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我的心里“住”着三个人(1 / 1)

现在,可以开始学习弗洛伊德更深层次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但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能仅凭这个理论进行解释的现象。弗洛伊德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人格结构理论”。这是理解人类心理的核心理论。可以说,不了解人格结构理论的人对心理学一窍不通。

根据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部分在人的心中动态地相互作用,任何一方过强或过弱都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

以我本人为例,根据弗洛伊德的主张,尹宇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也就是说,在尹宇相的精神世界里,住着超我尹宇相、自我尹宇相和本我尹宇相。

超我是一种追求善良与正确的精神技能。“控制你的欲望!”“不要给邻居添麻烦!”“要做个好人!”……这些都是超我的常见口号。超我要求抑制本能与欲望,追求善良,可谓“心中的警察”。正如没有警察,世界就会变得混乱无序一样,如果没有超我,人类内心的动物本能将肆意妄为。超我是成熟的社会意识的基础,也是促进文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精神技能。

超我有两种属性,一是道德和伦理,二是自我理想。这里所说的道德和伦理指的是脑海里有关道德和伦理的概念,是一种远离恶、追求善的技能。自我理想则是督促自己追求理想化自我的技能。超我还负责实施惩罚。如果自身违背了道德和伦理,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超我就会惩罚自我。

本我指人类的动物本能和吃饭、睡觉、喝水、性等原始欲望。人类心中都潜藏着动物性欲望,以及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将“自我”当成“我”来理解即可。现在正在看这本书的“我”就是自我,可以当作“有意识的我”。自我就是那个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决策者及执行者。但决策者可不怎么好当,因为做决定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自我常常因靠向本我还是超我的抉择,陷入精神冲突。所谓的精神冲突,大多是夹在本我与超我间不知所措的自我冲突。总的来说,“我”不是单纯的我,而是超我、自我和本我三者不断争辩、不断妥协的复合状态。健康的自我能够施展优秀的交际手段,恰到好处地控制本我与超我。

三个“我”之间的冲突,令妈妈痛苦不堪

“最近吃吃睡睡又没怎么运动,肚子上长肉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马上开始减肥!”于是你将明星的腹肌照贴在镜子旁,用来督促自己。这就是超我的属性之一——自我理想。超我塑造出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后,就会下定决心,叮嘱自己一定要成为那样,如晚饭后绝不吃东西等。

坚持三天后,到了第四天,电视上的美食节目正在探访一家蛋糕店,屏幕中的蛋糕仿佛正在你的嘴里溶化。看完节目后,你刚好在冰箱里发现一块吃剩的蛋糕。本我诱骗着说:“吃吧!吃吧!”刚要送入口中,超我突然出现:“不行!不能吃!”自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知到底吃不吃。虽然自我是决策者,但总是毫无主见。在本我和超我的拉扯中,自我最终选择了本我,你吃下了蛋糕。在吃蛋糕的瞬间,本我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得到满足的本我立即烟消云散,随之出现的是放大了数倍的超我:“真不像话,连这样的约定都无法遵守,你就继续胖着吧!”接着便进行惩罚:你将冰箱里剩下的面包拿出来吃掉,又吃了拉面,还加了饭一起吃。你并不是因为好吃才会吃,而是抱着“算了,随便吃吧,就让我胖着吧”的心态吃下的。超我给予自我胡吃海塞的惩罚,是一种自虐的表现。自责和自虐都是超我惩罚自我的方式。

我们生活在超我、自我、本我的矛盾冲突中。在这种矛盾中反复遭殃的就是自我。

在妈妈的人生中,也有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争斗。虽然下定决心不对孩子动手,但只要孩子不听话,本我妈妈就会出现,生气地打向孩子的后背:“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冷静下来后,超我妈妈便会出来责备自己:“你是不是疯了?你有资格当妈妈吗?”随后便陷入无尽的自责。

自责,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责怪自己,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是超我在责怪自我。明明超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慈爱、高尚的理想中的妈妈,现实中却是一个总是大喊大叫、爱动手的本我妈妈。超我妈妈可看不惯这一切,通过“你有资格当妈妈吗?”“孩子会被你毁掉!”等话语来制造焦虑与自责,惩罚自我。妈妈在超我、本我和自我的三角关系中,痛苦不堪。

超我妈妈的特征

简单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后,接着介绍一下这个理论与教养孩子有什么关系以及妈妈的超我、本我如何影响孩子。

一方面,超我可以看作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克制欲望,遵守法律和伦理,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相反,本我是自私、欲望的化身。乍一看,会认为超我是好的,本我是坏的,但这两个概念不该被这么简单地划分。本我并非恶,而是求生的原始力量,也是活得开心的动力。拥有这股力量,才能在欲望、享受和争斗中生存。只有无法掌控这股力量,让自身陷入危险中或伤害他人时,才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单纯地将超我看作善。健康的超我可以克制欲望、让自己成长、与别人和谐共处。但如果超我过于强大,也会成为一些问题的导火索。例如,妈妈的超我过于强大,孩子就会活得很累。

为了方便阅读,下面将超我比较强势的妈妈称为“超我妈妈”。这类妈妈的特征大致是这样——有道德感;小心翼翼,怕被人讨厌;追求完美,重视原则和规则;价值标准高,重视发展和成长;比起趣味更注重意义,克制欲望,快乐时反而不自在;经常自我反省。超我妈妈的这些倾向,看似都是很好的品性,但并不是只有好的方面。

如果超我过于强势,人生就会变得很沉重。一直压抑着内心的欲望,会让人莫名紧张、沉闷。快乐时不自在,就不懂得享受乐趣。追求完美,因此无法容忍失误,也会时常感到自卑。经常自我贬低,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容易自责。超我太过强势的妈妈总是在潜意识里监视自己做得好不好。

