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能屈能伸的。昭烈帝不让他求和,他就去投靠魏文帝,自己又称为臣下,用极谦卑的字句上了一个奏章,派使者到洛阳去朝见魏文帝,还把左将军于禁带去,送还给魏文帝。大臣们都向魏文帝贺喜,欢呼万岁。
语文活学活用
●谦卑
解释:虚心,谦虚,不自高自大(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造句:保持谦卑的态度有助于得到长辈的认可。
魏文帝曾经问过大臣们:“刘备会不会替关羽报仇去打孙权?”大伙儿都说:“不会,蜀是小国,就数关羽是个出名的大将。关羽兵败身死,国内起了恐慌,哪儿还敢出去攻打别人?”侍中刘晔可不同意这种估计。他说:“蜀虽然弱小,刘备正在发愤图强,他想用兵来显示自己的威武。再说,关羽跟他,从名分上说,他们是君臣,从情义上说,好像父子一样。关羽死了,要是刘备不发兵替他报仇,他们的情义就算完了。我想,刘备不会这么干。”
历史追根究底
●刘晔
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战略家。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朝,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是一直是心腹大臣。
这会儿孙权派使者来投降,刘晔又有了不同的意见。他说:“当今天下三分,中国占十分之八,吴和蜀仅仅各保一州。一个靠着大江当作边防,一个靠着高山当作屏障,有急难互相帮助,这是这两个小国的好处。现在他们互相攻打,这是天叫他们灭亡。皇上应当趁热打铁,立刻发兵,一直渡过江去袭击东吴。这样,蜀兵攻打东吴的西边,我们袭击东吴的北边,用不着一年半载,就可以把东吴灭了。东吴一亡,西蜀就孤立,也长不了。”魏文帝说:“人家已经称为臣下来投降,我们反倒去袭击他,这不是叫天下人不来归降吗?”他接受了东吴的投降,殷勤地招待使者,还谢过他把于禁送回来。于禁的头发、胡子全都白了,面色干枯,好像有病的样子。他见了魏文帝直磕头,哭得很伤心。魏文帝拿荀林父和孟明视的故事安慰他,拜他为安远将军,叫他休息几天,再去谒见高陵。魏文帝跟于禁当面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可是他预先派人在高陵厅堂的墙壁上画了关羽打胜仗,庞德愤怒不屈,于禁趴着求降的图画。于禁一见,好像当头打了一个闷棍。他不恨魏文帝捉弄他,只恨自己没早点死,又悔又恨,就病死了。
历史追根究底
●中国
文中指的是魏国。在古代,“中国”指中原地区,魏国处于中原,因此以中国自居。
●荀林父和孟明视的故事
晋国大夫荀林父打了败仗,晋景公仍旧重用他,后来苟林父征伐赤狄有功;秦国大夫孟明视打了败仗,秦穆公仍旧重用他,孟明视助他建立霸业。
东吴的使者要求回去,魏文帝派太常邢贞为使者带着诏书到东吴去封孙权为吴王,还给他九种最尊贵的赏赐,就是所谓“九锡”。这是因为魏文帝有他的难处。光是兄弟之间的事,已经够他操心的了。魏文帝有曹彰、曹植等十多个皇弟,原来都封为侯,这会儿除了安乡侯曹植减少封地,改封为鄄(juàn)城侯以外,其余各升一级,一概加封为公,还怕他们当中有人不满意。国内的老百姓哪,也不是容易对付的。这几年来,遭了旱灾,还有虫灾,老百姓受冻挨饿,难过日子。河西、西平都发生了叛变,还得派军队去镇压,更不要说还得有强大的军队去对付胡人和羌人了。里里外外都有困难,不当家的不知道油盐酱醋的价钱。在这种情况底下,魏文帝认为还是去拉拢孙权的好。
历史追根究底
●太常
古官名,九卿之一,学管宗庙礼仪,同时掌管选试博士,多由列侯担任。
地理小课堂
●鄄城
古城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旧城。
邢贞到了武昌,东吴的几个大臣不愿意孙权真做曹丕的臣下。他们主张孙权应当自立为上将军,不应当接受曹魏的封号。孙权为了有利于对付蜀兵的进攻,暂时做做曹丕的臣下也无所谓。他对大臣们说:“从前沛公也受过项羽的封号做了汉王。为了应付当前的局面,变通一下,又有什么不可呢?”他就带领文武百官到都亭(在城门内)等候使者。
历史追根究底
●沛公
即汉高祖刘邦,他在做汉王前称沛公,因为他在起兵反秦前在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任一县之长。
邢贞进了城门,见到了迎接他的人,自己以为是朝廷的天使,还是仰着脑袋,挺神气地坐在车上。东吴的大臣们见了,都很气愤。老大臣长史张昭上去责备邢贞,说:“礼应当互相尊敬,法不能不严肃。你这么妄自尊大,目中无人,难道你看到了江南软弱,以为我们手无寸铁了吗?”邢贞脸红了,马上下了车,跟孙权相见。
历史追根究底
●天使
天神的使者;奉皇帝之命出使或外出差遣的文武官员,被尊称为“天使”。文中指皇帝差遣的官员。
大伙儿进了朝堂,邢贞宣读魏文帝的诏书,发给大印,封孙权为吴王。孙权面北拜受。
中郎将徐盛见了这个场面,又气愤又伤心。他流着眼泪对同事们说:“我们不能发愤图强,舍出性命,为国家夺取许、洛(许昌和洛阳),兼并巴、蜀,以致让我们的主公弯着身子接受人家的封赏。这不是我们的耻辱吗?”大伙儿全都掉下眼泪来。
读史学古文
●出自《三国志·吴书·徐盛传》
(徐盛)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
孙权可不是这么想。他有他的主张,也有他自己的忍耐劲儿。他在邢贞面前,显出很高兴的样子,还大摆酒席招待他,好让邢贞知道他是很感激魏文帝的。邢贞回去的时候,在路上对他的从人们说:“东吴的将相这个样儿,终不会久在人下!”
