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佛教中心(1 / 1)

那烂陀位于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以南90千米处,这是一座濒临恒河的都市。从佛教最初时期开始,一直到进入公元12世纪时为止,那烂陀一直都是佛教的学习中心,其后才是塔克西拉。在距离王舍城这个佛陀当年经常在圣坛上对他的弟子们说经授道之处不远的地方,在繁荣时期,学习佛教经典的人有万众之多。带着明显可见痕迹的供和尚起居的小房子、举行诵经和授业的大型厅堂,以及放射性伸展开来的修道院地基,还有窣覩波、小佛塔和寺庙的基地,不时可见的石雕佛像装饰,所有这一切不禁令人回想起佛教在印度衰落的那个时期。作为佛教的教派,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或者说小乘佛教)这两个教派都在那烂陀弘法,教派之争在佛教信徒中不存在。

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那个时期,中国的僧人经过丝绸之路,翻越喀喇昆仑山口,前往印度北部,直到那烂陀(以及塔克西拉),以便准确地研读那对当时的中国还非常陌生的学说,特别是为了把佛教的经典(大乘佛教)取回到中国去。在中国,这些取经的僧人们凭借着在印度学到的梵文,把这些佛经翻译成中文。在他们之中,有两名僧人通过其游记而家喻户晓。

法显(334-420)于399年到412年出行取经。他先到达那烂陀,随后南行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并且东行到达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然后乘船返回,在(青州长广郡的劳山——编者注)如今称为山东省(即墨崂山——编者注)的那个地方上岸。(在南京)他翻译了自己所收集来的这些佛经。

玄奘(602—664)在629年出发,经过丝绸之路西行到达印度北部,并在645年取经归来。在用一支小驼队把657部经论运回长安之前,玄奘花了几年的时间在塔克西拉研读佛经,随后又到那烂陀继续学习。在长安的大雁塔,他翻译了这些手抄佛经。

(1).王舍城:印度的一座古城,位于今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是佛教的八大圣地之一,为释迦牟尼修行之地。王舍城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耆那教圣地。据传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有可能出生于王舍城附近的那烂陀。

(2).舍卫城:古印度恒河中游北岸拘萨罗国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的谢拉瓦斯蒂县,释迦牟尼在此居留讲经长达20多年,因此这里成为佛教八大圣地之一。

(3).菩提伽耶:又称佛陀伽耶,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城南约150千米处,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处,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先后记载了菩提伽耶的历史。

(4).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屋脊”之称,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千米处,奈洛比以南约225千米处,赤道与南纬3°之间,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界线,非洲最高的山脉,也是火山和雪山。其中的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

(5).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意两国交界处。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是西欧的最高峰。

(6).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7).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168):相传他生于埃及的一个希腊化城市赫勒热斯蒂克,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地心说”的集大成者。

(8).《地理学指南》:又译为《地球形状概论》(八卷),为托勒密150年前后的著述,是古希腊有关数理地理知识的总结。书中详细说明了如何采用经度、纬度将球体绘制到平面上的方法,后人借此绘制出一系列托勒密地图。

(9).布鲁夏斯基语:即勃律语,是一种约有语言人口87000人(2000年统计)的中亚语言。操持这种语言的都是布鲁绍人,其中有5~6万人居住在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北部的坎巨提、那格尔等地山区。

(10).阿迦汗: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领袖的称号。作为土耳其语和波斯语的一个语词,“阿迦”源自古突厥语和蒙古语中的“阿哥”,即“兄”的意思,而“汗”则指“王”“统治者”。历代阿迦汗都属于一个定居于印度的伊朗裔家族,据传,该家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阿迦汗一世哈桑·阿里-沙阿因逃避当时伊朗政府的迫害而来到印度,后来成为全世界伊斯玛仪派公认的宗教首领。他们也都是在印度有影响的政治家。

(11).贝提特要塞:巴基斯坦北部罕萨谷地卡利玛巴小镇的一座古老的要塞。它位于小镇最高处,俯视并守护着小镇的安全。据估计,这个要塞的历史在700年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塞的一些部分也不断得到修葺。

(12).赫尔曼·布尔:奥地利登山运动员。他于1953年第一个登上南迦帕尔巴特峰,也是四年后首次攀登布洛阿特峰的队员之一。

(13).犍陀罗:公元前6世纪已经存在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为列国时代十六大国之一。其国名有多种译法,如干陀罗、健驼逻、健陀罗、干陀卫、干陀等。其核心区域包括今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其地处兴都库什山脉,人口多居于喀布尔河、斯瓦特河、印度河等河流冲击形成的山谷地区。这里不仅是印度大陆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且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连接点,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作用。

