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抛弃的教养“神话” “0~3岁成长关键期”的烙印(1 / 1)

一位职场妈妈在育儿咨询论坛上讲述了她的烦恼。

孩子出生之前我就很苦恼……看到刚出生的漂亮婴儿后更苦恼了。我该继续工作,还是辞职在家陪伴孩子成长到3岁?听说孩子在出生后的3年里由妈妈亲自抚养,才能和妈妈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但如果离开职场3年,工作经验就会中断,到时还能顺利地回到职场吗?我实在不知该如何选择。

这是所有职场妈妈的心声。想放下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现实却不允许。除了经济问题,放弃自己的事业也很可惜。妈妈觉得这样的自己很自私,左右为难。除了想亲自抚养孩子,更担心孩子会因为没有被妈妈亲自照顾而出问题。

对没有亲自抚养孩子的妈妈来说,“0~3岁成长关键期”和“依恋关系”这两个概念非常有影响力。有人认为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必须在这段时期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许多育儿书籍也强调亲子依恋理论,某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无论牺牲什么,孩子出生后的3年里,妈妈一定要亲自抚养,如果必须上班,就带着孩子去。书里还说,交给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小时候可能看不出来,青春期开始就会出现问题。这些观点毫无科学依据,过于夸张。作者大概是为了强调妈妈亲自抚养孩子的好处,才会提出如此的主张。

在如此看重“0~3岁成长关键期”的社会,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料的妈妈们是怎么想的?她们是不知道还是不相信孩子0~3岁的依恋关系理论?无论信与不信,“0~3岁成长关键期”这个概念都深深地烙印在妈妈的潜意识中。如果孩子的成长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倒还好,一旦出现问题,职场妈妈就会立刻想到这个概念,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亲自照顾孩子。

曾经有位因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不爱上学而烦恼的妈妈前来咨询。

“我的大儿子不想上学,和朋友相处得也不好,我觉得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和我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3个月大时,就被交给我母亲照顾,感觉他很渴望母爱。是不是因为一开始我没有亲自照顾他?都是我的错。”

因为工作原因,这位妈妈无法亲自照顾孩子,起初心里有些愧疚,但并没有太担心。然而,孩子上小学后,出现了问题,入学初期就不喜欢上学,也无法和朋友好好相处。老师告诉这位妈妈,孩子总是很焦虑,也很内向。她很担心,觉得儿子变成这样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亲自照顾他。

不是只有这位妈妈有这样的想法,许多因子女教养问题前来咨询的妈妈都表达过类似的想法。职场妈妈对于自己无法陪伴孩子成长这件事十分自责。

对依恋理论的误解

关于依恋理论,有必要进行补充说明。依恋理论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该理论指出,婴幼儿时期,孩子必须持续得到父母或养育者温暖、亲密的照顾,才能健康成长。这一点毋庸置疑。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来自养育者的温暖的爱,可能会引发精神方面的问题。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个理论的重点不在于谁来抚养孩子,而是养育者的态度。只要养育者持续给予保护和支持,对待孩子始终温暖如初,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如果养育者出现遗弃、拒绝、虐待以及态度前后不一致等行为,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因此,孩子由稳定的养育者照顾时,并不会产生问题,养育者虐待孩子或者放任孩子不管才会产生问题。就算是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也不必看得太严重,因为不安全型依恋关系虽然是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但其本身并不是病理性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将依恋理论视为一种定论。提出该理论的约翰·鲍比曾说过,人类的发展会持续变化至青少年时期。因此,更不应将依恋理论解读为定论。

然而,对依恋理论的重视使得一个始料未及的现象出现——依恋理论的概念被夸张地歪曲为“0~3岁时没有被妈妈亲自照顾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解读,可能是因为约翰·鲍比提出该理论时,研究对象是孤儿院里的孩子。孤儿院里的孩子由保育员照顾,导致这一理论被歪曲。自此,依恋理论一直被误解,仿佛妈妈不亲自照顾0~3岁的孩子,就会让孩子变成“问题儿童”。这种被歪曲的依恋理论困扰着职场妈妈们。

