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分析法
根据性质不同,“套牢”可以分为好几种,有热门股套牢和普通股套牢,以及被动性的高位套牢和一般的中位套牢。套牢以后,套牢之苦接踵而来,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完全解套,就需要转换一下思路。
1.热门股被套牢
热门股套牢以后的解决办法和普通股套牢以后的解决办法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根据成交密集区来判断该股反弹所能摸高的位置,根据量价关系来判断该股反弹的时机。
(1)热门股涨得快,跌得更快。如果其下跌10%,还不宜补仓,更不用说在同一成本增仓,因为一旦过早补仓,往往“弹尽粮绝”。由于高位追逐热门股被套,首先必须确立下一个宗旨:是救自己而不是谋求赢利,因为第一步已经走错,千万不能走错第二步,不然“洞”越补越大,以后“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2)在以后的大盘反弹或上升趋势中,原先热点很可能已经沉寂,即使大盘逐波走高,原热点题材很可能像普通股走势一样,随波逐流,所以采取的措施既不要急又不能拖。
总的来说,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解救办法,但其套牢以后怎么办的策略是肯定的。
2.普通股被套牢(一般的中位套牢)
普通股套牢,不像热门股套牢那样揪心,但解套周期较长,除了一般的接球,还可以通过互换缩短套牢周期。
大多数“普通人”买“普通股”,既然是普通股,更需要耐心和毅力,只要买的不是冷门股,没有必要冒普通股换成热门股的风险。
3.高位被套牢
首先,变高位套牢为中位套牢。当大盘瀑布式直泻后,许多股票回到其长期构筑的平台,由于市场平均成本及中期负乖离率,一般来说,迟早会有一波次级行情出现,许多中小投资者往往此时买一些,抱着买套的心理介入,这时不能说不会再跌,而是中期上扬空间大于短期下跌空间。如股价出现反弹,可将补仓筹码获利回吐,从而降低上档套牢筹码成本。再进行一次循环,则上档套牢筹码就变为中档套牢筹码。更何况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迅速的、持续的无量下跌,此时不买点放着,将来必会出现无量上涨,而那时往往以涨停板的情况出现,想补仓或者建仓都不能如愿了。
其次,既可参照“中位套牢以后怎么办”,也可把剩余资金投入潜力股。后者一旦成功,前者即斩仓,这样,手中又拥有大量资金,可以从容选股。
总之,这种补仓并不会立竿见影,但中期赢面已定。
持股观望法
在股市操作中,许多投资者一旦套牢就躺倒等待解放,并自我安慰“这是输时间不输钱”,并将其视作“坚决不割肉”的原则坚持。更有人抬出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致富的秘诀“坚定长期持有看好的股票”,以此来为被套后等待的行为辩解。如果把时间拉长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则巴菲特提倡的思路肯定没错,因为按照经济学中著名的凯恩斯的理论:社会的财富总量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那么股指或股价也将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而不断水涨船高。但等待这么长的一个投资时间,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太实际。关注一下近几年美国证券市场和中国证券市场的表现,投资者不难发现,成熟市场一般是牛长熊短,但在不成熟市场中却常常是熊长牛短。
但不可否认,在许多情况下,买进股票被套,以持股观望等待解放甚至等候获利的方法是许多交易者无可奈何的选择。需要强调的是,买股被套而被动持股观望是要有条件的。采取这种办法的前提是,整个市场趋于中长线强势市场中,整个社会经济前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依然是光明的,整个市场交易仍然活跃,具有众多投资者参加。有这些前提特征,就是市场仍处于强势氛围中,只要市场被确认仍然处于强势,那么买股被套持股观望是投资者的首选手段。
“T+0”法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T+1”的操作制度,即当天买的股票次日方能卖出,但当天卖出的资金可以购买股票。这是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制度,在此之前,我国也称实行过一段时间的“T+0”交易制度。这里的T,是指股票成交的当天日期。而T+0交易是指在股票成交当天,办理好股票和价款清算交割手续的交易活动。