(14).孔雀王朝(前324—前188):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公元前3世纪,其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的一位国王被大臣所杀,孔雀帝国由此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了印度的政权。

(15).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又称大夏-希腊王国,是公元前3世纪中期古希腊殖民者在中亚草原地区建立的希腊化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斯坦巴尔赫)。“巴克特里亚”是古希腊人对今兴都库什山以北阿富汗斯坦东北部地区的称呼。

(16).皮尔丘:又译为比尔山丘,一处位于塔克西拉遗址西端的高地,方圆3千米多。它展示了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孔雀王朝时期的文明。

(17).西尔卡普:又译为锡尔卡普,公元前2世纪巴克特里亚的希腊统治者德米特里始建。现在所见的遗址为公元40年前后帕提亚人重建的。该遗址分为上、下城两部分。

(18).西尔苏克:又译为锡尔苏克,贵霜帝国统治时代建造的都城(1世纪末到3世纪)遗址,位于西尔卡普西北。

(19).焦里安(又译为贾乌利安)寺院遗址:位于锡尔苏克东面海拔约90米的山上。寺内有一个大窣覩波,周围有21座小窣覩波,并建有屋顶加以保护。

(20).拉瓦尔品第:巴基斯坦博波特瓦高原上旁遮普省的一座城市,为巴基斯坦主要的工商业城市。该城毗邻首都伊斯兰堡,距拉合尔275千米。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建成之前的1958年到1960年,这里曾作为临时首都。现为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总部所在地。

(21).阿姆利则: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的一座超百万人口的城市,也是锡克教圣地,著名的金庙是锡克教的中心。该城靠近巴基斯坦边境,距离巴基斯坦拉合尔只有51.5千米。

(22).德里:仅次于孟买的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万,官方语言为印地语、旁遮普语和乌尔都语。该城位于北印度,地处亚穆纳河沿岸。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重镇,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迹和遗址。旧城区曾长期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新德里是今天印度联邦首都。

(23).亚穆纳河:源于印度西北的本德尔本杰山西南坡的亚穆纳斯特里冰川,全长1376千米,是恒河最长的支流。然而污染严重,新德里有50%的垃圾注入该河。

(24).哈拉帕文明:也称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次大陆已知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首次在旁遮普邦的哈拉帕发现,1922年又出现在信德邦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

(25).印度雅利安人:公元前2000年前后迁入印度的雅利安人。

(26).德里苏丹国(1206—1526): 13世纪到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以其建都德里而得名。该王国共存在了320年,1526年被莫卧儿王朝取代。

(27).莫卧儿帝国(1526—1858):又称为莫卧儿王朝、蒙兀儿王朝,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国。“莫卧儿”即波斯语中“蒙古”一词的转音。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有察合台汗国贵族血统、波斯化的蒙古人。

(28).费萨尔王清真寺:巴基斯坦的国家清真寺,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它是巴基斯坦乃至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第六大清真寺。该寺以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之名命名。

(29).拉合尔:仅次于卡拉奇的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旁遮普的省会,也是巴基斯坦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作为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曾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有“巴基斯坦灵魂”之称。630年,唐代高僧玄奘曾访问此地。

(30).那纳克(1469—1539):锡克教创始人,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那纳克是著名的十大宗师之一,在印度影响极大。

(31).毗湿奴:旧译为“黑天”,新译作克里希那或音译为“奎师那”。梵文意为黑色,因为黑色能吸收光谱中的七种颜色,代表了他具有一切的吸引力。他是印度教诸神中最受崇拜的一位神祇,被视为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是诸神之首、世界之主。

(32).湿婆:与梵天和毗湿奴齐名的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她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

(33).杜尔迦:印度教的尚武女神,主要功绩是消灭了杜尔格摩、巽婆和尼巽等凶残的罗刹。在印度,她作为降魔女神而受崇拜。

(34).喜马偕尔邦:印度西北部一省区,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中国的西藏接壤。

(35).马图拉:印度北方邦境内的一座古城,曾是印度列国时代苏罗娑的首都。位于阿格拉以北50千米,德里以南150千米处。印度教徒相信马图拉是广受崇拜的大神黑天的出生地,因此是印度教的一座圣城,并与赫尔德瓦尔、瓦拉纳西、阿约提亚、甘吉布勒姆、德瓦尔卡、乌贾因等城市一起,同为印度教七个最神圣的地方。

