因缘法门,也就是具体的说明三世因果的道理。依此看来,所谓因果道理,其实就是因缘的原理。这样的因缘原理,正是佛教对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唯一正确的解释,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的基本认识。

世事的纷扰,内心的挣扎,总使人觉得人生是那么的寂寞无助,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无可名状的忧伤中。很多无奈苦恼的事,我们很难摆脱;世上有太多的忙碌紧张,我们无法逃避。面包是生存的需要,我们必须去孜孜以求;欲望却是人性的膨胀,为了达到目的所付出的心计劳力,比起单纯的物质需求还要让疲惫憔悴。常常地,内心那股压迫人心的力量,使我们一天到晚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因而时时感到焦躁不安。此时,理想与爱情已经成为物余,成为梦中美丽的幻象;心灵的安宁被物质被欲望所奴役;心态的失衡使人生走向悲哀无助,若到极处,甚至可能铤而走险。

这样的话,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愈加显得珍贵了。古人曰:生命薄如蝉翼,存在就该满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此气象之下,一切烦恼困顿,均可弃之流水。领悟生命的真谛,知晓弥足珍贵,就会以一颗宁静的心善待一切。日本学者铃木大拙说:“井边的牵牛花缠住我的木桶,我借水喝。”这是多么博大恢宏的心境!又是多么**人心魄的情怀!为了珍惜一颗弱小的生命,宁愿去借水喝,如果没有一颗悲悯的平常心,是难以做到的。

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心路常常有极为坎坷的历程,历了险峰,经了幽谷,才发现世事沧桑,如梦、如幻。

一切从生命出发,我们便可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一面对生命尽心呵护,一面又悉心体验,东涌西没,毫无蔽障,对人宽容平和,随

方就圆。因此,平常心不仅使人具有大海一样的气度,还使人稳重如山。狂风暴雨之中,惊涛骇浪,松林翻滚,可大海深处平静如昨,山岿然不动,以如此胸怀去实践人生,就无所畏惧,对困难也绝不退避。诸葛亮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然面对人间是是非非,保持心灵宁静的同时,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对宝贵生命的敬畏。

禅所赋予我们的其实也是这样一种心态,一种平常心。对待事物坦然、洒脱,看事物要看“其宗”,而不要被它的外在表现所迷惑,不要让纷杂的事情扰乱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淡淡的感悟: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达摩提出的第四个生活方策,就是无所求。千万不要把“无所求”误会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无所求的本旨是恬淡。恬淡的正确意义是如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本质实现生活。记住这句话吧!生活不是追求,而是实现;追求的结果是苦恼,实现的本身就是快乐。

量宽福厚,器禄薄

参加越战时的一个士兵,打完仗回到国内,在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你们能够答应。”

“你说,是什么?只要不过分我们就一定答应。”父亲在电话里说道。

“是这样,我有一个战友,在越战时,我们很要好,我想把他带回家跟我们一起生活。”

“当然可以。”父亲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但有件事我必须提前告诉您,就是我们在一次执行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他不小心被地雷给炸伤了。”儿子又说道。

“听到这件事我感到很遗憾,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父亲用比较含蓄的口吻说道。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儿子坚持。

“孩子,”父亲说,“你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快点儿回家来,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没等父亲说完,儿子就挂上了电话。

过了几天,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死,警察局认为是自杀。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停尸间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这个故事是令人欷歔感伤的,但绝对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想象,如果这个残疾士兵的父亲,能够不带有色眼镜,而选择真心地接纳残疾人,这个悲剧就绝对不会发生。可见,宽容产生的爱,要远远大于那种虚伪的爱。在现实的生活中,残疾人虽有着残疾的躯体,但他们也同样拥有一颗鲜红的心,渴望被别人接纳。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善心拿出来,给予他们最无私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歧视他们。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受到别人故意的或一不小心的伤害,大多数人习惯于拿起武器进行反击。如果反击能够让对方停止对你的继续伤害或弥补造成的损失,那确实是应该采取的正确行为。但以仇报怨一定会大快人心吗?

