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交出兵权(1 / 1)

一转眼就是新年,少帝曹芳按规矩到高平陵去祭祀他父亲。大将军曹爽带着羽林军和他的兄弟、心腹都跟了去。司马懿因为病得只剩一口气,当然没去。祭祀费不了多大工夫,顺便还可以打猎玩儿。大司农桓范拦住曹爽,说:“主公统领羽林军,责任重大,不能不去,可是你们兄弟几个不该都出去,万一城里有变,怎么办?”曹爽瞪了他一眼,说:“城里有变?谁敢?你别胡说八道!”

地理小课堂底

●高平陵

三国时期魏明帝陵寝,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东南。

语文活学活用

●有变

解释: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

造句:现在情况有变,之前的计划必须立马调整。

曹爽他们出了南门,浩浩****地直奔高平陵。赶到他们走远了,司马懿耳朵一点不聋,眼睛很有神,立刻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率领自己的兵马,借着皇太后的命令,关上城门,占据武库,派人接收曹爽和曹羲的军营。然后他亲自去见郭太后,说大将军曹爽辜负了先帝托孤的大恩,荒**无度,作恶多端,应当革职。郭太后吓了一大跳,说:“皇上在外面,朝廷大事我管不着,怎么办?”司马懿说:“臣另上奏章给皇上,太后不必担心。”郭太后不答应也得答应,只好同意了。

历史追根究底

●武库

收藏兵器的地方。所藏兵器供天下官用,是国家的武备库,由武库令掌管。

司马懿马上写了一道奏章,由他领衔,跟着签名的有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奏章上列举曹爽和他兄弟的罪状,说太后吩咐:曹爽他们应当革职,马上交出兵权,回到自己的家里去,要不然的话,就要军法从事;司马懿屯兵洛水浮桥,以防非常。这个奏章马上派人送到高平陵去。曹爽接到了司马懿的奏章,不敢送去给少帝,可是他的兄弟们都知道了。大伙儿慌里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商量了一下,只好带着少帝暂时在伊水南边扎营过夜。

历史追根究底

●非常

这里的“非常”是古义,指突如其来的变故;今义是很(副词)、跟平常不同(形容词)的意思。

曹爽正想打发人到城里去探听情况,司马懿已经派两个大臣来了,一个是侍中许允,一个是尚书陈泰。他们传达司马懿和郭太后的命令,说曹爽应该早些回去,承认自己的过错,可以从宽发落。曹爽又想回去,又不敢回去,心里正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正在这万分为难的时候,“智囊”桓范到了。他是曹爽这边的人,之前他留在城里,四城门全都关了,他怎么跑得出来呢?

语文活学活用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解释:形容心神不宁。

造句:他总担心自己考试没考好,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原来司马懿就怕桓范给曹爽出主意,当他派人占据曹爽军营的时候,就用郭太后的命令叫桓范进宫,要他去占据曹羲的军营。桓范因为这是太后的命令,不得不服从。他的儿子拦住他,说:“皇上在外面,父亲不如出城去吧!”桓范就上马走了。他到了南门,城门已经关了。守城门的将军叫司藩,曾经做过桓范手下的官吏,见桓范急急忙忙地跑来,就过去阻拦。桓范从袖口里拿出竹板,向他一晃,说:“皇上有诏书召我去,你快开门!”司藩说:“请让我验过。”桓范责备他,说:“你不是我的属下吗?怎么敢这么对待我?”司藩只好开了城门,让他出去。桓范出了城,对司藩说:“太傅造反,你快跟着我走吧。”司藩这才知道他是反对司马懿的,就想追他回来。可是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眼看着桓范马上加鞭,越跑越远,他只好回来。

历史追根究底

●竹板

早期皇帝的诏书,写在一尺一寸长的诏板上(因此也用“尺一”代称诏书),所以恒范才用竹板假冒诏书。

有人向司马懿报告,说桓范跑了。司马懿着急地对太尉蒋济说:“智囊走了,怎么办?”蒋济说:“桓范固然能出主意,可是下等马只知道赖在马房里吃饲料(指曹爽只想回家),曹爽一定不会听他的。”

历史追根究底

●下等马

文言文作“下驷”,出自田忌赛马这一典故。齐国军事家孙膑通过调换上、中、下等马的对阵顺序,使大将军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获胜。

果然,桓范一到,就向曹爽兄弟献计,说:“快保护着皇上到许昌去。到了那边,请皇上下道诏书,征发四方将士到许昌来,就可以打败司马懿。大将军号令天下保护皇上,这是名正言顺的。太后不得参与朝政,文帝早有规定。司马懿借着太后的名义,已经违反了本朝的制度。他发兵占据京师,关上城门,抗拒皇上,这是造反。大将军应当拿皇上的命令,征讨叛逆的臣下。”

历史追根究底

●文帝

指魏文帝曹丕。“文”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君臣死后,根据其生平功过评定的一个称号。

