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希望与无限(1 / 1)

哲学导论 张世英 491 字 17天前

说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这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说的。就现实的层面来说,人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限延长生命,人不可能是万能的;就理想的层面来说,亦即就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来说,人则是无限的,也就是说,能超越有限。

希望就是超越有限、超越现实,人能做出希望,此乃人之不同于一般动物之处。动物不能做出希望,故死死地陷入有限性的泥坑之中。但单纯的希望还只是超越有限性和现实性的第一步,一般人在希望得不到实现时便悲观哀鸣,这仍然是囿于现实性和有限性的思想表现。人只有以勇敢的态度面对现实和有限,这才是真正超越了现实和有限,才是真正从现实性和有限性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这也就是一种人与万物为一的人生最高境界。人生在世,总有各式各样的希望,而且这些希望绵延不断,只要在世一日,就有一日的希望,这是每个人的人生之必然。但只有超越现实性和有限性而以无限性观点观察人生的人,才总能保持泰然自若的态度,不为反对势力所动,此所谓“君子坦****”者也。反之,一个囿于现实性和有限性、患得患失的人,则随着希望之不断发生而无日不处于忧愁计较之中,此所谓“小人常戚戚”者也。是以无限性的观点观察人生还是以有限性的观点观察人生,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以无限性观点观察有限性人生的人,也会发生一种叹息,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便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的“怆然涕下”就是以无限性观点观察有限性人生的一种慨叹或者说叹息,但这种叹息显然不同于因某种具体希望没能实现(例如因想得到某种利益而未能如愿)而发出的叹息。为了区别于后者,我姑且把陈子昂的“怆然涕下”称之为“浩叹”。浩叹是达到了无限性的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的浩远境界。我们决不能把陈子昂的“怆然涕下”理解为因悲观失望而泪流纵横,就像我们不能把“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理解为庄子的麻木不仁一样。陈子昂的“怆然涕下”与庄子的“鼓盆而歌”可能都带有文学夸张的意味,两者貌似截然不同的感情,却都是达到无限性的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的表现。实际上,庄子的“鼓盆而歌”,其思想深处也未尝不蕴含一种“浩叹”的感情在内。人生的希望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我以为人生最大最高的希望应是希望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与万物为一,这种希望乃是一种崇高的向往,它既是审美的向往,也是“民吾同胞”的道德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