实际上,有太多人在报复了别人之后,非但未能感到快乐,反而陷入更大的痛苦,更有人因此觉得空虚、失落,甚至从此失去活下去的动力。为什么呢?

袁绍进攻曹操时,陈琳写了三篇檄文,不但把曹操本人臭骂一顿,而且骂到曹操的父亲、祖父的头上,气得曹操当时全身冒火。

不久,袁绍兵败,陈琳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一般人认为,曹操这下不杀陈琳就难解心头之恨了。然而,曹操并没有这样做,他欣赏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摒弃前嫌,委以重任。这使陈琳很感动,后来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

人漫长的一生,本来就伴随有酸甜苦辣,没有人会一切都顺利、一直都顺利。当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千万不要心存报复,而是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与宽恕的美德,因为那样能够让苦难变成快乐。千万不要长久地仇视他人,要懂得用宽恕的心去看待仇视自己的人,因为宽恕能够化解仇恨,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正直的冉·阿让被不公平地判刑入狱,在19年的牢狱生涯之后,他变得对世界愤慨和仇恨。他决定在出狱后报复这个社会。出狱后,他找不到栖身之所。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热情地招待他吃饭住宿。而冉·阿让却在半夜偷走了主教家里的银器。后被警察抓住,送至主教面前。主教非但没有把他送到监狱,反而又送了两个银烛台给他,并且对他说:“你要答应对我承诺。你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用的。”冉·阿让那颗本已种下仇恨的心被主教唤回了善良的本性。一直到死,他仍保留着那对银烛台,恪守着他内心对主教教诲的遵从。

宽恕是人生最大的恩惠。主教送给冉·阿让的就是这种比银器更贵重的礼物,主教用银器赎回的不仅是冉·阿让的自由,更是把他灵魂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里救了出来。如果不是主教的宽恕挽救了冉·阿让的话,那么这个“悲惨世界”就会更加悲惨。

宽恕别人不仅度人,也能修己。《菜根谭》有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又云:“量宽福厚,器禄薄。”善宽恕别人的人因心怀坦**而延年益寿,因不斤斤计较而远害避祸,因引人向善而受人敬仰。

淡淡的感悟:

友善地接纳别人,真诚地帮助别人,你的人际关系必能和谐,那些本来怀有恶意的人,也不会对你造成伤害。相反,如果你处处提防别人,就算没有恶意的人在你眼中也会变成了有恶意的了。

滴水石穿,欲速则不达

程颢说: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程颢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他的“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这句话,不仅是理论推演,也是经验之谈。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并且行之有效。

程颢少年时即志向远大,曾自言其志云: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意思是要成为一代宗师,承担起传播儒家道统的大任。他这个目标可谓远且大,但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到20岁时,就以博学而闻名。

程颢为官后,积极推行儒家政治路线。他任上元县主簿时,此处赋税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富民占有好田,赋税却很轻;穷民拥有的远郊田,购价虽低,赋税却很重。程颢决心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他帮助县令筹画良策,平均赋税。由于这一措施对富人有损害,引起他们的不满,想方设法加以阻止。程颢既不让步,也不强进,积极进行宣传解说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一一加以解决。后来,新的赋税政策终于得以推行,无人敢公开反对了。

县令去职后,程颢代其职务,当上了上元县令。他接任时,民情十分复杂,诉讼每月不下二百起。程颢处官有方,不到一个月,诉讼案件大大减少。他还发动民工,进行水利设施改造,使粮食获得丰收,为地方办了一件大好事。

程颢还积极向县民宣示儒家礼教,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人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他还按照儒家政治思想管理政事,度乡村远近为伍保,让乡民们互助协作,你我相帮,患难相扶。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责成其亲戚、乡亲予以照顾,使他们不至于生活无着。他还在各乡兴办学校,有空时亲自去视察,召集父老乡亲座谈,以了解民情。他有时还亲自为学生讲解课文。对不善教育的老师,他就予以更换。

