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旁遮普之路(1 / 1)

到了小镇塔克西拉就标志着已经走到了低地,然而这条路却继续朝着伊斯兰堡和拉瓦尔品第(20)延伸。随后,它在旁遮普的印度那部分里,从阿姆利则(21)直奔德里(22),进入亚穆纳河(23)流域。

旁遮普(又称五河地)属于印度河以东的低洼地区,这片地区带有明显的五河交汇于印度河的特点。这五条河分别是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拉维河、比阿斯河以及萨特莱杰河。由于交汇而在五条河流之间形成了一大片土地(面积在10万平方千米以上),这里的农业采取人工引水灌溉,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农业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旁遮普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成为居民区。印度河文明和哈拉帕文明(前2600—前1800)(24)在此积淀,给人类留下了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果实。这一点并未因为印度雅利安人(25)的迁入而改变,恰恰相反,旁遮普却成了印度教的凝聚点,即便它很快就开始向东迁移。公元8世纪以后,穆斯林势力的影响在这一地区不断增长;1206年,德里苏丹国(26)建立,随后的1526年到1858年是莫卧儿帝国(27)统治时期。一个穆斯林的上层统治着一个印度族,而且长达700年之久。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穆斯林与印度族群之间的矛盾没有成为社会矛盾的主题,然而1947年独立以后,这个民族矛盾便爆发出来,并且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英属印度被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现状,而旁遮普也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作为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才建立的都市,现在虽然有70多万居民(2014年约190万人——编者注),但是除了费萨尔清真寺,这个年轻的城市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这座清真寺是一个可以接纳7500名信徒的场所。另外,就是它的姐妹城市拉瓦尔品第,那确实是一座带有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富有特色古老建筑的百万人口都市。经过巴基斯坦的边境城市拉合尔(29)——对面印度一边的边境城市是阿姆利则——之后,便可抵达拉瓦尔品第。拉合尔以750万人口的规模,成为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古代的政治中心,尤其是印度伊斯兰教的一个中心。那座名为拉合尔堡的古代王宫显示出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和繁荣。

阿姆利则这座城市则给予人们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这里既没有伊斯兰的影响,也没有印度教的影响,更多的是锡克教。这个宗教信仰是自16世纪以来通过那纳克(30)逐渐发展起来的。那座锡克教的金色庙宇是这个教派最神圣的场所。生活在印度境内旁遮普省地区的绝大部分人都信奉锡克教。如果再继续向东行驶的话,就是另外的一种景象。确切地说,就是进入了印度教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在这个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那敬奉着毗湿奴(31),或者说克里希那、湿婆(32),或者杜尔迦(33)的庄严的神庙,还有远道而来的朝拜者。然而,佛教如今却只能在旁遮普北部的喜马偕尔邦(34)的那些西藏流亡者那里看到。如今的旁遮普已经成为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融合区,也因此成为地区冲突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