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摆在第一个要做的位置上,可见它的重要性。其实,修身,就是我们要修炼自身。这个时候你必须学会和自己和谐共处,独处的目标就是修身。修身修不好,或者一个人不注意修身,很容易被外界的纷繁复杂所扰,失去安宁。最后,还得回到原点,也就是修身。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忙于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忙于说各种各样的应交辞令,周旋在纷繁的事务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时候更需要我们适时地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
对于寻找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体验,尽管有些寂寞,不过会有一种充实感。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它会给你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真正体会到那种宁静在你灵魂深处的美。独处时可以检验、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言行。
一个人喜欢独处,也并非表明这个人就是个孤独的人,而恰恰表明他是一个感情丰富,内心世界充实的人。一个人可以利用短暂的独处,调整自己的状态,用这不受打扰的时光,使身心彻底放松,让自我回归,与自己做一次深层的交流,让灵魂得到一次休整。
或许你惧怕独处,或者在你的内心,独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要知道一个人独处往往是在给自己机会。给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让自己享受一个人精彩的机会。
一个人独处时,你可以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享受一下独处的空气,彻底地抛开一切烦恼,让自己的内心开阔,同时可以抛开久积心头的忧郁,让自己得到暂时的解脱。同时,独处也可以让人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从而做到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得到洗礼与净化。这样的独处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生活中既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又有丑恶与狰狞,有如魔鬼般的假恶丑。正因如此,这个时候我们才更需要独处的空间,智者更敢于选择独处。对于智者,独处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是一种满怀的性情,是一种未了的意愿。
在有些人来看,不停地与自己对话、喜欢自言自语的人非疯即傻。其实,面对这样的人,你可以不去理会。他厌烦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忍受孤独,会想方设法消遣这独处的时光,或打牌或喝酒划拳,用表面的热闹填充极度的内心空虚,因为他觉得再无聊的消遣,也会比独处有趣得多。对于这种人,我们也大可不必去指责他,他的语言、他的思想、他的世界也是因其性格决定的。
布鲁诺说过这样的话:“在这世上,那些想过神圣生活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过‘噢,那我就要到远方去,到野外居住’。”波斯诗人萨迪说:“从此以后,我们告别了人群,选择了独处之路,因为安全属于独处的人。”他描述自己说:“我厌恶我的那些大马士革的朋友,我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沙漠隐居,寻求与动物为伴。”
孤独是困苦的,是一种人生的煎熬,但可不要让孤独变得庸俗。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孤独的存在,一个没有孤独过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当你感受到了孤独时的苍凉,你才会感受到生活中依然会有温暖和幸福,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最终你得到的将会是很多。
独处时,我们可以面对苍林大海,感受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我们可以走进古今大师杰作,体会那种心灵的共鸣与震撼。独处时,我们也可以让思绪走进心海,静坐在一片蔚蓝旁,享受这独一无二的宁静与美丽。给自己留一些独处的时间,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享受一下独处给你带来的宁静,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人的生活没什么不好,起码你可以有自己生存或者说生活的空间。人们需要独处,因为这个时候是一个人思考的最佳时间。如果你无法忍受单独只有自己时的寂寞,那么你怎么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呢?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如果你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么最终你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成功。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只能够通过别人实现自己的成功,或者是依赖别人,那么你不会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可悲吗?如果你能够独处,那么你必然就感受到了独处的乐趣,最终,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种幸福。
寂寞的人往往不会永远寂寞下去,他们喜欢独处,因为独处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一个人的乐趣和幸福。同样地,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有人影响到你自己的生活,那么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功其实已经变得很困难。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困难,也没有人希望自己无法独立生存,所以说不要害怕寂寞,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法享受独处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