后来,他调任晋城县令,任职期间,也实行了不少惠民措施,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他离任那天,人们对他依依不舍,群情激动,以致哭声震野。这说明程颢在年轻时期,就是一个忠实地实践儒家学说的人,并且始终不忘传播儒家道统的目标。他最后成为一代宗师,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在生活中,有些人自认为有一个人生目标,这个目标是发财、出名或当官。但他们从来不知道从贫穷到富有的路程有多远,从来不知道从凡人到名士的差距有多大,从来不知道从平民到政客的界河有多宽,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向出发。他们只好用幻想跨越现实跟目标的距离,比如用两元钱买到一注特奖彩票,或者受到某个贵人的特别青睐……这样的人生目标,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目标。好比那个“桃花源”里的故事一样: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儿的人们平等、自由、富足、快乐,只要走进这个理想的乐园,就会幸福一生。可是这个乐园不在任何地方。

还有一些人,急于求成,总想一开始就看见成果:做生意想马上发财,打工想马上受到老板重用,当公务员想马上升官……这是一种可怕的暴发户的心理。事实上,多数工作需要人的耐心。你一点一滴地去做,才能稳稳当当地获得工作成果,否则,便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不甘心放弃,但又没力量前进。

所以,一旦立定人生目标,就要点滴积累成功资源,就像烧开水一样,让你的能量一点点升温。而且,当你向目标出发后,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你的智慧、意志和毅力进行各种挑战和考验。这时,你能够成功达成目标的唯一选择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没有任何借口。这样,你就能到达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淡淡的感悟: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恨不得马上成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查理·库金先生说:成就伟业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

从最低处看风景

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或时运不济而成,或心态问题而成,前者谓之时运不佳,后者可谓之自寻烦恼,但不管什么都需要坚强的意志。

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顺境却往往会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没必要怨天尤人,因为总有一天会发现正是逆境让我们变得更坚强;身处顺境的时候,我们反而应该经常激励自己积极上进,以免过于放松懈怠。

一座寺院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担水、洒水、扫地。做过早课后,他还要去寺后很远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晚上他还要诵读经书到深夜。

有一天,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都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于是,小和尚问方丈:“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方丈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

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

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小和尚终于有所领悟。

其实,人生就是从小流到大水的积累,人生就是从涓涓小流到滂沱飞流的奋斗,其间,需要一种精神,这就是自强不息。当我们以坚强的意志高歌向前,毁誉、逆境、失恋、悲剧,都无非是一坑一洼,过去了何尝不是趣事?

春秋时候,楚庄王想去讨伐越国,有一位名叫杜子的人劝阻他说:“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说:“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又说:“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打败,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国家的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禁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它,这难道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于是,楚庄王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所以《老子》说:“能够认清自己,就可以叫做‘聪明”’!而《孙子兵法》中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是指挥员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清楚以后,才能够指挥若定,百战百胜。

由此可见,古时候的人们都很重视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只蚊子在打败了百兽之王的狮子以后,却一不留神落入了蜘蛛编织的网中,成为蜘蛛的一顿丰盛“宴席”。诚然,这个故事是想从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也就是说,希望人们知道“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道理。

人的一生好像爬山,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看清自己,提高技能,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个人,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和本领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无疑是渺小的。要想平平安安地生活,就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越轨、不越规、不越位。看清自己,就是要查找自己的不足,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立。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面对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诩的地方,然而也少不了一些无奈。你在这方面比别人强,但可能在另一方面不如别人。如果肆意轻狂,得到的将是一事无成。

一个人做事固然要有信心、要自信,但自信并不是狂妄,并不是自高自大。如果对自己估计得过高,期望值太高,失败的可能性

也会越大,而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做事情更容易成功,而且还会让自己很坦然、很踏实,当然也就很快乐。

淡淡的感悟:

人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但自信也应该要有自知之明,要建立在对自己准确、客观、冷静认识的基础之上。自信与自知,好比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从人生的发展上,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但在做某项具体事情上,要小心谨慎,不要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了。

留下思考的时间

顽强坚韧的个性、必备的知识与才能,以及正确巧妙的思考技巧,对事有所成而言,无异于机器内部的硬件。大多数人并不缺乏知识与才能,但却没有一个正确巧妙的思考技巧。

在禅宗里也曾经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法师为弟子们讲解经文时,有个小沙弥就是听不明白,想不通,参不透。法师就告诉他要开动脑筋。小沙弥就问法师,怎么开动脑筋呢?法师就说,多思考呀。小沙弥更加困惑地说,怎么思考呢?

