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团队分歧免不了,科学协调要做好(1 / 1)

矛盾太少,团队了无生气;矛盾太多,必伤元气。最成功的领导者首先是能调和矛盾的人。

作为管理者,我们有责任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能够愉快、高效地进行工作。但事情往往就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公司毕竟是一个“十八路诸侯”汇聚的地方,而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区别,有区别自然就会产生矛盾乃至冲突,下属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作为领导,没有谁愿意看到下属之间闹矛盾。都是你的左右手,伤害谁或得罪谁都不好。况且矛盾若没有处理好,让下属觉得我们办事不公平,不但会降低我们的威信,还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而如果事情闹大,连高层都惊动了,那么你的领导地位便可能受到严重的挑战。

既然矛盾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学会调节下属之间的矛盾。有时,虽然只是一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却极有可能令整个团队的氛围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团队的整体运作。所以我们不应对下属之间的矛盾视而不见,任其恶化。就像康熙皇帝曾为大臣之间的窝里斗问题烦扰不已,祖母孝庄太后劝诫他:“你不要指望他们之间消除矛盾,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将这个局面控制在你可以控制的范围,不让它继续扩大,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至于影响江山社稷。”

所以,当你的下属经常发生矛盾时,你绝对有必要弄清这争吵的本质——是友好的争论还是升级版的横眉冷对;是解闷逗趣的玩笑式嘲讽还是夹枪带棒的相互中伤?如果是后者,而且这种问题已然涉及多名下属,那么你就必须以中间人的身份出现,巧妙地将其解决掉。

在这方面,诸葛亮做的就非常到位。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在夺取益州过程中,收降了马超,自领益州牧后,拜马超为平西将军。关羽因马超并非旧友,又闻说马超勇武,心中不服,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道:“超人才可比谁类?”意要入川与马超比试武艺。刘备惶恐,怕两虎相争有一损伤。诸葛亮运筹帷幄,写了一封回信,让费诗带给关羽,信中说道:“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黥布即英布)、彭(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字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关羽得信,大悦,将其拿给宾客传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黄忠定军山斩曹军名将夏侯渊,因功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大将。诸葛亮对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说:“孤自当解之。”并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给关羽送印绶。

当费诗带着官印到荆州准备授予他时,关羽竟然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

费诗对关羽说:“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萧何)、曹(曹参)与高皇帝(刘邦)少小亲旧,而陈(陈平)、韩(韩信)亡命后主,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关羽大为感悟,遂拜受印绶。

诸葛亮、费诗何以仅用寥寥数语,便将傲气正盛的关羽说得和颜悦色?原因很简单,他们了解关羽的秉性——傲慢,对于这种人,你只要给他足够的台阶,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多半是会乖乖就范的。

在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时,我们这些领导者首先要掌握的一个原则就是一碗水端平,必须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不能借机打击报复。只有我们的角色定位准了,接着通过一些策略和技巧,才可以较好地化解下属之间的矛盾。只要圆场有术,那么世上就没有劝不开的架、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那么,我们在化解下属矛盾的过程中有哪些策略可以借鉴呢?

一、要保持中立、客观。不要假设某一方是错的,而是要倾听双方的意见。最好的办法是让冲突的双方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担任调停者的角色。可以单独会见一方,也可以双方一起会见。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应该让双方明白:矛盾总会得到解决。

二、区别事实与假设。消除任何感情因素,集中精力进行研究,深入调查、发现事实,这有助于找到冲突的根源。能否找到冲突的根源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三、求大同,存小异。应该用肯定的调子开始会谈,指出双方有许多重要的共同点,并与双方一起讨论一致之处。然后指出,如果双方的冲突能得到解决,无论是个人、部门,还是整个公司,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恰到好处地指出,他们的冲突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

四、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在了解所有的相关情况之前不要插话和提建议。先让别人讲话,他们的冲突是起因于某一具体的事件,还是仅仅因为感情合不来?

五、记住自己的目标是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指责某一个人。指责即使是正确的,也会使下属心生反感,结果反而使他们不肯妥协。

六、不要用解雇来威胁人。除非真的打算解雇某人,否则,说过头的威胁语言只会妨碍调解。如果威胁了,然后又没有付诸实施,就会失去信用,人们再也不会认真看待我们所说的话。只有在感到智穷力竭时,才可以用调动工作的方法把双方隔开。但最好还是把调动工作留做最后的一招。

能否果断直接地处理冲突,直接体现了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是否尽到了责任。积极地处理会使我们向员工发出明确的信号:不会容忍冲突——但是愿意做出努力,解决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