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不必追求之物(1 / 1)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过来,意思就是: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这是我们最常引用的取舍观念。它告诉我们,面临不能兼而得之的情况时,要懂得取舍,方能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追求错的东西。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的**会很多,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首先应该弄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于不必要的事物,以一颗淡然的心将其放下,不失为一种智慧。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丢了一锭银子,非常伤心。正在焦急地寻找的时候,一位路人见其十分可怜,于是从自己的荷包里取出一锭银子给他。哪知道小男孩接过银子,哭得更伤心了。这位路人非常好奇地问他:“你现在不是有一锭银子了吗?为什么还这样伤心呢?”小男孩回答道:“假如我不丢失前面的银子,现在应该可以拥有两锭银子了。”

故事短小,道理却很深刻。故事里这个孩子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贪婪的心理。而事实上,有很多痛苦的人正是犯了与这个孩子一样的错误。现实中,贪婪往往会占据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样你永远不会感受到快乐的存在。

人心不足蛇吞象,每个人都想拥有,但问题在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填饱了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妄求得到美妾;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无止境地追求“拥有”的苦恼中度过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喜欢获得点什么东西,房子、金钱、名利……结果发现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自己却累得精疲力尽。要知道,我们都是凡人,我们想抓住的越多,最后能抓住的往往反而越少。

曾有这么一个病人,临死前十分痛苦,因为他实在不想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他一手抓着床栏,一手抓着亲人,以为抓住就有希望。亲人们看着痛苦的他,安慰道:“放手吧,放手后你就轻松了、舒服了,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看着你,爱你。”他听了感觉说得不错,于是,就放开手,这样一放手也就解脱了。常言说:“人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先是一件件索取,然后又一件件疏散。”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哲学。

拥有多少,什么是标准?有些人尽管富有,或许坐拥多少高楼、土地、黄金、股票,然而却日夜畏惧,没有一个安稳的睡眠。与那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心怀众生的人相比,谁更富有,谁更快乐呢?

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而智慧和真理才是无穷无尽的宝藏,才能让自己毕生受用不尽。要想活得洒脱,就不应该为身外之物所牵累,不被富贵名利所困扰。

人对物质财富的需求与此相似,适量的财富能够调剂生活的味道,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轻松而美好,使我们身心愉悦。不过,一旦对财富过度奢求迷恋,就会失去追求财富的本来意义,人生也如吃多了盐一样苦涩难堪。

金钱对人们的吸引力众所周知。钱作为一种交换的价值载体,可以让人获得很多东西,可以买来享受,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以致不少人认为,拥有金钱是通往幸福的坦途。很多人曾暗自思量:如果我有多少多少钱,那我该多幸福啊!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实往往未必如此。

有人总结出一条规律,当一个人拥有的金钱越多,他便越想拥有更多。当人们手中的钱多一点时,很容易就会适应这笔钱带来的新享受,很快,快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转而寻觅下一个目标。当拿到第一笔钱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惊喜异常,但当他们把这笔钱花光或存进银行后,他们就觉得应该得到更多的钱。这就是“钱包理论”:无论你钱包有多大,你都希望能够将它塞满。

古人云:“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厦千间,夜眠几尺?”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很少,贪欲带来的往往不是快乐。比如,石崇生前万般积聚,富可敌国,然而又能怎样呢?还不是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吗。比起身居陋巷的颜回求法行道,不改其乐,我们还能说谁拥有的更多、谁更幸福吗?

拥有财物而不用,相当于没有。财产取之于众,也要用之于众。冯谖散财于民,让孟尝君拥有人心,开创了“用有”的先河;松下幸之助将企业所有盈余用于教育文化上,惠及社会。由此,我们将财富用到该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真与善。所谓的“用有”而不是“拥有”。

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执着财物是“我”的,用的对象就不广泛,用的心态就不正确,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实,吾人的一生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吾人的财物也应空空而得,空空而舍;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拥有空,用于实,岂不善哉!

快乐其实也是相对的,对于陷入痛苦中的人来说,摆脱痛苦就是快乐。而占有欲则是造成痛苦的根源之一。所以佛家常说:“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拥有快乐,那么很简单,那就是放弃追逐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很多时候,如果你不懂得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最终你也无法实现自己的快乐。

淡然,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心态。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一个淡然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宁静,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如果你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不停地追求,追求那些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得并不快乐,自己的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自己寻找的也不是活水的源头。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哪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在面临种种**选项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取舍,以一颗淡然的心放弃不必追求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为理想努力的奋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