于是,法师就与小沙弥约好时间,单独为他沟通,为他释疑解惑。法师首先递给小沙弥两个同样大小的栗子,问他这两个栗子有什么区别。小沙弥说,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法师说何以见得呢?小沙弥说,凉的肯定是生的,热的肯定是熟的。法师说那可不一定,凉的也许是熟的,煮熟以后又放凉了;而热的可能是生的,只是在热水里稍微烫了烫。小沙弥又说,两个栗子一个是热的,一个是凉的。法师说,这回说对了,但你怎么知道的?小沙弥说,可以感觉呀。法师就说,你是怎么感觉的?小沙弥说,用手感的,用心觉的。法师说,太笼统了,越听越糊涂。小沙弥就说,这有什么糊涂的,就像你说的思考一样,心觉就是思,手感就是考。他怕法师不明白,又解释说,思就是用心、动脑筋,考就是用手去触摸或用眼去观察、去考察。

法师终于舒心地笑了,对小沙弥说:“多谢你的指教和点化!”

小沙弥也回过味来,惊喜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做什么事都要学会思考,会思考的人才能抢占先机。思考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许多人在庸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忽略、忘记了,甚至是荒废了思考,从而被世界、被现实社会关在了门外。

“你的头脑就是你最有用的资产。”成功者从不墨守成规,而是积极思考,千方百计来对方法和措施予以创造性的改进。学会思考吧,每一天l440分钟,哪怕你用1%的时间来思考、研究、规划,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

懂得思考,懂得体悟,才是真正的参悟禅机。禅机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不单单是让人放下一些芜杂意念,更多的是提供给人们一种冷静思考的方法。禅是一种几千年潜心积累的智慧,每一偈语都透着生命的玄机。

不论你有多么正当的理由,任何轻视别人善意建议的行为,都永远是一种失败的表现,“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古代先贤留下的不朽名言。这两条警句也应该让人深刻领悟,处理事情要多方面看问题。

三思而行更是克服冲动的最佳良药。那么三思而行,思考些什么东西呢?思考的是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问题发生后,就需要知道发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导致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只有当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找到后,才能考虑解决的方法。

之所以要三思,是因为问题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其背景是复杂的,单凭直觉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分析归纳或者调查研究,才能理出头绪。而且也有被人制造假象,提供虚假线索的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误人歧途的危险。所以,思维必须要精细缜密。思考一遍还不够,还需要检查一遍,然后在行动之前还要复查一遍,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三思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还要再考虑,这就是“谋定而后动”的道理。谋就是计划、方略,是解决问题的方针和策略。只有行动方针确定了,才能采取行动。这种行动方针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那种本能冲动想到的。谋略思考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方案。本能冲动型的人总是只想到一种行动,只考虑解决面上的问题,对后续行动和影响却不考虑。仔细考虑对策后,就有可能既把问题解决,又避免了出现副作用。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谋定而后动就需要在发生问题时沉着镇静,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动,