(36).阿格拉:印度北方邦亚穆纳河畔的一座古老的城市,1526年至1658年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作为一座旅游城市,著名的泰姬玛哈陵和阿格拉古堡就位于该市。

(37).安拉阿巴德: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城市。安拉阿巴德意为“上帝的城市”,这是由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于1583年授予的。现在的安拉阿巴德是古代圣城的遗址之一。它也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

(38).贡帕庙会:也译为大壶节,是印度教最大的宗教集会,也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其名称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印度教神明和群魔为争夺一个壶而大打出手,原因是壶里装有长生不老药。结果不慎把壶打翻,四滴长生不老药分别落到印度的安拉阿巴德、赫尔德瓦尔、乌贾因和纳西克这四个地方,这四座城市因此轮流每三年庆祝一次大壶节,所以每个地方要相隔十二年才举行一次。从1月9日开始,为期42天。

(39).赫尔德瓦尔:又译作哈立德瓦尔,位于恒河进入恒河平原之处,是印度北方邦一个重要的朝圣地。每逢十二年一次的节日之际,数百万计的香客、信徒和游客聚集在恒河岸边沐浴,洗涤罪孽。

(40).乌贾因:又译为邬阇衍那,是印度中央邦的一座城市,也是印度教的宗教古城,七个圣地之一。位于锡布拉河岸,每逢庙会之际,许多信徒、游客下河沐浴。

(41).纳西克: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座城市,位于戈达瓦里河畔。

(42).哥达瓦里河:也译戈达瓦里河,在印度南部,发源于马哈拉施特拉邦西北部的纳西克附近,源头西距阿拉伯海仅80千米,但是哥达瓦里河流向东南,穿越德干高原,在安得拉邦北部海岸注入孟加拉湾。全长1465千米,是印度第二长河,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在印度教中被认为是一条圣河。

(43).萨拉斯瓦蒂河:出现在南亚次大陆的古代史诗《梨俱吠陀》中的一条河流,现仅存遗迹。据考证,古代时,它自喜马拉雅山脉向西南流入阿拉伯海,全长约1400千米,宽约8千米,对沿河两岸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前2000年前后,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人为对土地的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河流断流干涸。

(44).胡马雍陵: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建于1556年。

(45).据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述,般度族英雄们曾在此建都,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雷神因陀罗之住所”。

(46).摩诃婆罗多:也译为“玛哈帕腊达”,是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诗之一,另一部是《罗摩衍那》。

(47).沙·贾汉(1592—1666):又译为沙·加韩、沙·贾汗、沙·迦罕,是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的皇帝,1628年至1658年在位。“沙贾汉”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

(48).阿克巴(全名杰拉尔-丁·穆罕默德·阿克巴,1542—1605):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位统治者(1556—1605在位)。他被看作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奠基人和最伟大的皇帝。作为帖木儿的后代,阿克巴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在其统治时期,他能平等和自由地对待所有的信仰。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在其统治时期达到顶峰。

(49).奥朗则布(1618—1707):莫卧儿帝国第六任君主。沙·贾汉的第三子。

(50).迦尸国:古代印度16国之一,地处恒河之滨,因盛产名为“迦尸”的竹子而得。国名与国都同名,又作“婆罗痆斯国”。佛教典籍中也称之为伽尸国、伽翅国、迦夷国、迦赦国、伽奢国等。“婆罗痆斯”城,是梵文的音译,汉译又写作“波罗捺”等,依印地语的发音又译作“贝拿勒斯”城等,今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市。在佛陀时代,婆罗痆斯城是印度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交通发达,南通摩揭陀国王舍城,北通憍萨罗国舍卫城,因此成为婆罗门教(即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499年,在此城附近的鹿野苑初转法轮化度五比丘。

(51).哈奴曼:又译为哈鲁曼,作为一个神猴,出自公元前300年前后形成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它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了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而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

(52).摩耶夫人(?—前563):又称摩耶王后,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妻子和释迦牟尼佛的生母。

(53).阿育王(前273—前232在位):又称为阿输迦、无忧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其一生分为崇尚武力的黑阿育王时代和皈依佛教、推崇非暴力主义的白阿育王时代两个阶段。由于他在继位后把佛教立为国教,并在全国努力推广,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因此也被称为佛教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