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育人为本、科研兴校、追求卓越。
【释义】
天水二中的办学理念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育人为本,科研兴校,追求卓越”。这个理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从结构上看,构成理念的三个短语呈等腰三角形。育人为本和科研兴校是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端点,由端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在高空的交点就是追求卓越。育人为本作出成绩,科研兴校提高了质量,追求卓越乃水到渠成之事。
其二,从内容上看,这个理念有三层内涵。
第一,分工不同,育人为本着眼于教育教学,科研兴校立足于教研教改,立足于理论,着眼于实践,理论要用实践来检验,它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第二,地位不同,育人为本应是目标,科研兴校则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第三,培养对象不同,育人为本侧重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科研兴校侧重于磨炼品行兼优的教师。
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内容上是指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体现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就是说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以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本,育人为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育人为本,是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表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则体现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思路。
科研兴校是围绕教学这一学校工作的中心,既包括常规教研,也包括根据时代对教育、教师的要求,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要依靠教育科研来建好、办好、管好学校。科研是手段,兴校是结果(目的),使教师由技术型向科研型转化,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助推器,是学校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内驱力”,是全方位提升育人水平的手段。
总而言之,育人为本与科研兴校虽殊途,可必然同归,即实现追求卓越的理想。科研兴校,从思想方法上讲,内涵包括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学科研一体化,以校为本。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科研兴校的根本思想方法,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基础,以校为本的研究是核心(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卓越是学校追求的目标,而追求卓越本身就是学校的一种文化,体现学校的一种精神。过程塑造了文化,而文化建设的结果则是卓越目标的实现。
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做得比别人好,它包含了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勇创大业,敢于超越的内容。
追求卓越就会团结一切力量,奋勇前进;追求卓越就会马不停蹄,永无止境;追求卓越就会克勤克俭、戒骄戒躁。
办学目标:塑造学校文化,构筑优质教育,创建“人文二中、质量二中、育人二中、现代二中”,使二中成为天水一流的陇上名校。
办学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新课改的机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提升办学影响力;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着力打造名师工程;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养;加强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校风淳、质量优的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文气息浓郁、文化积淀丰富、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理念先进、学校特色鲜明”的天水一流、全省知名的学校。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释义】
学识广博,志向坚定,急迫地钻研,切实地思考。意义:以此为校训着眼于训导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把握大道(学问之道,人生之道),尤其是“近思”,宋人吕祖谦解释更为详尽:“若乃厌卑近而骛高远,蹑等凌节,流于空虚,远无所依据,则岂所谓近思者耶。”朱熹亦将所编纂的宋理学家言行录题名的《近思录》。
校风:朴实中创新、和谐中争先。
教风:教中学、知中行。
学风:动心、力行、合作。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
邮编:741020
联系电话:0938-273603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