而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心急的人往往会不耐烦地催促赶快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总是担心时间紧急,再不采取行动就来不急了,其实,越忙就越容易出差错。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好,路子没走对,反而会耽误时间。所以,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刀磨快了,看起来耽误了工夫,但是在砍的时候由于刀口锋利,效率高,反而节省了工夫。也像出门开车,事先把地图看好了,顺着标志一路开去,就可以不绕弯路,节省时间。如果慌忙上路,看起来节省了看地图的时间,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可能就会浪费比看地图长很多倍的时间。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肯定有最便当、最短路程的捷径。我们不可能一条条地找,然后才发现最短的路。如果事先花时间研究,问清路线,就可以免去在路上摸索的时间,这样一出发就能登上最佳的路线。解决问题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会有许多解决方案,但是肯定有的方案是不好的,有的方案可以省时省事,其中肯定有一个最佳方案。而谋定就是要找到最佳方案。

淡淡的感悟:

凡是冲动型的人或者头脑简单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莽撞行事,不要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或者人生的懊悔。时刻记住王蒙的话:“在任何处境下保持从容理性的风度。心存制约,遇事三思,留有余地。”让自己成为有勇有谋的人。人做不到无过无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

人生是需要等待的

有这样一个生活场景:某个秋日的黄昏,一阵嘤嘤的哭声传来,顺着声音寻去,昏暗的墙角处坐着一个女孩,捂着脸在低声哭泣,旁边蹲着一个男孩,轻轻用手摸着女孩的头,默默无语。不知这女孩为什么如此伤心地哭泣,也许是惨遭朋友背叛?也许是亲人出了什么事?也许是家里遭遇变故?像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四季变化,人生也变化无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些人生的酸甜苦辣,任凭我们如何逃避都不能脱身,而且躲避不是办法,最终还需面对,现实是改变不了的,就如四季变化一般,是人力所不可为的。人生道路上,不喜欢的、喜欢的,都要接受,都要去面对。那么,我们该怎么面对呢?

最重要的是要练就一种刀枪不入的淡定心。心灵的淡定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它让你在高朋满座时不会失常,曲终人散时不会心灰意冷。迎接生活的美酒鲜花,我坦然;面对生活的刀光剑影,我洒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心灵的平和总被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搅得痛苦、烦躁、失落、惆怅……幸福就这样被腐蚀着、剥夺着、吞噬着,身心负重累累,备受折磨。那些悲欢离合,使我们忐忑不安、郁郁寡欢、懊恼神伤、百无聊赖。想安静一下却总是心猿意马;想工作却总是精神委靡;想出去走走,却毫无兴致;想找人聊聊,又不知从何谈起……深陷这类情绪的“沼泽地”而无法自拔,使我们变得惶惶而不可终日。

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中这样写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古人都已经看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还有什么看不开的?想想看,人生一世昙花现,都在虚无缥缈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哪一个没品尝过悲欢离合的滋味?为功名处心积虑,为利禄你夺我争,为情感操心烦神.整日伤筋动骨,无平静之时。遭遇逆境,仰天长叹:备受打击,委靡不振。这又何必呢?殊不知,花开花落年年有,而人生无法再轮回。

人生只不过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旅途,**裸来,又**裸而去。总以为人生幸福来日方长,君不见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非成败转头空。生命宛如蜡烛,用一时少一时,既然人生苦短,何不平和对待?面对那些悲欢离合,要顺其自然,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纵然曾经“高朋满座”,现在“曲终人散”,那又如何?只要你有海的胸襟,花儿必会为你开放,鸟儿必会为你歌唱,你将满眼是良辰美景,赏心悦目,不亦乐乎!

宋代词人蒋捷在《听雨》一词中是这样描述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发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这首词娓娓道来的,是“三次听雨”,概括了人一生的境遇:年少的蓬勃和**,壮年的压抑与奔波,晚年的凄苦与无奈……其问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待。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这才有滋味,这才会等到滋味。譬如,一朵花的开放,一树翠绿的长成,生活的美好,是在等待中一点一点接近我们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希望不要苛求生活为你变成急脾气,请让它在慢条斯理中,为你孕育美好。

想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你需要等待;想看到一个孩子的成长,你需要等待。很多美好的事物,是在一点一点的等待中出现的。人生的旅程中,风风雨雨,但无论如何,你要学会忍耐和等待。太急于知道结果的人,往往将事情弄巧成拙。只有那些善于等待的人,才能拥有生活的美好。

