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的原则和目标(1 / 1)

炒股入门 吴天川 892 字 2个月前

在投资实践中,投资者在制定资源配置策略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设置一定的目标。在该原则的指引下,投资者会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资源配置策略。

具体来说,投资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1.资金原则

在投资市场中资金丰裕的人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投资工具,即使损失掉这笔钱,也不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多大影响;相反,资金少,尤其是靠省吃俭用积攒投资资金的人,千万不要选择风险较大的投资工具,而应选取风险较小的投资组合。

投资者到底应该拿出多少资金用于市场投资,这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而要视投资者本身情况而定。

2.时间原则

投资不仅仅是一种金钱的投资,更是时间的投入。从投资准备、信息搜集、做出决策直至交易结束,所有的投资过程都需要时间。不投入时间就想取得收益是不可能的。而且,各种投资工具的特点各不相同,对投资者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不同,投资者从了解认识到熟练地掌握、运用一种投资工具,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选取的工具越多,就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组合时,必须考虑自己能用于投资的时间有多少。

3.能力原则

投资者的知识越丰富,技能越高超,决断力越强,就有越多的获胜机会。

然而,投资者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投资工具如此之多,能够样样精通的人很少。兵法上讲究集中力量,力量越集中,杀伤力越强,越容易制胜。投资者也要发挥和集中自己的能力,如果投资者能力强,可以考虑较多投资工具的组合;如果投资者能力弱,则应选择较少的工具组合。同时要牢记一点,投资组合中的工具选择应是自己比较熟悉、力所能及的。

4.心理原则

不同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可以选择风险高、高收益的投资组合,因为他们能够冷静地面对投资中的波折与失败,不会惊慌失措;相反,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则不宜选择高风险的投资组合,因为他们总担心赔本、失败,总是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一遇波折,顿时六神无主,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导致损失愈来愈大。如果彻底失败,他们很容易陷入极度悲伤与绝望之中,甚至走上绝路。

这并不意味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就可以去冒险,去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投资组合;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就永远与高收益无缘。事实上,经过投资实践的锻炼,大多数投资者都趋向于稳中求进,采取适度收益与风险的投资组合。

根据投资者是为了保值还是增值而定,资源配置目标具体又可分为:

1.获取高收益

一些投资者由于具有冒险的精神、乐观的心态、雄厚的资金和熟练的技巧,他们将获取高收益作为投资目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平均投资收益,敢于迎接高风险的挑战,放手搏击一番,能成功地实现目标,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往前冲。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够承受高风险,获取高收益,对于他们而言,一般都不会以这种不现实的目标作为自己投资组合的目标。

2.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些投资者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以补贴目前的生活所需。由于这类投资者自有资金较少,承受风险的能力很小,暂时又没有能力购买房地产和进行实物投资,拥有一笔稳定、可靠的补贴收入对于他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因此,其所选择的投资对象多以安全、稳妥为首,如储蓄、债券投资等。

同时,对于这类投资者而言,将稳定的收入积累起来,又可以形成一笔较大的资金,用于再投资,谋取更多的利益。通过这种渐进的投资方式,可实现投资资本的持续增长。

3.保持资金安全,使其不受损失

投资者最基本的投资目标就是能收回本金。如果在投资期间部分本金或全部本金损失,那么不但失去了投资收益,而且连以后投资的机会也会减弱甚至丧失。

仅就保持资金安全这一层意思来看,投资工具中储蓄、债券,特别是国债是很稳妥的,到期能够收回本金和利息。然而由于在整个投资期间其收益基本固定,若到期时发生通货膨胀,并且通货膨胀率超过了收益率,此时收回的本息实际价值已不如以前了。而诸如珠宝、古玩、房地产等投资对象则因其资源的稀缺性,不但能够保证本金货币数额的收回,其实际价值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因此,投资者在保持资金安全的时候应着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目标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投资者,然后再根据资金实力、投资能力等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