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的攻击行为才是“有害的”?(1 / 1)

大声、冲动、暴躁并不意味着某人就是坏人。一个4岁的孩子想看看捏死一只虫子会发生什么,那他是个坏孩子吗?应该不是。他的举动当然让人有点儿倒胃口,对动物也不友好,但也只是出于好奇,是童心的探究。可能他也会感到很满足,因为可以如此残暴地对待小虫子,让他这个“小小人”感觉很有力量。

但如果这孩子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惩罚呢?那他就会学到,这样做不对,以后不要做这样的事。他可能也会学到,要表现好一点儿,控制住自己。但他还是会有攻击性行为。瑞士巴默尔韦特医院的心身医学主任乔拉姆·罗内尔说:“如果孩子不能通过游戏来处理彼此之间的攻击,他们以后也无法处理好攻击性行为。所以我更建议培养在愉快的氛围中解决各方冲突的能力,而不是生硬地规定这个不准做那个不准做。”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一呼吁:越早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日后越不容易伤害到他人。罗内尔还说:“‘只是’冷嘲热讽、言语相讥却不正面攻击的人,往往才是让别人过得特别糟心的人,毕竟大部分人都不太会应对这种‘被动式’攻击。”所以,友好和尊重当然需要,但如果发生正面口角,那也不是世界末日。

在生命的发展中,人很早就会受到伤害。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能“切身”感受到母亲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在生命的第一年,童年早期关系建立并稳定下来的时候,孩子对亲密感缺失、关系紊乱尤其敏感。他们就算还不会讲话,也能灵敏地感觉到周围环境中的情绪。

青春期也有不少很棘手的时刻。心理学家里夫说:“大家都见过:写错一个字,被老师训了几句,孩子就非常受不了,因为人在那个阶段还没有发展好,依然很敏感,所以也很脆弱。”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马丁·扎克说:“人越年轻越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童年和青春期的飞跃式发展阶段带着怀疑和不安,正是在这时,贬低可留下长久的印记。“上了岁数以后同样更容易受伤害。老人通常不再有那么多可用来抵御不愉快体验的正面经历,所以负面经历会对他们有更大的力量。”

然而,汉堡大学附属埃彭多夫医院的心理医生伊冯娜·内斯托里乌克这样说:“人会覆盖不好的经历,让它们变得不完整,或永远被抹除,被许多好的经历替代。”对于轻微的恶行和严重的虐待都是如此。这种机制是人类大脑处理事情的策略。心灵懂得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只要没有遭受太严重的虐待。

这位心理医生微笑着回忆道:“玩躲避球的时候,我总是最后被选的人之一,但后来我就不在乎了。我在其他活动中找到了乐趣,比如田径和舞蹈,我告诉自己,球类运动不一定适合我。”

其他研究者在与病人进行许多对话后也表示,如果多次的成功经历能跟上,将负面经历覆盖,就算是很严重的虐待,也会退居幕后。这不是要将曾经历坏事之人的痛苦弱化或相对化,毕竟他们确实一再被其折磨,这只是指出人可以有哪些资源,心灵可以有多强大、多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