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线都有哪些常见图形
移动平均线(MA)又称均线,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移动平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一定时间内的股价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画出图线。通常将每日的K线图与平均线绘在同一张图中,这样便于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平均线的走势以及平均线与K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的时机,或是判断大势的方向。
移动平均线常用的图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头排列。所谓多头排列,就是日线在上,以下依次短期线、中期线、长期线,这说明我们过去买进的成本很低,做短线的、中线的、长线的都有赚头,市场一片向上,这就是典型的牛市了。
多头排列代表多方(买方)力量强大,后市将由多方主导行情,此时是中线进场的机会。
2.空头排列。所谓空头排列,指的是日线在下,以上依次分别为短期线、中期线、长期线,空头排列说明我们过去买进的成本都比现在高,做短、中、长线的此时抛出都在“割肉”,市场一片看坏。显然,这是典型的熊市。
3.黄金交叉。黄金交叉出现在上涨趋势初期,它由两根移动平均线组成。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突破长期移动平均线,同时长期移动平均线也呈向上的圆弧形。黄金交叉是见底信号,表示后市看涨。在股价大跌后出现黄金交叉,表示见底回升,投资者可以积极做多。如果是中期均线组合或长期均线组合出现黄金交叉,则表示中期或长期有一波上涨行情。这个交叉之间的开口角度越大,其信号强度就越高。
4.死亡交叉。死亡交叉与黄金交叉相对应,它出现于下跌初期,是看空信号。死亡交叉也是由两条移动平均线组成,短期均线从上向下穿过长期均线,与此同时,长期均线也是向下的弧形。
死亡交叉出现在一波大的上涨后,投资者需要坚定做空。投资者如果在周、月K线下发现死亡交叉,则要保持谨慎做空,不宜长线持股。死亡交叉组合中,开口的角度越大,则看跌信号越强烈。
5.银山谷。银山谷出现在上涨初期,是见底信号,表示后市看涨。银山谷由三根移动平均线组成,每一根均线都呈圆弧形。这组均线组合中,短期移动平均线首先向上突破中期移动平均线,然后突破长期移动平均线,组成一个山谷的形状。
银山谷是看多信号,但信号强度不如多头排列组合或黄金交叉组合。
6.金山谷。金山谷出现在银山谷之后,它的图形特征与银山谷相同,出现时的股价要不低于银山谷位置的股价。金山谷也是看多信号,信号强度比银山谷要强烈,同时股价上涨的时间也要长一些。一般来说,金山谷与银山谷之间相隔的时间越长,后市股价上涨的空间就越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银山谷之后出现回调,再次出现银山谷图形,则该图形并非金山谷。
由于金山谷出现在银山谷的一定交易日之后,股价可能已经上涨了一定的幅度,因此,金山谷更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
7.死亡谷。死亡谷出现在下跌初期,是见顶信号,表示后市看跌。死亡谷由三根移动平均线组成,短期移动平均线先后突过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一个山谷的形状。死亡谷的看空信号比死亡交叉更为强烈,出现此图形时,投资者应该坚定做空。
移动平均线有多种测市方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利用移动平均线测试的方法有哪些
1.当多头市场进入稳定上升时期时,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均向右上方移动,并依次从上而下的顺序形成多头排列。
2.股市进入多头市场时,股价从下向上依次突破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
3.当1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移动而向右下方反折下移时,30日移动平均线却仍向右上方移动,表示此段下跌是多头市场的技术性回档,涨势并未结束。
4.如果30日移动平均线也跟随1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下方反折下跌,而60日移动平均线仍然向右上方移动,表示此波段回档较深,宜采取出局观望态度。
5.如果60日移动平均线也跟随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下方反转而下跌,表示多头市场结束,空头市场来临。
6.盘整时,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会纠缠在一起,如盘局时间延长,60日移动平均线也会与之黏合在一起。
7.大势处于盘局时,如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上方突破上升,则后市必然盘高;如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向右下方下行,则后市必然盘跌。
8.当股市由多头市场转入空头市场时,股价首先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接着依次跌破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
