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太相信所谓“专家”的推荐股(1 / 1)

炒股入门 吴天川 768 字 7个月前

投资实践中,很多股票投资者在选股时具有以下弱点:

1.所掌握的资讯少之又少,即使那些公开的资讯也不能清楚地了解。

2.分析能力有限,无法对股票的将来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测。

这些方面的不足使投资者没有信心对股市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预测,于是开始希望外界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给自己指明方向,选到好股。最后,他们把目光集中于股评家。

毋庸置疑,股评家的专业素质和投资赚钱能力的确位列一流水平,远远高于普通投资者。问题是有些投资者对股评家产生了某种崇拜的情绪,迷信股评家所荐股票和所做的后市预测。不管其观点对不对,所选股票符不符合自己,也不管当前位置是不是买入的好时机,便盲目欣然买入,到头来很多时候都是惨败而归。这类投资者错就错在太迷信所谓专家们的股评,被投资界称为“股市不倒翁”的“杨百万”就曾是其中的一个。

20世纪90年代,“杨百万”曾经因为听信了一个股评专家的建议而失去了一次非常难得的投资机会。从此以后,“杨百万”就再也不相信所谓的股评专家、投资专家、资深股票人士的建议了。因为按照“杨百万”的投资理论,尽管股票市场中的各个因素是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的,但是他根本不相信按照金融学上的投资规律或是投资大师的理念就可以推测出股票的走势和利率的变化方向。其实这也和“杨百万”的研究方向有关,因为在他购买某只股票以前,他要观察许多关联股票,并且走访多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并且经过实地考察后,才最后做出自己的调研分析,以决定是否购买这只股票。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投资才能不是源于股票投资专家本人,因为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股票投资知识。如果你能运用好这些知识,投资于你热爱和熟悉的上市公司,你就能够从股市中赚钱,甚至你的赢利要比那些股票投资专家还要多。”仔细分析“杨百万”和彼得·林奇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股评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给一般投资者的建议,更不是因为自己在股票市场中赢利,而是因为在股票下跌和上涨之后做出的专业分析和个人理解,而被人们称为股评专家的。这一点,颇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味。

所谓专家其实也是普通人,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向投资者提出多么精准的投资建议,这一点投资者一定要明白。具体来说,“专家们”的弱点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1.没有远见,急功近利,喜欢追涨。

2.目光只集中在强势股上,对其他股票置之不理。有些股票股价早已涨上了天,庄家随时有可能出货,这类股票极不适合一般投资者,但一些股评家照推不误。

3.推荐股票往往是一推了之,没有后续的“售后服务”,而股市时局瞬息万变,多空转势随时都可能突变。投资者根本无法获得股评家的及时通告,当初买入的时候也没搞清楚股评家选股的真实依据,更重要的股评家没有预先告诉投资者未来放弃该股票的条件,而投资者自己也没有主见。这种只知进、不知出的选股方法是很危险的。

4.股评家的观点都是以公开的形式发表,必然会引起庄家的注意,庄家有时便有意利用股评,与股评反身操盘,或同向借势操盘。

以上种种因素给投资者以警示:万万不可迷信专家们的推荐。

当然,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相信专家的建议,并不是让投资者完全不理会专家的建议。因为作为股评专家,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研究优势,投资者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投资者可以将专家们的建议和推测做一个综合分析,并且通过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去推断这些建议和推测是否正确,并且不断地通过股评专家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正确,并以此来规避一些投资风险。

总之,针对市场上的那些所谓专家的评论、建议、推测和研究报告,投资者应有的姿态是:冷静处理和静态分析,而非盲目相信甚至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