岁月是一棵枝柯纵横的巨树,而生命是其中飞进飞出的雀子。如果哪一天,你遭遇了人生的冷风冻雨,你的心已经不堪承受,那么,也请你等一等,要知道,这棵巨树正在生活的背风处为你营造一个春天的气象,并一点一点地靠近你。只要你努力了。

是的,回报不一定在付出后立即出现。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淡淡的感悟:

当我们面对无奈的“散场”时,唯有淡定,才能走远路,不怕万水千山;唯有淡定,才能干大事,敢于倒海翻江,扭转乾坤;唯有淡定,才能临危不乱,举棋若定,化险为夷;唯有淡定,才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人生,善待生命……

把握时光,活在当下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佛祖面前,问道:“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样快乐?”

佛祖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佛祖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谛:活在当下。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身上的生活压力,还源于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担忧。这好比一肩挑了三副担子,如何能不活得累?把过去、未来这两副担子抛开,就会备感轻松。

如何把过去、未来抛开呢?方法有四个:

第一,对自己的现在感到满意

有人会想:我的最大烦恼就是对现在不满意——不是一般的不满意,而是非常非常不满意。除非给我一百万,除非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除非女朋友跟我言归于好……否则我没有办法对现在满意。

这些想法似乎有道理,可惜过于偏执:一定要在此时此刻得到某种东西,那怎么可能呢?想马上得到一百万,除非去打劫;想马上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除非是做梦;想马上……总之,我们要抛弃一定实现某个想法的念头,以平常心看待眼前的一切。不管自己现在处于什么境况,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造成的真实结果,这就是说,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结果。

既然是应该得到的,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好比花一元钱买到了价值一元钱的东西,公平得很。如果因为花一元钱没有买到一百元钱的东西而懊恼,那是贪心在作怪。如果以为花了一元钱只买到一角钱的东西,那是高估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也是自找烦恼。

比方说,那个人为什么发财?他受过的苦,他受过的累,他受过的惊吓,他受过的羞辱,讲出来都让人直吐舌头。他花了一百元钱,买到一百元钱的东西,不是很合理吗?如果你希望像他一样富有,可以从现在开始像他一样付出。不过在付出之前,应该对眼前的结果感到满意。就好比跑到商店里,在没有付款之前,要对没有买到东西感到满意一样。

第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有一则寓言故事:地狱的人口锐减,阎罗王着急了,赶紧召集群鬼,商讨诱人下地狱的办法。

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说:“我去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根本没有天堂!’”

阎王考虑了一会儿,摇摇头。他认为,即使没有天堂,很多人还是不会丢弃良心。

马面说:“我去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根本没有地狱!’”

阎王还是摇头。即使没有地狱,很多人还是不会为所欲为。

这时,一个小鬼提议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

阎王大声叫好,当即决定采纳小鬼的妙法。

这个故事的寓意显而易见,导致一个人堕落的根源可能不是良心沦丧和为所欲为,而是拖延的恶习。而这一恶习会使自己的境况变得越来越糟,在绝望的情况下,极可能自暴自弃而丢掉良心、道德。

所以,要想抓住幸福,就要好好把握当下。今天该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眼前该做的事不要拖到后面。这样,你就能从容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三,好好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有人可能会说:我要什么没有什么,拿什么享受?

其实,只要你会享受,永远不乏可以享受的东西。现在是一个物质相对比较丰富的时代,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一般都能满足。即使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也可以“安步当车,晚食当肉”。即使没什么可玩的,提个迷藏,爬个树,也是娱乐,怎么会缺少享受的东西呢?

总之,快乐就在身边,根本不必去费心寻找,关键要有一颗平静快乐的心。

有人曾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用功吗?”

禅师回答说:“用功。”

“如何用功?”

禅师回答:“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那人继续问:“所有人都是如此吃饭睡觉,与和尚用功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禅师回答:“不同。”

“有什么不同?”

