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上市定位较高的新股、次新股(1 / 1)

炒股入门 吴天川 1082 字 2个月前

我国的资本市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逢新必炒”。当市场中绝大多数股票都被过度炒作过一番之后,新股、次新股一出现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吸引了各路资金的眼球。满载着各方利益群体的期望,没有任何的“不良记录”,这一切都给投资者提供了太多想象空间。

然而,新股和次新股中也包含着很多危险的因素,对此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要尽量躲开那些定价比较高的。

具体来说,投资者如何做才能提高新股和次新股的成功投资系数呢?

1.哪些情况不宜炒作新股

新股中存在巨大的暴利机会,吸引着无数的短线投资者的目光。一旦有新股发行,投资者往往都会有介入的冲动。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新股都适合短线投资的。比如我们在面对大盘新股的时候,介入时就应该谨慎。从股市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凡是业绩不佳、流通盘在3亿以上的大盘股最终会跌破发行价。像深圳市场上的鞍钢新轧,它在1997年12月25日上市后就一路阴跌,直至1998年1月13日收盘到达2.49元。而该股的发行价为3.9元。因此,即使大盘股跌破发行价也不应买入。由此可见,新股也并非一个满地钞票的游乐场,短线投资者在操作新股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以下几种情况来临时,应坚决回避炒作新股:

(1)上市当天收出大阴线

与上市当天拉出大阳线相比,上市当天拉出大阴线是绝对不可介入的,不管是何种价位,若当天拉出大阴线,该股则较难有再次表现的机会。有的股票尽管在当天的市场定价不高,但由于大阴线是与大的成交量相对,后市只有以大阳线回补,该股才会有较大的机会。

在股市的实战中,不少投资者常会在上午开盘后即买入新股,而等到下午收盘时已发现该股下跌幅度较多,第二天这类股票大都在低开后常会有一个反弹的机会,这时,如果你还是指望反弹较大的时候出局,你将会错过逃命的机会。正确的操作方式是,若当天买入的股票拉出大阴线,可在第二天开盘后,15分钟内将其抛出;若当天低开低走的话,还是应该寻找出局的机会,因为股票不会只跌不涨,即使跌至很低的价位,常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

(2)大盘在下跌通道之内不宜买新股

对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而言,大盘上涨途中宜积极做多,而大盘处于下跌通道中是不宜在市场中忙进忙出买卖股票的。不少投资者过分相信自己的选股能力,认为自己选的股票能摆脱大盘的下跌而走出独立的行情,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在空头市场中始终处于激动的炒作状态时,则宜犯新股炒作的大忌。空头市场之所以不宜买入新股的原因是受到资金因素的制约。当大盘进入到下跌通道之际,市场的存量资金是不足以导致新股成功炒作的重要因素。例如从1998年11月17日沪深两市大盘见顶回落后,成交量逐渐减少,由原来每天成交80亿~100亿萎缩至20亿~30亿,在如此小的成交量之中,是极不宜炒作新股的。一只新股是否被成功炒作与大盘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些新股之所以成功得到炒作,很大程度上与大盘正处于上升通道密切相关,大盘所处的多头市场极易使新股的炒作得到资金面的支持。据此,当大盘呈弱势形态后,短线不宜介入对新股的炒作。

(3)新股扩容速度较快时不宜介入炒作

当新股扩容速度快于资金的扩容速度时,短线不宜介入对其的炒作。在扩容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不仅会使老股受到股价稀释的影响,而且更容易使刚上市后不久的新股受到潜在的影响。市场常会有类似的情况,有的新股上市后刚得到炒作,但过几天后马上有新股上市,短线资金常会将注意力再次转移至其他新股身上。

2.次新股的操作技巧

新股、次新股之所以受到主力机构的偏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相对老股来说,新股、次新股上升不存在沉重的套牢阻力区,拉升股价相对容易,机构操作背景简单,博弈对手相对心态较好。其次,一级市场上新股的持有者全部获利,他们在股票上市的初期急于抛出手中股票,为机构快速建仓提供了条件。

在了解了这个大背景后,我们再来想想应该如何选择次新股来进行短线获利,想必思路就会清晰很多了。既然主力机构选择次新股主要看中了次新股容易炒作的特点,那么作为散户就应该:

(1)在选择次新股时着重关注股票的易炒作性,宜选择流通盘较小,具有高送转、高派现题材的次新股。

(2)根据次新股的技术指标选次新股。炒作次新股要重点参考人气意愿指标ARBR,其中人气指标AR可以反映次新股买卖的人气,意愿指标BR可以反映次新股买卖意愿的强度。当次新股的26日ARBR指标中的AR和BR线均小于100时,例如当BR线急速有力地上穿AR线,投资者就可以积极逢低买入。

(3)根据此新股的量能情况适当介入。次新股放量上涨过程中,投资者仍可以积极选股,把握时机,适度追涨。但是要注意成交是否过于放大,如果成交放量过大,会极大地消耗股价上攻动力,容易使股价短期见顶,转入强势调整。

(4)新股次新股的主要卖点就是它的“新”字。由于新股上市接连不断,该板块的容量不断扩大,有些上市时间稍长的次新股也将渐渐演变成老股,和次新股板块之间逐渐缺乏联动性。

(5)注意次新股历史上是否曾经被疯狂炒作过。投资者要尽量选择还没有经历过疯炒的次新股,炒作潜力更大。

在彻底掌握以上几条炒作原则与方法之后,相信投资者在新股和次新股的操作中就能游刃有余,不会感到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