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学生适应未来、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育人为本,和谐发展,教有艺术,学有特长,校有特色,将学校建成具有鲜明示范性的陇上名校。
校训:诚、明、博、雅。
——以诚博励学,以明雅弘德。
【释义】
诚:信也,敬也,纯也,无伪也,真实也。“诚”作为一种德性行为,自古至今一贯受到重视。《中庸》认为“诚”这一精神实体起着化生万物的作用:“诚者,自成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真诚是人的自我完善,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还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要成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诚是每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石,使学生成为一个诚实、诚朴、诚恳、诚信的人,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明:本意为明亮、光明,也指明白、清楚。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是性格阳光、心地光明、思想开明、思维明晰、举止文明。明,也指明德、明理、明辨,明大义、明大体、明是非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跟上时代潮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诚明:中国古代哲学术语。《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意思是,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要靠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明清之际王夫之以“诚”为宇宙的一般规律,把“明”释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知行关系阐述诚与明的关系,认为“诚明合一,则其知焉者行矣,行焉者咸知矣”(《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强调诚明(知行)的统一。
博:大通也。意即宽广、广博、丰富。以博为校训,意味着我们的师生,应该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博采众长,博学多才。不仅要有文化知识上的博古通今,还要有思想学识上的广博精深,心胸见识上的博大宽广。
雅:雅者,正也,指合乎规范。又有“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君子安雅”注——《荀子·荣辱》)。现在多指高尚不庸俗的,美好不粗鄙的。如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人深致(高雅的人情趣深远,举止不俗)等。我们的师生,应该是有雅兴和雅怀、雅趣和雅量的雅士。
博雅:意指学识渊博、品行雅正。前者是对为学的要求;后者是对为人的期望。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历史悠久,古希腊就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越。博雅教育在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在台湾称为通识教育,在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在中国大陆则普遍称为素质教育。虽然对博雅教育的叫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学校教育的内容千头万绪,归结其要者不外乎“品”与“学”两个方面。以“诚、明、博、雅”为兰大附中的校训,最为凝练地体现了学校对受教育者的殷切期盼,同时也契合学校的核心理念。
校风:厚载躬行、和谐共进。
教风:敬业善导、立德育人。
学风:乐学善思、奋发践实。
通讯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南街22号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80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