9.空头市场中移动平均线反压在股价之上并向右下方移动,其排列顺序从下向上依次为股价、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即呈空头排列。
10.空头市场中,如股价先后向上突破了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又突破了60日移动平均线,则后市会有一波强力反弹的中级行情,甚至空头市场就此结束,多头市场开始。
11.空头市场中,如股价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并站稳,是股价在空头市场中反弹的征兆。
12.空头市场中,如股价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后又站上30日移动平均线,且10日与30日移动平均线形成黄金交叉,则反弹势将转强,后市有一定上升空间。
如何进行移动平均线的周期选择
众所周知,移动平均线系统的周期选择有很多种,从3日到数百日平均线都有投资者采用。然而,到底应以几日平均线做行情判断的参考比较具有实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因为大都倾向于短期投机,所以证券公司的平均线设置,通常都是短期或短中期平均线,比如5日、10日、20日,或者5日、10日、30日,极少使用可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平均线。事实上,平均线的选择应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而不是过分重视某一种趋势而忽略别的趋势,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应参考以下几种趋势:
1.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5日线平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
2.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60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又正好是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也经常有投资者采用。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者使用。
3.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比较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120日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240日平均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
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投资者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的。
在投资实践中,很多投资者设置一些不常见的均线周期,比如,7日、9日、13日、27日,等等,原因是担心庄家故意做骗线。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只要是短期波动,随时就有庄家故意画线的可能。这是因为短期均线最容易操纵,而中长期趋势则很难故意画线,假如所有的投资者参考的均线周期都是240日均线,即使庄家知道这一点,他又能怎样做骗线?这正是要三种趋势同时考虑的主要原因。因此,投资者没有必要费尽心思地设置一些不常用的均线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K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所以要将每一只股票的收盘价记录在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得到股票的每日均价,必须要有交易所提供的全部成交记录,才能计算得出。一方面计算数据太大,另一方面资料来之不易,而收盘价较为容易得到,所以就将收盘价作为计算平均线的基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如5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者必须注意的。
如何用移动平均线判断市场多空倾向
移动平均线反映股票价格的变化,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移动平均线来判断市场多空的倾向,从而把握股票的买进和卖出时机。
一般情况下,通常将长、中、短期的移动平均线画在一起。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上涨,则表明市场呈现多头占上风的格局;反之,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下跌,则市场呈现空头占上风的格局。
1.股价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表示短线由空翻多,买方力量增加,后市上升可能性大,是买入时机。这在投机性极强的上海股市是最适用的,如果投资者能始终坚持股价从下向上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时应及时买进。
