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惩罚原理与厌恶疗法(1 / 1)

小龙酷爱骑自行车,车技也越来越熟练。为了寻求新鲜与刺激,他还特别喜欢双手不握车把,把双手张开作飞翔状;或是把手抱在胸前,使人与车形成一字状。大人们看着都觉得很危险,每次见他这样骑,都劝他要好好骑车,可他仍然我行我素。这天,小龙又没有用手握着车把,而是把双手抱在了胸前。当他骑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从右边道上突然跑出来一个小孩,小龙连忙伸出手,想扶着车把,以便及时调整方向,避免撞伤小孩,可慌乱中,右手却被左袖口笼住了,好半天都没拿出来,结果不但撞伤了小孩,自己的手臂也被摔断了。从此以后,小龙再也不敢放开双手骑车了。

小玉十分喜欢小动物,每次遇见邻居家的小狗她都要逗一会儿,用手中的零食喂它,时间长了,小狗和她也有些熟了,见着她就会摇尾巴。一天,小玉又遇见了刚洗完澡、被主人打扮得漂亮的小狗。小玉见它干净又可爱,就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小狗的头,没想到却被小狗狠狠地咬了一口。原来,刚洗完澡的小狗不喜欢被外人抚摸。从此以后,小玉在任何时候都不敢再抚摸这只小狗了。

明明最喜爱踢足球,也是全校学生中踢球踢得最棒的一个。但就是有一个让老师们都非常头痛的毛病,即上课时爱随便说话,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改变他这一坏毛病。后来,班主任老师了解到他刚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外活动时都要训练。于是就告诉他,只要当天上课时因为讲话被老师点名超过三次,下午最后一节的课外活动课他就不能上,只能待在教室里。于是,明明逐渐减少了上课随便说话的次数。

以上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惩罚原理来消除不良行为的例子。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惩罚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术语。行为学家们谈到惩罚时,他们指的是某一行为的结果导致了这个行为未来发生次数减少的过程。这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惩罚的消极含义是不同的。本章将通过对惩罚的含义、类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方式及惩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介绍在行为改变技术中如何使用惩罚原理来消除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