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同战场,风云变化莫测。在投资实践中,无论投资者拥有多么丰富的经验,都难免遭遇被套之苦。
处于被套的境况,一般而言,投资者通常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一种是任凭其套牢,决不割肉;另一种是预先设定一个止损点,一旦跌破,坚决卖出。从理论上来讲,前者往往会带来亏损面的不断扩大,由小亏变成大亏,最终被迫“长线投资”,许多投资者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又不愿割肉出局,最终往往越陷越深。而后者无疑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正确的操作方法,被许多资深投资者采用。
但从操作实践上来看,止损讲起来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有些投资者刚止损,股票马上就上涨,结果割肉在最底部;而有些投资者则在犹豫中一次次错过出局良机。那么设立止损点究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止损点的设置是止损计划的关键,一般根据有关技术位和投资者的资金状况来确定。但在不同的止损依据下,设置止损位考虑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如对个股止损,一般根据个股的技术位和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规定亏损7%为止损位;对股指止损,则根据大盘的技术位和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对资金止损,则主要根据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不论哪种止损,需要考虑的莫过于亏损承受力和技术因素,前者是因人而异的,也无客观的标准而言,可以是欧奈尔的7%,也可以是你的10%;但技术因素则涉及技巧和经验。常见的方法是结合技术位来设置止损位,比如,某个股因利好传闻而创出近期新高10.80元(假设原高点是10元),投资者在技术性回调过程中以10.20元买入,一般可考虑在股价跌破原高点10元时止损,但基于破位有效性的考虑,可确定低于原高点一定幅度(如3%或5%)的价格为止损位(如9.70元或9.50元),这个幅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经验和对该股的把握程度。
此外,止损位的设置还应该根据该股运行的趋势来确定。总的原则是:某股下跌空间较大时应该止损,下跌空间很小时可不止损;庄家虚晃一枪时(指庄家未出货)不需止损,庄家已走时坚决止损。
比如,一只股票运行具有明显向上的趋势,中途出急跌,甚至于跌停板,而这种无量急跌的过程很可能会超过前期的5%或10%,而且个别时候会破重要的均线,莫名其妙地出现一根大阴线,所有的无线都失守,再看看前两个月的趋势,庄家运作痕迹明显,就基本上可以认定为庄家震仓,无须止损。
如果某股在高位放量出货或放量下跌,而你恰好买入,买入次日发现跌势不止,就应当果断出局。
总之,止损是股票交易中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犹如汽车中的刹车装置,遇到突**况善于“刹车”,才能确保安全。止损的最终目的是保存实力,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小错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全军覆没。止损不能规避风险,但可以避免遭到更大的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