2.股价由下向上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后,相继向上突破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则是两个重要的买进时机。因为从这种情况可以判定,多头气势极为强劲,后市大涨已成定局。这也是为什么上海股市的许多投资者和专家视30日平均线为其生命线的缘由。上证指数每当向上有效突破30日移动平均线,均有一轮像样的中级行情甚至大行情。
3.如果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为多头排列,且略呈平行状上升,则表示后市将有一段极大的涨幅,多头气势极为旺盛,短期不易回档,是买进时机。这种机会在上海股市曾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上交所开市至放开股价,上证指数由95点上涨至1429点;第二次是由386点上涨到1558点;第三次则是由325点上涨到1052点。
4.空头市场中反弹也是买进时机。如果股价仅能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则反弹力度较弱,反弹时间也不能持久,不过若能把握时机,也可赚钱取差价。特别是在股价由高峰下跌后又暴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距离10日移动平均线很远,10日乖离率达到15%至负20%以下时,人气散尽,恐慌性抛盘不断,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强劲反弹就将来临,也是进货的绝佳机会。上海股市1993年12月20日和1944年10月7日即是先一路暴跌而后马上暴涨,差价高达20%~40%之多。
5.空头市场中,当股价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后,又突破了30日移动平均线,则反弹上升的力量增强,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也是一轮中极行情,可逢低买入。
6.空头市场中,如果股价继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后,又突破了60日移动平均线,则后市的上涨空间会比其他情况来得强劲;如有利好消息的配合,则可顺势脱离空头市场,是极佳买点。
7.股市处于盘局时,如果10日移动平均线向上方突破,表示多头力量较强,是买入时机。但在上海股市,就上证指数来说,这种机会几乎没有。因为“久盘必跌”是上海股市的铁律,上证指数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盘整后,要想发动一轮行情均要以先跌为代价,且跌幅通常不会小。这也许是因为上海股市投机性太强,机构在发动行情前再次压低吸货,以降低成本。
8.10日移动平均线位于股价下方,当股价与10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由紧密而加大时,表示多头力量增强,后市上涨机会大,是买进时机。
9.如K线图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纵有利多消息,仍不要轻易跟进,等10日移动平均线与K线图分开且上行时,方是买进时机。这时多方力量才是真正的增强,后市上升的几率才会大。特别是在空头市场,投资者均对利空敏感,而对非实质性的利多麻木。空头市场中的利多消息往往是出货的良机,而非跟进的机会,这在上海股市屡试不爽。所以,投资者在进场时,可分清大势,再行决断,不能盲目跟进。
10.因长期的空头市场,使得60日移动平均线趋于平缓,甚至快成了直线状。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平缓向右上方拉升时,表示多头反攻,买盘增强,是买进时机。但这应结合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综合分析,决定买进时机。
当10日移动平均线上穿20日移动平均线时,股价收盘价收在这两根均线之上为有效金叉,可及时买入。当10日移动平均线下穿20日移动平均线时,股价收盘价收在两根均线之下为有效死叉,可及时卖出规避风险。中长线投资者可根据10日移动平均线和20日移动平均线的状态进行买入或持有,抑或是卖出。
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如果投资者能够很好地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通常能够获取理想的收益。但移动平均线理论并非万能的技术分析方法,它也有其自身局限性:移动平均性是股价定型后产生的图形,反映较慢。另外,不能反映股价在当日的变化及成交量的大小。综合动用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针对这一点,投资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一定要予以注意。
如何看待移动平均线的胶着状态
在投资实践中,很多投资者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个股:走势不上不下,甚至不为大市所动,兀自我行我素,股价老是围绕短期均线波动且波幅十分狭窄,呈现出一种胶着状态。那么,这种态势预示着什么?其后续走势又将如何发展呢?
实际上,这一问题必须通过辩证分析来进行判断,因为均线胶着之后的走势既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市场机会,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陷阱。其判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处位置及成交量情况
