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想得清,事中就会不折腾(1 / 1)

我强烈地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更是为美国经济长久而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奥巴马

关键词

计划性不折腾提高效率

“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顾名思义,这句话讲的就是“计划性”。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它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所谓计划,就是指为完成较复杂工作任务而预先设计工作过程的方法,或者是预先确定的行动方案。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将“计划”列在管理的五项职能之首,并说“管理应当预测未来”,这与中国先哲的理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而合。这就足可见计划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美国企业家理查·史罗马在《无谬管理》一书中指出:“对一件方案,宁可延误其计划的时间以确保日后执行的成功,切勿在毫无适切的轮廓之前即草率开始执行,而最终导致错失该方案的目标。”任何行动,如果没有计划,行动就是盲目的。盲目的行动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十分活跃,因而会遇到各种风险。如果我们加强计划管理,我们就可以通过事先的科学预测和分析,制订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可行性方案,从而避免大的风险。而且,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调整,进一步遏制不良后果的发生。

奥巴马是一个凡事都讲究计划的人。从去社区服务到芝加哥讲授宪法再到参政,一路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奥巴马计划人生的踪迹。在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上,奥巴马也显示了正确的决策。他对这场危机不但有清醒的认识,而且,他还提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即一个极为“大胆的”刺激经济计划。这个计划透露出几个要点:在今后两年内加大政府公共开支,大举建造公路、桥梁、学校;开发替代能源和节能汽车;创造25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等等。其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将当前这场灾难看成是一场危机,更看成是一次历史机遇。因此,他既顾及眼前危机,更考虑长远战略;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比如,他将教育投入和医保改革同时纳入其中,将能源独立与环境保护也考虑在内。这些都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奥巴马说:“我强烈地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更是为美国经济长久而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样,事前做好了计划,后面就会省却很多的麻烦。

对于计划的重要性,美国的几个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当你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实验就是在告诉我们计划的重要性。做事如果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是一盘散沙。只有事前拟定好了行动的计划,梳理通畅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应付自如。好的规划是成功的开始。

但是,在生活中,一些领导同志嫌做计划过于麻烦,认为做计划既费脑又费时,所以,常常不习惯事前计划。社会上存在的“三拍”干部(上项目拍脑袋,做决策拍胸脯,出问题拍屁股),就是不懂做计划的重要性的群体。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变”是时代的主题。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对领导干部而言,能否对未来的变化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对策,将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所以,科学、有效地制订工作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下面的三个方面。

1.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可以给管理指明方向

通过做计划,领导可以对组织目标不断进行反思,这样就能对“干什么”和“怎么干”了然于胸,并且,通过计划还能让所有有关人员都了解组织的目标和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尽量减少偏离方向的损失,这就是计划过程本身的价值体现。

2.计划通常设立目标和标准

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控制和检查,在实际执行中将实际的绩效与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可能的偏差,采取及时的、必要的校正行动。

3.计划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提高效率

通过做计划,领导干部们能够预见行动的结果,预见可能的变化,预防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以便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一些重复性的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做一件事,只有美好的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计划可以对你的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计划可以作为你实现设想过程的指导,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减轻压力。有了好的计划,你就有了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