依恋关系的问题多半缘于“如何养育”,而不是“谁来养育”。尤其是持续放任和虐待,是依恋关系产生问题的关键。如果养育者无法及时满足孩子生理上和情感上的需要,或者对孩子施以身心虐待,孩子就会出现问题。不管由谁来抚养孩子,只要没有放任或虐待的行为,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如果将孩子委托给家人或熟人照顾,妈妈无须担心;就算托付给保姆或托儿所,只要看护人和育儿环境具备平均水平,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一般来说,正常的看护人很少会持续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放任不管。

据统计,在30多岁这个年龄段的家庭中,双职工家庭占4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职场妈妈会因为工作问题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顾。妈妈亲自照顾孩子固然好,这些没有被妈妈亲自照顾的孩子也不一定会成为“问题儿童”。

困在依恋理论中的衍生问题

如果觉得不亲自照顾孩子,将来肯定会后悔,那就放下一切,专心陪伴孩子。如果已经决定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顾,那就将“依恋理论”和“0~3岁成长关键期”的概念从脑海中抹去。

妈妈不应被依恋理论所困。困在这种理论中的妈妈,一旦觉得孩子有问题,就会陷入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当时没有好好建立依恋关系,从而陷入以下模式:

孩子有问题→孩子小时候未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我的问题→必须矫正孩子→牺牲→奉献。

最后,形成了“戴上有色眼镜→产生愧疚感→成为矫正型妈妈→给予孩子名为爱的‘毒素’”的模式。一旦陷入这种模式,妈妈就会将孩子内向、爱咬指甲、总是一个人玩、学会说话的时间很晚等问题都归咎于未建立好依恋关系。因为依恋关系没建立好,孩子自然会有问题,一切都因妈妈而起。被困在依恋理论中,妈妈和孩子都会身陷泥淖,无法脱身。

如果妈妈的脑海中没有这些观念,会单纯地认为孩子只是不太适应,只要时候到了就会好转。她们会耐心等待,并不会觉得内疚。只要不被困在依恋理论中,一切都不是问题。

职场妈妈们总是担心保姆会不会对孩子疏于照顾、幼儿园老师会不会欺负孩子。其实,就算妈妈亲自照顾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也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只不过职场妈妈会因为自己没有亲自照顾孩子而内疚。妈妈们只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多和孩子交流,就能尽量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以及这类事情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

其实,妈妈们不必过度担心,孩子的内心如同浩瀚的宇宙般神秘,就像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宇宙中有什么以及它如何产生、为什么产生,我们也无法看清孩子的内心宇宙中有什么以及它会如何产生影响、为什么会产生影响。

孩子的早期记忆是一片未知的宇宙

我以大众为对象,使用“自我分析剧”疗法。自我分析剧利用戏剧技巧分析一个人的早期生活记忆,从而探索一个人的人生秘密。童年记忆在心理学领域极为重要,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早期记忆中藏着个体的价值观、生活模式以及行为方式。在精神分析领域,早期记忆在揭示潜意识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运用戏剧技巧进行自我分析,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强力、更深入的分析。从近十年的自我分析剧治疗经历中,我发现早期记忆不仅能解释心理问题,还能解释命运、人生使命等问题,是潜意识的“宝库”。

人们通常认为早期记忆是某些独特而强烈的记忆,其实并非如此。多数记忆都极其平凡,例如独自坐在客厅里、从二楼屋顶俯瞰街道、被妈妈背着去某个地方……都是很平凡的日常记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似没什么意义的记忆中竟然隐藏着生命的奥秘。早期记忆包含命运和人生使命。当我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记忆里藏着一个人的秘密时,我很惊讶,甚至感到恐惧。