读史学古文
●出自《三国志·吴书·徐盛传》
贞闻之,谓其旅曰:“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吴王孙权接着就派南阳人中大夫赵咨上洛阳去拜谢魏文帝。魏文帝很得意,亲自接待赵咨,跟他聊聊天儿。他问:“吴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赵咨说:“英明、厚道、足智多谋,又威武又机智,是个了不起的君主。”魏文帝微微一笑,请他详细说说。赵咨就说:“他从平常人当中能挑出鲁肃,从队伍当中能选拔吕蒙,这是他的英明;拿到了于禁,不去害他,这是他的厚道;不展开血战就夺取了荆州,这是他的足智多谋;占据了三州(荆州、扬州、交州),像老虎那样注视天下,这是他的威武;他能哈着腰归顺皇上,这就是他的机智。”魏文帝点了点头,又问:“吴王也研究学问吗?”赵咨回答说:“吴王指挥战船一万只,带领兵马一百万,任用品格高、能耐大的人,他是够忙的了,可是他稍有一点工夫,就阅读经史,采取精华,不像书生那样只知道咬文嚼字、寻章摘句罢了。”魏文帝自己喜欢舞弄文墨,一听赵咨提起书生寻章摘句,不由得觉得好像是在讽刺他。他也不介意,就又问他:“要是我去征伐吴国,行不行?”这一问,就不像聊天了。赵咨把脸一沉,说:“大国有征伐的军队,小国也有抵御的办法!”魏文帝还想吓唬他,说:“吴国怕不怕魏国?”赵咨回答得挺干脆,他说:“吴国有一百万兵马,又有大江、汉水为城池,何必怕人?”魏文帝听他说话这么厉害,知道他是个能人,就和颜悦色地问他:“吴国像大夫这样的能人有几个?”赵咨说:“聪明突出的,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人,那就车载斗(dǒu)量,数也没法数了。”
语文活学活用
●咬文嚼字
解释:过分地推敲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造句:老王说话喜欢咬文嚼字。
●寻章摘句
解释:读书时只注重摘录一些漂亮的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的词句,缺乏创造性。
近义词:寻枝摘叶、寻行数墨。
●车载斗量
解释: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
造句:现在大学生车载斗量,在找工作时,本科学历没有太大优势。
读史学古文
●出自《吴书》
(魏文帝)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魏文帝很佩服赵咨,叫大臣们好好招待他。不过他只是佩服赵咨口才好,能说大话,可并不相信东吴真有什么了不起的。没过多久,他派使者到东吴,向孙权要求特种的礼物,叫他进贡。他所要求的礼物当中有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
东吴的大臣们见了单子,都火儿了。他们说:“荆州、扬州进贡都有一定的规章。魏要求这些供珍玩的礼品,根本就不合理,我们不应该给他!”吴王摆摆手,说:“别这么说。我们西北出了事(指跟蜀兵交战),何必再得罪人家呢?再说他所要求的这些东西,对我们说来,简直跟瓦石那么不值钱,我们有什么舍不得给的呢?他要求这一类的玩意儿,也可见他的为人了,还能跟他讲什么理呢?”吴王就照单子把这些东西全送了去。
魏文帝收到了这些额外的礼品,果然高兴了,当年年底就要封吴王的太子孙登为万户侯。吴王上书,说是因为孙登年幼,推辞了。封侯虽然推辞了,他还派了吴郡人沈珩(héng)上洛阳去谢恩,献上一些土产。
读史学古文
●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
历史追根究底
●万户侯
汉代侯爵的最高等级,享有万户食邑。后来也泛指高官贵爵。“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魏文帝一见吴王这么小心谨慎地讨他的喜欢,一定是害怕他,就问:“吴王担心我向东打过去吗?”沈珩说:“不担心。”“为什么?”“因为订过盟约,言归于好,所以不担心,可是如果魏违背盟约,东吴也有点准备。”魏文帝还想叫吴王打发太子到洛阳来做抵押,他故意试探一下,说:“听说吴太子就要来了,是不是?”沈珩不能说“是”,可也不好说“不是”,就说:“我在东吴还没听说过这一类的话。”魏文帝点点头,说他回答得很好。
语文活学活用
●言归于好
解释:彼此重新和好。
造句:经过调解,他们终于言归于好。
反义词:反目成仇。
沈珩回来,正像上次赵咨回来一样,只觉得魏文帝并不是真正跟东吴和好。他对吴王说:“北方不可靠,订了盟约,也不一定能遵守,还是靠自己要紧。东南也可以立国,主公应当顺从上天,顺从下民,改年号,即帝位。”吴王孙权嘴里不说,心里同意。可是在这个时候,最紧要的是怎么样对付蜀兵。蜀兵又步步紧逼,有不少军队已经到了夷陵地界。东吴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要跟蜀兵大战一场,比个上下高低,可是大都督陆逊一直按兵不动,谁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语文活学活用
●摩拳擦掌
解释:摩擦手掌,形容行动之前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造句:拔河比赛之前,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