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的增减与股市行情的枯荣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大凡交易热闹的时期,多属于股市行情的高峰阶段;而交易清淡的时期,则多为股价走势的低潮阶段——当然,这是一种大趋势,也会有例外。
在股票投资领域,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即淡季时期不宜动。意思是说,在股市的淡季,投资者不适宜轻举妄动。其实,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有时候,在淡季介入,也会有收获,关键是掌握好淡季入市的时机和技巧。
资深投资者老王最喜欢追求投资上的与众不同,他有一个喜好,就是喜欢在淡季入市。2010年4月,当股市处于淡季时,老王看准了时机,购买了一批水泥股,从中大赚一笔。
2010年第一季度为甘肃等地的水泥需求淡季,但重点工程对水泥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表现出“淡季不淡”的态势。前三个月兰州地区PO42.5水泥均价为430元/吨,较2009年同期410元/吨上升约5%,仅较需求2009年需求旺季回落约30元,价格依旧维持高位,随着6~10月需求旺季的来临,甘肃省水泥价格有所回升。
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讲,只有在交易热络、热闹时介入,才有希望获得短期的差价收益。如果着眼于长期投资,则不宜在交易热闹时期介入。因为在交易热闹的时期,多为股价火爆的高峰阶段,这时介入购股,成本可能偏高,即使所购的股票为业绩优良的绩优股,能够获得不错的股利收益,但由于购股的成本较高,相对的投资报酬率也就下降了。
如果长期投资者在交易清淡寥落时介入购股,也许在短期内不能获得差价收益,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投资的成本较低,与将来得到的股票收益相比,相对的投资报酬率也就高得多。因此,交易清淡时期,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应该静观其变,不能轻举妄动,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则是入市的大好时机。
主张长线投资者在交易清淡时进场购股,并不是说在交易开始清淡的时候,就可以立即买进。一般来讲,淡季的末期才是最佳的买进时机。问题的难度在于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是淡季的末期。也许投资者认为已经到了淡季末期而入市,行情却继续疲软了相当一段时期;也许认为应该再等一两个月再进场,行情却突然上升而错过好的时机。
所以建议投资者,尤其是中大户投资者,在淡季入市时,应采取逐次向下买进的做法,即先买进一半或1/3,之后不管行情是上升还是下跌,都予以加码买进,这样,既能使投资者在淡季进场,不错失入市良机,又可收到摊平成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