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过成交量的本质分析大盘的走势(1 / 1)

炒股入门 吴天川 476 字 2个月前

在投资实践中,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自己对成交量很了解。其实这些人很可能只是了解成交量的表层,真正了解其本质的人并不多。因为市场上当作经典的“价升量增”“天量出天价”都有相当的局限性,投资者如果生搬硬套,就可能陷入困境。

实践证明:对于大盘来讲,连续涨势中成交量逐次放大,说明上档抛压开始加重,应以派发为主;连续跌势中成交量逐次放大,说明下档承接开始加强,应以买入为主。对于个股来讲,在“散兵坑”的成交量阶段,突然有一巨量“从天而降”,这不是“天量出天价”的卖出信号,而往往是市场大庄家“拔高吸货”,而庄家的高成本使得短时间内难以出局,故胆大心细的人不妨一跟。

1.无量对止跌是有一定“质”的支撑

当某日沪市日成交量空前萎缩,尤其是前市的成交量不足1亿,由此促动的当日反弹,引起市场机警人士的关注:不应当作盘中反弹对待。这种迫近历史地量区域的日成交量显示了无量盘跌的“纸老虎”性质。

无量和无量盘告诉投资者:沪市300多点的周成交手数为247万手,如周成交手数迫近这一数值,下跌是不足为患的,因为无量盘跌也会导致将来“真空”区域无量上涨。可以认为市场利空的杀伤力基本上在大幅下挫的股指和极度萎缩的量能中得以宣泄;被套的市场庄家在低量面前根本无法出局,深深被套而力不从心,同时,不少做波段的人建仓的主要原则就是成交量极度萎缩,这种微妙格局造成在无量和无量盘跌状态,天平略向多方倾斜。

2.高量本身就表明筹码的锁定性差了

对某日沪市日成交量空前放大,尤其是前市的成交量已超过前日的日成交量,由此产生的无序行情可能是“最后一棒”。简单地说,大资金撤离必须具备日成交量屡创新高并维持新高量区域。所以,在不否认成交量具有保证推动行情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基础的同时,应始终在高量面前有风险这根弦。

3.在涨停板缺席下,第一个无量跌停,仍将跌停,直到有大量才能反弹或反转;第一个无量涨停,仍将涨停,直至有大量才能回档或反转。

尽管目前有着众多的技术分析学派,但其许多重要技术指标都是参照成交量这个中心轴的,例如目前市场的新潮代表(OBV)能量潮等。不少身经百战的股民仍在运用最普通的、也是能够看到本质问题的成交量来分析大盘走势,尤其是对强势股、庄家股的日成交量、周成交量进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