使用自我分析剧疗法时,我的价值观曾出现过混乱。我并不是一个命运论者,虽然我相信出生和死亡的日子是命中注定的,但除此之外,都在于人的选择。我还认为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只是像郊游一样愉快地来玩一趟。在通过自我分析剧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我对人生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人生是已经写好的既定剧本吗?”“人生似乎不只是来玩一趟,每个人是不是有各自的人生使命呢?”……我又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及命运。早期记忆里藏着很多秘密,足以动摇我的价值观。

早期记忆不是个人取舍的产物,而是自然形成的最初记忆。在无数事件和经历中,没人能解释为什么某段记忆会成为早期记忆。或许可以猜测一下:那段记忆之所以被保留下来成为早期记忆,是为了传递重要的信息。有趣的是,即使是对相似事件的记忆,每个人的记忆重点也不一样。

例如,每个人关于迷路的记忆都不太一样:独自徘徊在小巷里的记忆、坐在路边哭泣的记忆、在派出所里和警察叔叔一起玩的记忆、笑着呼喊来接自己的爸爸的记忆、牵着哥哥的手找路的记忆……虽然同样遭遇了迷路这种令人手足无措的状况,但每个人记忆里的内容都不一样。我认为这种“不一样”是命运:有人独自勇敢地寻找回家的路,有人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哭泣,有人玩得忘乎所以,有人遇到了“拯救者”,有人和同伴一起寻找回家的路……

虽然状况相同,但每个人记忆中的内容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人生。即使经历同样的事件,孩子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别人无法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怎样的经历。在0~3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获得了像天上的星星、海边的沙子般丰富的人生经历。

“因为没有亲自教养孩子,所以孩子出现了问题”这个论调既无知又愚蠢,千万不能相信。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知道孩子有怎样的体验?可能是在没有妈妈的房间里独自玩积木,试着创造世界的艺术性体验;也可能是睡醒后独自在空**的房间里感到孤独的哲学性体验;或是被奶奶抱在怀里,将温暖的感受铭记在心的情感性体验……

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世界,这便是属于孩子的人生。孩子被一句“因为妈妈没有亲自教养”定义为“问题儿童”,是不合理的。这无异于妈妈在孩子纯白的人生图纸上,用红色油漆写下一句醒目的“这是一个依恋关系不良的孩子!”。

胎教论、0~3岁成长关键期论、依恋理论的假象

孩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独特体验,父母无从得知,那是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女儿小时候的故事,与“分离焦虑”有关,这应该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过的经历。

我们家是双职工家庭。大女儿2岁的时候,二儿子出生了。当时,我们住在罗州乡下的医院公寓里,周边没人能帮我们照顾孩子。刚开始,我们找了一位阿姨照顾女儿。二儿子出生后,阿姨觉得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很累,便辞职了,我们只能重新找人照顾孩子。在物色人选的过程中,经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位村里的驼背奶奶。这位奶奶和她的丈夫一起生活,由于年迈,无法再干农活,正觉得没事做的时候,和我们家结了缘。

对年迈的奶奶来说,同时照顾两个孩子确实很辛苦,于是我们决定将3岁的女儿送去托儿所。第一天去托儿所的时候,因为妻子要上班,是我单独送女儿去的。我至今还记得那天发生的事。那天,我将女儿交给老师,正要转身离开时,女儿紧抓着我的手,开始哭泣:“爸爸不要走……我要跟爸爸一起走……”我认真地向她解释,不是要将她丢在这里不管。由于自己是精神科医生,我的想法更复杂,担心这种突如其来的离别会给女儿留下心理创伤。我心疼地抱着她哄了近一小时,但她仍然不愿放开我的手。我看着紧抓着我的泪汪汪的女儿,那一瞬间,我的决心有些动摇,觉得好像还不是时候。但我很快找回了决心:“我不能心软,如果这次心软,至少一年内无法再带她过来,我得狠心一些!”