根据买卖顺序的不同,“T+0”交易制度通常可分为顺向“T+0”操作和逆向“T+0”操作。顺向“T+0”操作是指,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的某只股票后,在某一天交易时段内,认为该股将上涨,那么,他就可以买入同一股票,待其涨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将原来持有的同一品种的股票全部卖出,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低买高卖,来获取差价利润。逆向“T+0”操作技巧与顺向“T+0”操作技巧极为相似,都是投资者利用手中的原有筹码实现盘中交易的一种操作。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顺向“T+0”操作是先买后卖,而逆向“T+0”操作是先卖后买。
虽然现在市场上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但只要投资者运用一定的技巧,也可以实现与“T+0”操作相同的效果。
假设一位投资者手持10万现金,在第一个交易日以5元的价格买入某只股票一万股,剩余现金5万元。第二个交易日该股跌至4.8元,此时用剩余现金再次买入一万股,收盘前该股涨回至5元,将昨日买入的5万股抛出。此时就相当于将今日在4.80元买入的一万股,于当日在5元位置抛出,相对不进行回转交易多赢利2000元。实现了一次成功的T+0交易。
T+0交易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现金股票比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盘中波动赚取差价利润。这不但适合解套也适合各种操作,尤其是对于那些盘中波动较大的股票非常适合。但由于盘中波动随机性很大,非常难以把握,需要投资者有较好的短线功底,一旦把握不好就很容易做错,最后的结果反倒成了补仓。
“做空”
或许有人认为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不能做空,这是错的,被套的股就可以做空。当发现已经被深套而无法斩仓,又确认后市大盘或个股仍有进一步深跌的空间时,可以采用被动性做空方式,先把套牢股卖出,等到更低的位置再买回,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做空的核心应用原则:做空策略就是在大盘持续下跌过程中,将手中被套的股先卖出,等大盘下跌一段时间后,再逢低买回的一种操作技巧。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被套的损失,为将来的解套打下坚实的基础。做空的最根本前提条件是:对市场整体趋势的研判。只有在大盘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时,才可以应用做空策略。
做空的最佳应用时机:做空只适用于大盘处于下跌趋势通道时期,其他时期,如大盘处于横向整理阶段或牛市行情阶段都不能采用这种操作技巧。投资者要把握好股价运行的节奏,要趁股价反弹时卖出,趁股价暴跌时买入。在弱市的下跌途中经常会出现短暂的反弹行情和跳水般的暴跌行情,投资者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的非理性变动机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股价的宽幅震**所创造的差价机会来获取做空利润。
“换股”
股市中能大幅上涨的龙头股数量是很少的,投资者持有的被套个股中恰好出现龙头股的几率也是很小的。如果投资者手中持有的是非主流热点个股,并且经过周密的分析,确认另一只个股有更大的上升机会时,就要及时果断地换股操作。这时,投资者完全可以将手中股票视为一种代码,换股等于是在持有相同股票市值的情况下将股票代码更改了而已,投资者却因此大幅增加了获利和解套的机会。
换股是一种主动性的解套策略,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加解套机会。但换股也是风险最大的解套手法,如果一旦操作失误,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投资者在换股时要非常慎重,实际应用中要掌握换股的规律。