首先要明确当时的股价水平处于相对高位还是相对低位。很多时候投资者无法判断股价是处于底部、中部还是顶部,但从其近来的运行趋势判断股价究竟是处于一段时间来的相对高位还是相对低位并不十分困难。如果是在相对高位且成交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则必须提防风险;反之,若处于相对低位且成交量与前期相比萎缩较为明显,则成交量重新放大之时,股价一般都会有一个上扬的过程。而当股价处于上下均可的中位时,成交量更是必须重点参考的指标。
2.历史走势
该股历史上有没有过被庄家爆炒的经历?如果有,并且从时间上看距今还不够久远(至少要1~2年以上),仍不时表现出成交量突升突减、日K线常常带有较长的上下影线等庄股特征,则最好少碰为妙,因为有庄并不是坏事,但千方百计想出货的庄则不是好事;如果是经过长时间无庄状态的低迷之后出现均线胶着状态,则可予以关注,等待成交量放大的介入信号出现。
3.参考长期均线及周K线甚至月K线
在判断趋势模棱两可的时候,投资者可以用较长期的均线来进行研判,比如125天线、250天线,甚至更长时间的均线,等等。因为短期均线可能存在庄家画线之嫌,但庄家耐性再好、功夫再深,也只能是短期行为,不可能成年累月地画下去。另外,有时候在日线图上不好把握的趋势,在周线图或月线图上却往往能够一目了然。因此,投资者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分析大盘或个股走势时经常参考长期均线以及周线图或月线图的形态、趋势及技术指标,高瞻远瞩更能做到心中有数。
均线胶着属于整理形态,其后必然会有一个突破的过程。如果成交量逐渐放大,均线系统开始呈现多头排列现象,则其后将有一段升势;而一旦向下突破,也会有较大的下跌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向下突破时成交量不一定放大,投资者切不可因为下跌无量而掉以轻心。
移动平均线方法的优化
通过技术分析来预测股市走势可能因技术指标的局限性而产生错误,但这不妨碍投资者通过一些方法来弥补其不足,使得预测正确的可能性更大。
下面将以移动平均线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某些方法弥补移动平均线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移动平均线的一般交易策略是:当价格日线向上穿过移动平均线,就表示可以买入;当价格日线向下穿过移动平均线,就表示可以卖出。但是,这样产生的买卖信号可能频繁发生,这时投资者就要改变交易策略。最简便也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两条移动平均线作为判断标准,时间跨度大的移动平均线对最新价格信息的反应较不敏感,对趋势变化的指示较慢,反映中期的趋势;而时间跨度小的移动平均线对最新价格信息的反应较敏感,对趋势变化的指示较快,反映短期的趋势。这样用不同时间跨度的移动平均线来判断,既能指示出接近于每日变化的趋势,又能避免出现频繁的买卖信号。
采用这种方法的话,进一步要解决的是选用的时间跨度参数,我们可提供两个原则作为参考。第一,我们一般在菲波纳契数列中选,包括1,2,3,5,8,13,21,34,55;第二,选择要以股价的波动性和股票的交易量为依据,如果股票交易清淡,选择的跨度长,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比如可选择3对13(表示短期均线的参数为3天,长期均线的参数为13天);而交易活跃的股票能支持更频繁的交易,因此选择短的跨度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比如选择13对55。我们还可以借助计算机,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把这样的原则程序化,进而做出最优的选择。
另一种避免出现频繁的买卖信号的方法是通过设定一个过滤标准来判断突破是否有效,把无效突破排除掉,具体做法是当价格日线穿过移动平均线超过一定的幅度时(比如3%),就表示可以买入或卖出。
还有一种办法是,结合三条移动平均线来确认市场是否强势,以5天、13天、34天的均线为例,若三条线在较短的时间互相向上或向下穿过,则指示买入或卖出的信号。
对于盘整的市场,单纯使用上述的移动平均线方法会产生频繁的买卖信号,使得交易策略失败。一种消极的解决办法是退出盘整的市场,在场外观望,但这必然使得你失去许多机会。另一种解决方法是不放弃移动平均线方法,但是同时借助其他可用作确认走势的指标,比如变动率指标ROC或动量指标MTM,ROC的计算涉及时间周期的选取,周期的选择仍用菲波纳契数列中的数,一般说来,价格波动小的股票可采用较长的时间周期,如55天,而价格波动大的股票宜采用较短的时间周期,如34天。ROC指标的用处在于:单从它的符号来看,当显示正号时,表示与该时间周期前(比如34天前的价格)比,市场是上升的;当显示负号时,表示市场是下跌的。而进一步从该指标的大小和趋势来看,它能对移动平均线方法给出领先或滞后的确认信息。当ROC的值很高或很低时,市场情绪也达到极端,出现超买或超卖,这时很可能出现趋势的反转,而如果此时移动平均线方法显示出买卖的信号,那么要看它与ROC是同步的还是背离的,如果是背离的,那么要小心控制趋势可能反转导致的损失,最好不采取行动。
另外,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也可作为移动平均线信号的确认指标,再结合异同移动平均MACD的指数移动平均线(也被称为指示线)能更准确地进行判断,同时MACD线还是价格到顶或到底的领先指标,因为它不像移动平均线那样是滞后的,而是几乎能同步地指示出真实的价格顶和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