曹爽和他的兄弟没有这份胆量,一时决定不下。司马懿可又派人来了。这回来的是曹爽一向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他说:“太后有令,大将军革职免官,别的没有什么。司马公指着洛水起誓,只要大将军交出兵权,绝不难为你们。”曹爽只是愁眉苦脸地看着桓范。桓范一见曹爽这么不中用,就走过去拉住曹羲的袖口,说:“你是读过书的,你说哪,事情明摆着,难道你书也白读了?快到许昌去调兵,才是活路。”曹爽说:“我们的家属全在城里,这么一来,不是全给他们杀了吗?”桓范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说:“你们几家子的门户还保得住吗?你们即使要求做穷苦的老百姓也办不到啦!一个人碰到患难,谁不想活?何况你们跟着皇上,皇上号令天下,谁敢不听?”他们全不吭声。桓范又对曹羲说:“你还有个军营在伊阙南面,洛阳典农中郎将也在城外,他们都是听你的指挥的。现在我们到许昌去,明天晚上就可以到。许昌也有个武库,可以利用。人马、兵器都有了,就差粮食。可是我身上带着大司农的印章,随时随地可以征调粮食。只要下决心跟叛逆的贼子拼,没有什么可怕的。”曹羲的弟兄们只是摇头,就是挺不起腰板来,从起更到五更,一夜工夫,就这么熬过去了。曹爽突然站起来,下了决心,把刀扔在地下,说:“革职也好,免官也好,反正我还可以做个大财主!”桓范听了这种没志气的话,放声大哭,说:“曹子丹(曹真字子丹)也是个好人,怎么生你们这些兄弟,真是猪狗不如!我没想到,跟着你们,今天连坐灭族!”

读史学古文

●出自《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桓)范重谓(曹)羲曰:“当今日,卿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

地理小课堂底

●伊阙

古山名,又称伊阙山、阙塞山、阙口、龙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古代为洛阳南面的门户。

历史追根究底

●连坐

也叫相坐,旧时一人犯罪而使与其有关的人(家属、邻里或主管者等)连带受刑的制度。

●灭族

连坐的一种形式,就是一人犯罪而使其家属受株连。随着历史发展,王朝专制越发加强,所灭之族也由三族扩展至五族,乃至九族。

天一亮,曹爽向少帝曹芳说明自己情愿免官,把兵权交出来,让许允、陈泰带回洛阳去。当时还有人拉住他,哭着说:“不能把兵权交出去啊!兵权一交出去,一定给别人杀害,到那时候,后悔也就晚了!”曹爽说:“太傅不会失信。他已经说了,只要我把兵权交出去,就没事了。我相信,他是不会难为我的。”他终于交出了兵权。将士们一见大将军没有印,就有不少人散了伙。剩下的一部分跟着曹爽回到洛阳浮桥。

司马懿把少帝曹芳接到宫里去,让曹爽弟兄们回到将军府。当天晚上司马懿派兵包围将军府,四角落搭起高楼,叫人在楼上察看曹爽弟兄的举动。曹爽在大厅里坐着闷得慌,到后园东南角走动走动。楼上放哨的人就像唱歌似的哼着说:“前大将军往东南走了!”曹爽听了,心里很别扭,跟他兄弟们商量着说:“不知道太傅要把我们怎么着。”几天过去了,没有事,可是粮食不够了,饭菜也没了。曹爽写了一封信,向司马懿诉委屈。司马懿马上派人送去大米一百斛,还有干肉、豆豉、大豆等。曹爽收到了这些吃的东西,很感激地说:“司马公果然没有害我们的心思!”又过了一天,情况突然紧张起来,据说有人告发曹爽一党谋反,廷尉就把曹爽和他的兄弟和心腹都下了监狱,定了个大逆不道、企图谋反的罪名,把他们全都满门抄斩,财产一概没收。曹爽真像桓范所说的,没能当上穷苦的老百姓,更别说大财主了。

历史追根究底

●满门抄斩

旧时一种残酷的刑罚,一人犯法,全家受牵连,财产被没收,老幼被杀绝。

司马懿杀了曹爽他们,掌握着朝廷大权。刘放、孙资他们上个奏章,说司马懿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应当升为丞相,加九锡。诏书下来,拜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可是司马懿坚决推辞了。

曹爽他们几家子满门抄斩,逼得夏侯渊的儿子右将军夏侯霸逃到蜀汉去了。夏侯渊是被蜀汉杀害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夏侯霸怎么能逃到蜀汉去呢?

历史追根究底

●不共戴天

不愿与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活着,形容仇恨极深,不能共存。戴,本义是在物体上加盖某物,与“载”相反;在这里是“头顶着”的意思。

典故大讲堂

覆巢之下无完卵

曹爽被司马懿诛杀了,他还曾经幻想投降之后就能保全家族,岂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正如桓范所说,从司马懿发生兵变开始,曹爽兄弟在城里的家人必被株连,他们几家子的门户势必保不住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就是说鸟窝倾覆了,里边的鸟蛋都会摔碎,难以保全。这句话言浅而意深,道出了历史的血腥与残忍,而这样流传千古的话竟然出自两个八九岁的孩子之口。

原来孔融因得罪曹操被捕,当时朝廷内外都被曹操的狠厉震慑,而当士兵闯入孔融的府第时,他的一儿一女(一说是两个儿子)还像往常一样玩耍,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孔融恳求士兵,希望自己犯下的“罪”只加在自己身上,不要牵连无辜的孩子。不想两个小孩不慌不忙地对父亲说:“父亲,您见过鸟巢倾覆后鸟蛋还完好无损的状况吗?”就这样,两个孩子也一并被收押了,最终都被曹操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