我安慰女儿:“爸爸该走了,不过爸爸很快就会回来。你在这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到时候爸爸来接你。”同时,我试图拨开女儿的手,她却握得更紧了。我焦急地看着她的双眼:“爸爸很快就来接你。”这时,女儿的手稍微松开了一些,我连忙抽出手并拥抱女儿:“你真乖,好好跟老师和小朋友们玩!”我将女儿托付给老师,准备离开。走出托儿所大门时,我总感觉不放心,所以回头看了看,发现女儿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滑梯,正看着我。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再也见不到爸爸,所以她想多看几眼。

还有一段关于女儿的难忘的记忆,也与“被抛弃”有关。

当时女儿大概5岁,已经上了两年托儿所。托儿所每天3点放学。因为当时妻子在光州上班,所以由我负责接女儿。家里的车被妻子开走,我每天工作到3点左右,就会借医院后辈的车去接女儿。托儿所离我工作的医院只有5分钟车程。每次我走进托儿所的大门,她都会开心地奔向我的怀抱。有时我会因为工作太忙而忘记去接她,好在我是向后辈借车,就算我忘了,一到时间,后辈也会提醒我:“前辈,是不是该去接孩子了?”

某天,就诊患者特别多,下午还要指导学生,我一直忙到下班时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啊!我忘了去接女儿!”平常总借我车的后辈那天刚好休假,我急忙借了别人的车赶往托儿所。当我气喘吁吁地跑进托儿所,发现女儿独自站在教室门口。女儿的表情很微妙,似乎有些安心,又好像快哭了。一旁的老师对我说:“她等爸爸等了好久呢……”

但是,我觉得女儿见到我的反应有些奇怪。我来接她,她不仅不开心,还避开我的视线,一句话都不说。是生气了吗?还是吓到了?无论我怎么哄她、逗她,她都不肯开口。我慌了,努力跟她解释,向她道歉,还连背带抱,使出了浑身解数哄她。或许是感受到了我的用心良苦,女儿的表情慢慢缓和下来,她奔向我的怀抱,这才让我松了口气。回家的路上,女儿坐在副驾驶座上,对我说:“爸爸是不是很累呀?等我长大了,我开车载你。”

那天以后,女儿养成了一个习惯——哄她睡觉时,她会用小小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抓住我的衣角。也许她的想法是:“爸爸会不会又丢下我?这次千万不能松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女儿都抓着我的衣角入睡。

我至今记得这些事情,可能是因为心里有些担心女儿。女儿会不会因此产生分离焦虑?会不会对“被抛弃”感到不安?会不会不敢交男朋友?我总是胡思乱想,大概犯了精神科医生的职业病。

现在,女儿已经成了大学生。偶尔我喝完酒,会叫她来帮我开车。女儿小时候说的话成真了。我从未问过她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那件事。为什么没问?是害怕她铭记“被抛弃”的记忆?还是不想过问她的隐私?

之所以和大家分享我女儿的故事,并非为了说明即使我将孩子托付给村里的老奶奶或托儿所,孩子也没出现任何问题。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会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影响孩子的心理。例如,虽然我认为女儿平安顺遂地长大了,但她可能会将我没去接她的那件事视为“被抛弃”而铭记于心,也可能她记得的只有对我说要开车载我的事。谁也不知道到底哪件事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深远的影响。

不要执着于眼前的东西,生活并不会有条不紊地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前行。原因和结果并不明确。如果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何必要信奉所谓的胎教论、0~3岁成长关键期论、依恋理论,将孩子定性为“不良品”呢?坚信是自己的错,坚持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牺牲与奉献只会毁掉孩子。

职场妈妈们无法时时照顾孩子,心里该有多难受?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又该有多痛苦?但职场妈妈们一定要坚定一些,不要有愧疚感。孩子的问题是由许多看不见的因素引起的,并不是因为妈妈去工作才产生的。不要轻易被各种理论左右,保持本心,奋力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