禅师回答:“世间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吃,百种索取;睡觉时不肯好好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慧海禅师可谓一言中的。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没有条件享受快乐,而是自找烦恼。不是没有饭吃,而是杂念纷呈,吃得没滋没味。不是没有睡觉时间,而是心神不宁,睡不着觉。如果把杂念抛开,该吃饭时好好吃,该睡觉时好好睡,不是能享受到吃饭睡觉之乐吗?

第四,安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有人会想:我很讨厌眼前这件事情,如何能安心做好?

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是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将来有更好的事情等自己去做,做眼前的事,只是过渡,只是无奈,所以越干越没意思,越干越心烦。

其实,对任何人来说,眼前的事才是真实的,在未来的事情没有到来之前,眼前的事情是自己唯一应该做好的。而且,未来的事情往往以眼前的事情为基础、为条件,只有安心把眼前的事干好,自己希望的好事才会到来。

淡淡的感悟:

世上只有低贱的人,没有低贱的工作。人的价值在于他本身,而不在于他从事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都能把一个人的心态、个性、气质、修养、才能透露无遗。是金子还是石块,都能通过工作体现出来。只要安心工作,展示出让人珍视的价值,自然会受到珍视。

写好一个“我”字

无论写字还是做人,唯独一个“我”字,最难把握、最难出新。从某种意义上说,认清了自我,就能看清世界,也就找到了通往世界的道路。

“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形成健朗的个性,需要恒心,更需要慧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和尚很想跟老和尚学习书法,老和尚让他从“我”字开始练习,并给小和尚提供了几个前辈和名家们的“我”字帖。

小和尚开始耐心地观摩并练习了一个上午,挑拣了其中一个比较满意的“我”字,拿去让老和尚指点。老和尚乜斜了一眼说:太潦草了,接着练。

小和尚接着练了一个星期,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练了多少个“我”字了。看着满屋的“我”字,便又挑拣了几个自己满意的,拿去让师父看。老和尚随手翻了翻那几个字,一边背过身去一边轻声说:太漂浮了,接着练吧。

小和尚沉住气,接着练了半年,基本上能把前辈和名家们的几个“我”字临摹得惟妙惟肖了。便又拿去,请教师父。老和尚静静地看了一阵那几个字,拍拍小和尚的肩膀说:有长进,有出息,不过,还得接着练,因为你还没掌握“我”字的要领。

得到承认和鼓励之后,小和尚终于静下心来,揣摩着师父的开导,一遍遍、一天天地练下去。半年之后,小和尚又来找师父了。这次他只拿来唯一的一个“我”字,不过,这个“我”字再不是泛写和临摹了,每个笔画都是异样的一种新写法。很显然,小和尚熟能生巧地练就、独创了一种书法新体。

老和尚终于满意地笑了,他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你终于写出自己的“我”、找到“自我”了。

故事说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无论写的字是潦草、漂浮、泛写、临摹,都写不出真我,只有静心精心的修炼才能慢慢地找到真我。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是哲学的最高任务。”

做人和练字一样,一开始我们只会“临摹”,只会跟别人学。有很多人在跟别人学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自己,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成了人云亦云的芸芸众生;只有少数人在“临摹”别人以后能脱颖而出,超越先辈,成为真正的自己。

古代圣人就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谋而不忠乎?为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天要三次反省自己,省悟自己在做事做人时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都学习好了。

这里的寓意其实与老方丈呼唤自己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要怎么生活,都要时刻唤回自己,而唤回自己就是经常提醒自己、反思自己,一天下来的收获是什么,一周下来的收获是什么,一月下来的收获是什么,一年下来的收获又是什么。在这种及时的呼唤与提醒中,我们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世界所迷惑,才不会被舒坦安逸的生活所收服,唯有在不断的提醒和呼唤中,把自己唤回到最初的热情与**中,对生活对工作才能永远充满热情和动力。

淡淡的感悟:

当我们每次说“生活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下表达方式:“生活难免会有不公平.淡定就好了。”这样可以让你改变颓废、沮丧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