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的设计(1 / 1)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的教学片段设计。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即某项教学技能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二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目标,即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依托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训练时不能脱离语文教学内容应有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又要体现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的特点。它的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分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的阐明;第二阶段是教学策略的确定,涉及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策略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织、教师活动的设计、教学技能训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制作);第三阶段是微型课的教学设计成果试行、评价、修改,也就是微型课的训练、微格教学方案和技能运用的评价和修改。各设计步骤叙述如下。

1.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微格教学的技能训练,虽然只是通过某一简短的教学内容训练某项教学技能,但这一简短的教学内容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客观依据来组织。微格教学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受培训者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研究。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体系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教学难点,以使教学更有成效。微格教学训练的教学内容,虽然只是某个概念、问题或过程,也必须明确这一简短教学内容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并分析这一教学内容的微观结构和内容组织。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分析教学起点、决定目标体系、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制定评价方法和工具的重要依据。微格教学训练时的学习者由受训者的同伴来扮演,模拟训练课堂存在着师生互动作用,学习者分析的重要性不亚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时,主要引导受训者从两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分析:①学习者的一般特征;②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4.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的阐明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所预期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教学过程所依据的目标,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微型课技能训练有着双重目标,因此其目标阐明一方面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知识点,确定每个知识点要达到的学习水平等级并用行为动词加以描述,另一方面则是确定要训练的技能目标。在阐明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①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都要明确具体;②便于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③具有可行性,便于训练操作。

二、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微格教学设计给出的微型课的框架,要付诸实践,特别是考虑到便于训练,还要把它落实为具体的方案,即微格教学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

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表述要具体,确切。不可贪大求全,要便于评价。

2.教师的教学行为

按教学进程,写出讲授、提问、演示、举例等教师的活动。

3.应用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些行为可以归入某类教学技能,在其对应处注明。对重点训练的技能应注明其构成要素。这样便于检查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果,训练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识别、理解和应用能力。

4.学生行为

教师预想学生在回忆、观察、回答问题的可能行为。对学生行为的预计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它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的认知策略。

5.教学媒体

将需要用的教学媒体按顺序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

6.时间分配

在教学中预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持续的时间。微格教学的时间通常限10分钟左右,要估算好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

教案编写的形式可用文字表达式,也可用表格式表述。文字表达式是用文字叙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类似于电影、电视脚本。表格式是通过表格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案例10-1】《触摸春天》微格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分析并理解描写安静抓住蝴蝶的三个句子及重点语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安静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感受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课文中详细描写主人公安静抓住蝴蝶的过程,并揣摩其心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并努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是的,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以歌曲带入情境,导入课文。

二、品析语句

安静,是一个盲女孩,却拢住了一只在月季花上扑腾的花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请学生细读课文的四、五、六段并找出描绘了安静拢住蝴蝶的过程的语句。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1)朗读句子;

(2)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悄然”、“竟然”等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再次回读语句,感受其情感的变化。

2.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1)朗读语句。

(2)揣摩安静的心情,她为什么会感到惊讶?

(3)再次朗读,体悟安静的心情。

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分析安静的行为,为什么安静最后又将蝴蝶放飞了?

(2)重点体会“张望”一词,讨论安静到底能不能“望”到,为什么?

(3)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模仿例句,说一句话:

我“看”到了______,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4)带着你对句子的理解再次朗读句子。

三、小结

通过解析安静抓住蝴蝶的句子,感受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并明白“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的道理。

四、作业

通过学习课文,又了解了这么多感人的事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打开练习本,写几句话,送给自己吧。

五、板书设计

[1] 作者:贺娇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