(1)留低换高。低价股一般容易被市场忽视,投资价值往往被市场低估,而且低价股由于绝对位低,进一步跌空有限,风险较低。如果是从高位深跌下来的低价股,因为离上档套牢密集区较远,具有一定涨升潜力。而高价股本身的价格就意味着高风险,使高价股面临较大调整压力,所以,换股时要换出高价股,留住低价股。
(2)留小换大。小盘股因资重组、成本低等原因容易被更多的庄家选中控盘,从而使小盘股股性较活,走势常常强于大盘。所以,小盘股是跑赢大势和手中滞涨股的首选品种。
(3)留新换老。新股、次新股由于未经过扩容,流通盘偏,易被主力控盘。而且上市时间不长、没有被疯炒过的次新股,上档套牢盘轻。加上次新股刚刚上市募集了大量现金,常具有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引起主流资金的炒作热情。
(4)留强换弱。弱势股的特征:如果大盘调,弱势股就随着大盘回落,跌幅往往超过大盘;如果大盘反弹,弱势股即使跟随大盘反弹,其力度也较大盘弱。所以,投资者一旦发现自己手中持有的是这类弱势股,无论是被套还是获利都要及时清仓,另选强势股。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金的利用率。
(5)留主流板块股换冷门股。有些冷门股,每天仅在几分钱里波动,全天成交稀少,如果手中有这样的个股,应该及早把它抛出,换入现在属于主流板块但涨幅还不大的个股。
(6)留底部放量股换底部无量股。换是要换能涨的、涨得快的。凡是在底部放量的,在跟随大盘起伏时也会弱于大盘整体走势,即使将来被庄家选中,主力在临建仓前也会把它打下去吸筹。如果已经有庄的股而在底部不放量,只能说明主力早已吸了一肚子货,正想着怎么派发,将来的上升空间可想而知。所以,换股时要尽量关注底部放量股。
(7)留新庄股换老庄股。因为老庄股无论以前是否有过巨幅拉升,或无论是否有获利的时间及空间,只要在长期的时间成本压制下,老庄股都非常容易考虑到如何择路而逃,所以,老庄股的上升空间和上升力度都值得怀疑。新庄股指的是主力介入时间没有超过1年的个股。由于新资金刚刚介入,其爆发力往往超过老庄股。
另外,大盘每一次调整都可以视为一次极为难得的调仓换股时机。
“补仓”
补仓是被套牢后的一种被动应变策略,它本身不是一个解套的好办法,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是最合适的方法。股市中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只要运用得法,它将是反败为胜的利器;如果运用不得法,它也会成为作茧自缚的温床。因此,在具体应用补仓技巧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要点:
1.熊市初期不能补仓。这个道理炒股的人都懂,但有些投资者无法区分牛、熊转折点怎么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股价跌得不深坚决不补仓。如果股票现价比买入价低5%就不用补仓,因为随便一次盘中震**都可能解套。要是现价比买入价低20%~30%以上,甚至有的股价被夭斩时,就可以考虑补仓,后市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已经相对有限。
2.大盘未企稳不补仓。大盘处于下跌通道中或中继反弹时都不能补仓,因为,股指进一步下跌时会拖累绝大多数个股一起走下坡路,只有极少数逆市走强的个股可以例外。补仓的最佳时机是在指数位于相对低位或刚刚向上反转时。这时上涨的潜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补仓较为安全。
3.弱势股不补。特别是那些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跟着跌的无庄股。因为,补仓的目的是希望用后来补仓的股的赢利弥补前面被套股的损失,既然这样,大可不必限制自己一定要补原来被套的品种。补仓补什么品种不关键,关键是补仓的品种要取得最大的赢利,这才是要重点考虑的。所以,补仓要补就补强势股,不能补弱势股。
4.前期暴涨过的超级黑马不补。历史曾经有许多独领**的龙头,在发出短暂耀眼的光芒后,从此步入漫漫长夜的黑暗中。如,四川长虹、深发展、中国嘉陵、青岛海尔、济南轻骑等,它们下跌周期长,往往深跌后还能深跌,探底后还有更深的底部。投资者摊平这类股,只会越补越套。
5.把握好补仓的时机,力求一次成功。千万不能分段补仓、逐级补仓。首先,普通投资者的资金有限,无法经受得起多次摊平操作。其次,补仓是对前一次错误买入行为的弥补,它本身就不应该再成为第二次错误的交易。所谓逐级补仓是在为不谨慎的买入行为做辩护,多次补仓,越买越套的结果必将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通常情况下,补仓的最佳应用时机是:补仓仅适用于在市场趋势真正见底后使用,千万不能过早地在大盘下跌趋势中补仓,以免非但不能解套,反而加重资金负担。
