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把目光投向何处,都有工作在等待着我们。经济形势要求我们果敢而迅速地行动,我们将不辱使命——不仅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要打下新的增长基础。
——奥巴马
关键词
果敢干脆行之有效注重实效
实效,顾名思义是指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能有半点虚假或者遮掩的成分。也就是说,干工作、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讲求实效。求实效,就不能“隔靴搔痒”,光说不做,甚至避开问题绕道走。胡锦涛总书记说“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把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广贤文》有句话:“牡丹花大空娱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求真务实,就不能只看宣言、看承诺,而是要看实际行动,看最终结果。
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将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改造成了美丽富饶的绿洲。虽然他已经去世20多年了,但每逢清明节,东山的百姓都要“先敬谷公,再敬祖宗”。
再比如“全国百名优秀公仆”之一的吴金印,他在乡镇主要领导的岗位上,30年如一日,响亮地喊出“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他“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一路”,使一道道穷山沟变成米粮川,一户户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为此,群众还把赞扬他的碑文刻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
但是,和这些讲实效的实干家相比,现在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出现了述而不作、劳而无功;或者只抓看得见、见效快的政绩;甚至挖空心思找门子,耍嘴皮子,摆花架子,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片面追求政绩,这严重违背了实干精神,也丧失了领导干部应有的务实品质。
奥巴马在面对美国惨淡的形势的时候,说政府应该有所发挥的时候到了。但是,他不去和大家争论“政府的大小”,而是反复地强调它们是否“行之有效”。他始终主张选择有效的方案,终止无效的方案。主张选择有效的方案,终止无效的方案,这对于我们部分领导干部而言,也应该是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准则。
衡量一个方案是否有效,关键就在于这个方案的最终结果。而衡量一个领导的实际政绩,也就是从这个领导干了多少的政绩、出了多大的实绩来看的。实绩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斗来的。但是,有的人就以忙碌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实绩,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而是要看对方具体做了多少工作,以及他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产生了多大的经济效益,又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等等。而有的政府部门考核政绩依赖于数字,认为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但是,往往情况是数字最不能说明什么。数字直接反映发展情况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是政绩的重要依据,但数字不能代表一切,有些事是不能用数字反映出来的,要防止数字中含有“水分”,特别要防止出现“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正之风。还有不少地方政府把GDP、招商引资列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头,把许多临时性的任务指标、上级交办的事项、内部法规制度的遵守执行等列为中心工作,甚至采用一票否决把强制性推广某种经济作物纳入绩效考评,这些显然都是不适宜的行为。
衡量和评价一个领导要看实绩。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要解决如何评价实绩问题。显而易见,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有多大,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靠实践来证明,用事实来说话,而最好的评价则是出自于群众之口。一个领导干部的任何一项工作做得怎么样,他的决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首先要看广大群众是否认可他。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干部群众工作的受益者和评判者,所以,对于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对干部的政绩,群众看得最清楚;对那些劳民伤财的短期行为、“形象工程”,群众也最明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讲效果和效率的经济,不讲效果,没有效率,那任何设想和目标都将事与愿违。对于要经常面对如何处理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的领导干部们来说,是否具有求实效的科学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毫无疑问,作为人民的公仆,他们的一切决策都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以让群众真正受益为落脚点。因此,领导干部们既要有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愿望与动机,又要有把事情办得漂亮、办得圆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