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伐许裴,诸侯首杀(三十七)(1 / 1)

别看卫慈花了两天时间就说服了杨涛结盟,但整个过程并非一路平坦,反而波折连连。

杨涛是主战派的,但他帐下臣子对此兴致缺缺。

若非颜霖一力支持他,杨涛怕也不能压下所有反对声音,决定结盟。

杨涛的旧部是从东庆带来的,但扎根南盛之后,招揽来的人才都是南盛本土人士。

他能在南盛站稳脚跟,除了旧部很给力,多少也借了南盛世家的东风。

先前说过,世家占据着天下六成以上的财富,传承越久的家族家底越丰厚。

缺人给人,缺钱送钱,缺兵买兵。

这世上没什么东西是钱买不来的,若是有,肯定是出的钱不够。

杨涛接下世家递出来的橄榄枝,得了他们的慷慨解囊,这才有了发兵起家的底气。

受了他们好处,自然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是姜芃姬,她能强硬拒绝世家旁人却没这个底气。

哪怕是姜芃姬,她的成功也有一定运气成分。

当年上京地动死伤无数、流民遍地,东庆皇室不顾百姓死活强硬迁都,青衣军和红莲教又趁势崛起,姜芃姬抓住这个机会站了出来,成了丸州百姓的主心骨。招兵买马,吸纳青壮流民壮大自身,通过坑害北疆积累原始资本,同时又调兵讨伐青衣军和红莲教,搜刮他们家底。

她的成功几乎无法复制。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当卫慈前来劝说结盟,杨涛帐下世家出身的臣子便不愿意了。

他们想将发展目标放在南盛本土——

一统南盛,自立为帝。

跨国去打许裴和黄嵩,杨涛能拿什么好处?

这一仗打赢了,得利最大的人是姜芃姬,黄嵩和许裴的领地都被她吃下。

杨涛出人出力去打仗,顶多拿回半个漳州。

东庆六州二十一郡,其中五州十九郡都在姜芃姬手里,再添一个北疆,她治下领土面积比原先的东庆还大些,开国自立,登基为帝,绰绰有余。杨涛单单拿个漳州,有个蛋用啊!

别看世家子弟瞧着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算起账来那可精明了。

卫慈受了一顿刁难,不过这点刁难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

眼前这些南盛士族出身的臣子,他认识八成。

当年安慛回归南盛发展,一穷二白,卫慈为了争取这些世家的帮助,费了老大功夫。

哪怕过去这么多年,卫慈仍旧记得各家情况和家族脉络。

前世都不发憷,今生重来岂会胆怯?

这些个士族,用他家主公的话来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试图说动这些人,与其用天花乱坠的保证,还不如一两句关切他们自身利益的话。

世家反对声音虽然大,但最后拍板决定的人还是杨涛。

杨涛又不傻,纵然借助了世家的力量,但他也没被对方架空成傀儡。

哪怕杨涛不行了,他身边不还有一个二十四孝的保父颜霖?

“军师,难道不能再劝一劝主公打消结盟的念头?”

颜霖道,“主公心意已决,多劝无益。”

若是撇去杀父之仇和夺州之恨,颜霖也不是很赞同杨涛与姜芃姬结盟。

究其原因,不过是四个字——

与虎谋皮。

当年湟水会盟,颜霖便觉得姜芃姬野心十足,此人胃口绝不会满足一个东庆或者北疆。

若主公与她结盟干掉许裴和黄嵩,颜霖深深怀疑对方会掉头将刀子捅向杨涛。

杀熟这事儿,这女人没少干。

臣子道,“唉,若是出兵攻打黄嵩和许裴,粮线必然吃紧。一个不慎,万劫不复啊。”

这臣子也不是危言耸听,他是真心为杨涛考量的。

在他看来,大丈夫欲成大事,心不狠不行。

杨涛为父报仇就贸然出兵打跨国战,这样会吃大亏的。

倒不如忍下此恨。

赵绍要是落到姜芃姬手里,横竖也是个死。

“你的顾虑,主公何尝没有想过?”颜霖蹙着眉头,长叹一声,“可——你只瞧见了目前南盛的情形,却未考虑天下大势。柳羲此人野心勃勃、图谋甚大,她不会满足于一个东庆或者北疆。待她一统东庆,给她一两年修养时间,南盛便是下一个目标。漳州,决不能有失!”

没了漳州作为前线,姜芃姬一统东庆之后就能发兵推平南盛边境。

到了那时候,杨涛的处境才叫危险。

臣子一听,面色巨变。

半晌才开口,“那柳羲不过是个女子,怎么会有如此野心?”

颜霖不说话了。

野心大不大,这跟是不是女子有关系?

亦或者说,在很多人固有印象里,姜芃姬拿下东庆就该满足了?

颜霖不冷不淡地道,“北疆亡了快一年了——”

人家连北疆都干掉了,为何总有人想当然地以为她是后宅好糊弄的妇人?

如果后宅妇人都跟她一个德行,这天下早就没有男子立足之地。

臣子面色讪讪,待了没一会儿就告辞离开了。

颜霖对着后堂道,“主公,出来吧。”

杨涛探出脑袋瞧了瞧“敌情”,见人真的走了,这才放心出来。

“少阳,你也不赞同结盟?”

“利弊相当,全看主公意愿。”

站在颜霖的角度,选择哪个都一样,但杨涛主战,他只能选择支持。

杨涛道,“我曾在父亲灵前发誓,要亲手斩杀赵绍。如今赵绍投靠了许裴,许裴又夺我半州,这笔账怎么说也要清算清算。再者,若能夺回漳州,我们便能以漳州为前哨掣肘柳羲……”

前面两句是杨涛的心里话,后面那句就是“剽窃”颜霖的主意。

颜霖也不揭穿,反而浅笑着道,“臣正有此意。”

卫慈的效率不可谓不快,但发兵打仗不同于其他,需要一定准备时间。

杨涛兵马还未上路,姜芃姬那边已经忍不住率先开打,打破了原先的僵局。

一开始只是你来我往地试探,每次短兵相接才百来人伤亡,不痛不痒,小打小闹。

这跟隔靴挠痒一个道理,根本挠不到真正的痒肉,反而越挠越痒。

许裴还能沉得住气,但姜芃姬这边却有些压力。

粮线过长,必然导致后勤压力倍增,打仗开销比北疆那会儿还重。

黄嵩与许裴暗下结盟,悄悄派兵出战。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哪里致命打哪里。

粮线吃紧,那就先对粮线出手。

许裴率先发难吸引目光,黄嵩暗中派兵截杀粮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