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问题还是大脑沟回问题?(1 / 1)

亲近和身体接触能帮人抵抗恐慌、负担和压力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值得一说。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迈克尔·米尼通过许多项分子级别的研究,跟踪调查了童年早期经历如何表现在身体上。首先,他在大鼠身上证明,经常被舔舐、拥抱的后代明显更少受压力困扰。6决定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的基因似乎最终是由母亲对孩子的亲近程度来调节的。

如果后代享受到很多身体接触,就会明显多出很多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内源性受体,于是对压力环境的反应远没有那么激烈。应激反应依然会有,但要平和得多,因为相关激素很快就被已有的众多受体吸附、分解,从而不再有危害。

这些重要发现在人身上也得到了验证。亲近和爱护让孩子的心理更强大、更能抗压。经历虐待和忽视之后,以及在自杀者身上,应激激素的受体则明显少得多,于是身体也会经受更大的刺激,患病的风险也更高。精神上受到打击的人,其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一辈子被削弱。

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解压作用,而在经历童年早期创伤之后,与这些受体形成有关的基因更少被激活,导致这一现象的细胞机制之一可能很快就会被破解。7这也就在分子层面上展现了情感暴力如何体现在基因及最小标志物质上。许多专业文章也详细展示出人际关系的紧密如何增加信息物质的受体并抑制其他因素的活动,以使得——在理想情况下——人能更好地面对压力。

一方面,伤害是否会造成精神上、身体上的长期后果,要看其时间点和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基因差异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基因型的组成和多态性,人遭受情感虐待和长期冒犯后可能会一辈子易紧张、易激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痛苦,也可能情绪上大体稳定,能够面对日常生活,保有一定的抵抗力。8

米尼坦诚表示:“不过我们依然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就算在最糟糕的境况下依然能保持心理健康,而另一些人则不能。就算在俄克拉何马市爆炸事件和骇人的‘9·11’袭击之后,在后来几年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居民也仅占当地人口的40%,并不比平常更多,和其他地区相比也是一样多。”早期创伤经历、出生体重不足、贫穷等都是更易患心理疾病的“预兆”。米尼说:“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作为干预的理由,我们还是需要更准确的风险因素!”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杰伊·吉德在青少年的大脑中寻找各种心理疾病的易患特征,但他也不认为,经他多年不断优化的核磁共振能最终解开精神稳定性之谜。9 图像显示,患有精神疾病者,其大脑构造更经常有异常,这使得我们对这些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这些特征的人最后一定会发病。10 吉德说:“通过这些图根本看不出是女孩的大脑还是男孩的大脑。”他确实找到了一些易患特征,但它们并不是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