“捂股”
在股票被套牢后,只要尚未脱手,就不能认定投资者已亏血本。如果手中所持股票均为品质良好的绩优股,且整体投资环境尚未恶化,股市走势仍未脱离多头市场,则大可不必为一时套牢而惊慌失措,此时应采取的方法不是将套牢股票和盘卖出,而是持有股票以不变应万变,静待股价回升解套之时。也就是说,只要市场被确认仍然处于强势市场中,那么买股被套、持股观望是投资者的首选手段。
然而实际操作中,在股票被套后,从“卖股”和“捂股”中间选择其一并非一件易事,很多投资者明明知道首要选择是持币观望,但又时刻担惊受怕,怕越套越深。
为了解决投资者的这一难题,笔者列出了如下选择标准,也就是在止损和捂股之间做出选择的标准。具体如下:
1.分清造成套牢的买入行为,是投机性买入还是投资性买入。凡是根据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从投资价值角度出发选股的投资者,可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必关心股价一时的涨跌起伏。
2.分清这次炒作是属于短线操作还是中长线操作。做短线最大的失败不是一时盈亏多少,而是因为一点失误就把短线做成中线,甚至做成长线。不能够果断卖出的人是不适合短线操作的,也永远不会成为短线高手。
3.分清该次买入操作,属于铲底型买入还是追涨型买入。如果是追涨型买入,一旦发现判断失误,要果断地卖出。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就不能参与追涨。
4.认清自己是属于稳健型投资者,还是属于激进型投资者。要认清自己的操作风格和擅长的操作技巧。如有的投资者有足够的看盘时间和盘中感觉,可以通过盘中“T+0”或短期做空来降低套牢成本。
5.分清买入时大盘指数是处于较高位置,还是处于较低位置。大盘指数较高时,特别是市场中获利盘较多,投资者们得意洋洋、夸夸其谈时要考虑卖出。
6.分清大盘和个股的后市下跌空间大小。下跌空间大的坚决卖出,特别是针对一些前期较为热门、涨幅巨大的股票。
7.分清主力是在洗盘还是在出货,如果是主力出货,要坚决彻底地卖出。但要记住:主力出货未必在高位,主力洗盘未必在低位。
8.根据自己仓位的轻重,如果仓位过重而被套的,要适当卖出一部分股票。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回避风险,也有利于心态的稳定。
捂股也要掌握好时机,通常情况下,捂股的最佳应用时机是熊市末期。此时股价已接近底部区域,盲目做空和卖出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或损失,这时耐心捂股的结果,必然是收益大于风险。
“倒做差价法”
一旦股票被套,一般投资者采取的消极办法是“熬着吧,死捂”。但事实证明,当行情趋势是一路缩量下跌的话,用上述办法的效果实在无可取之处。股价跌起来容易,涨起来却难,一只股票跌50%以后,再要恢复到原来的价位却需要上涨100%。有许多股票如果在高位被套后,很可能将套牢多年而不能再涨上来。由于深套,许多投资者已经错过了止损的最佳时机,但把它割掉吧,又怕哪天其突然上涨。这真是捂也不是,割也不是。用“倒做差价”却是减少亏损和自己拯救自己的一个好办法。
所谓“倒做差价”,就是在相对高位把套牢的股票抛掉,然后在适当的低位再把它买回来。这个过程的结局是手中的股票没有少,而却多出了一块高抛低吸的差价。只要操作适当,多次进行这样的操作,可以很顺利地补掉部分亏损,如果后市反弹高度可观的话,甚至可以很顺利地解套出局。这比死捂股票要好得多了。
倒做差价买回的数量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原来抛掉多少股就买回多少股;另一种办法是把原来抛掉股票所得的钱全数买回。由于是采取高抛低吸的方法,相信在具有一定差价的情况下,上述第一种方法将会使手中的余钱多出来,而第二种方法却使手中的股票增加了。
股谚说“上涨时赚钞票,下跌时赚股票”,实际上指的就是倒做差价。一般来说,倒做差价的最佳应用时机应是:
要成功做好倒做差价,关键在于找准卖出和买入的时机。当大盘行情急速反弹的同时,观察被套之股的表现,如若其在大盘放量反弹时并未与大盘保持同步的表现,相反却缩量滞涨,如此就应该利用大盘反弹的后期,借机抛掉被套之股。随后大盘急速下跌,甚至利用大盘或被套股创新低的机会逢低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