这样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同样十分严格。在她们眼里,只有明确的对与错,她们是随时都想教导孩子的正解型妈妈、矫正型妈妈。即使让孩子看漫画书,也会选历史漫画书这类书。每当看到孩子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样子,都会觉得不像话。不能容忍孩子做事马虎、粗心大意。

一般情况下,超我妈妈会以什么模样出现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追求完美的妈妈:“你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在拥有强势超我的妈妈中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妈妈。这类妈妈的标准很高,注重原则与规则,无法容忍过错。她们事事盯紧孩子,视线紧跟着孩子不放,用“做没做”“做得好不好”来评价孩子。

追求完美的妈妈会跟孩子强调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将孩子的绝大部分生活划分到这两个范围内。妈妈也会以此为标准来评判孩子,该做的事没做好就是“没出息的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坏孩子”。在这样的高标准下,妈妈总是用审视的眼光打量孩子,也总是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妈妈这样对待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有“我做错了什么吗?”或是“我应该做得更好”的想法,过度自省导致严格的超我形成。达不到妈妈的标准,会责备自己“没能力”,陷入“我很差劲”的自卑感之中。孩子会将训斥自己的妈妈形象刻在脑海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妈妈责备一样,自我会在脑海中被超我批评。就这样,“妈妈的超我”变成了“孩子的超我”。

追求完美的妈妈并不温暖。即使她们内心有温度,孩子也体会不到,短暂感受到一些温暖后,又会瞬间被“你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之类的话语泼一身冷水。这是一种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冷却的温暖,令孩子充满不安。

严厉的妈妈:“做错事就要被惩罚。”

追求完美的妈妈“升级”后,会变成严厉的妈妈。病态的超我妈妈会以严厉的形象出现,特点是无法容忍任何错误、标准极高。

严厉的妈妈和一般妈妈不太一样,看上去端庄、有教养,内心却冷酷无情。她们不断控制孩子、压迫孩子,教训孩子也从不心软。有时,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她们甚至会使用暴力。这一切,都会让恐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虽然一些严厉的妈妈主张“绝不使用暴力”,然而语言暴力和眼神暴力远比肢体暴力可怕。那种表达“你算什么东西”的语气和眼神让人不寒而栗,虽然没有真的动手打孩子,却用残忍的话语和冷漠的眼神让孩子“遍体鳞伤”。严厉的妈妈认为自己是追求正义的人,深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问题。

当然,现实生活中严厉的爸爸更多。在这里简单聊一下有关爸爸的事。男人通常将力量视为最高价值,他们重视根据力量排位的等级秩序,强调命令与规则。因此,爸爸对孩子,尤其是儿子的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能力。超我较强势的爸爸多半戴着“能力”和“规则”的有色眼镜。每当孩子看起来能力不足或不听话时,爸爸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有一次,一位大学生前来向我咨询。他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修经营学专业,正在准备会计师考试,因出现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前来咨询。他非常聪明,似乎早就分析过自己的心理问题,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缘于父亲。或许是对父亲心怀愤恨,整个咨询过程中,他都将自己的父亲称为“那个人”。

“我觉得那个人是万恶之源。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拿买练习本的钱去买饼干吃,谎称弄丢了钱,结果被他识破了。他骂我是浑蛋,为了让我不再犯错,毒打了我一顿,对我的祈求置之不理……当时我觉得那个人根本不是我的父亲。他还会将我绑在椅子上,逼我学习,经常说我没出息。他不仅针对我,还经常辱骂我母亲懒惰。但是,在外人眼里,他经常去教会,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好人,简直就是有双重人格。我甚至想过总有一天要报复他。”

这位父亲就属于严厉的超我爸爸。无情地打骂说谎的孩子,将孩子绑在椅子上逼迫学习,指责妻子懒惰……只要触犯了他心中正直、诚实的原则,他必定严惩不贷。

病态超我的一个特性是对极小的错误也会施以严厉的惩罚。有一位爸爸因为五岁的孩子说谎,就扒光孩子的衣服进行殴打。这根本不是教训,而是暴力。

病态超我还具有双面性,虽然精神上追求正确、正义,行为却很无情,在教会里戴着一副慈悲的“面具”,在家里却是“暴君”,虽然主张追求善良与正义,行为却充斥着暴力与专断。上述事例中的爸爸对孩子使用暴力,算是严重的病态型超我父亲。但他本人可能对此毫不知情,反而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人。

这类父母并不少见,不过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即使不使用暴力,他们也通常用自己的高标准苛待孩子,完全感知不到自己有多冷酷无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没什么朝气,爱看别人的脸色,做事畏首畏尾,即使表面上没有显露出来,内心也满是恐惧与不安。

如果妈妈以做没做、做得好不好为标准来评估孩子,孩子会变得很敏感,经常看妈妈的脸色,容易自责。虽然想成为好孩子,却无能为力,潜意识中暗藏着怕被妈妈抛弃的恐惧心理。这些妈妈往往不知道孩子有多希望能得到她们的肯定,也不知道被妈妈否定的孩子内心有多悲凉。

每次被问起是否爱自己的孩子,这些妈妈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既然爱孩子,为什么要用轻蔑的眼神和刻薄的语言伤害孩子?又为什么轻视孩子、嘲讽孩子?嘴上说爱孩子,实际上却不断地打击、轻视、责骂孩子。

妈妈的蔑视会摧毁孩子的灵魂

严厉的妈妈往往会蔑视孩子。偶尔觉得孩子很烦或对孩子发脾气其实很正常,但严厉的妈妈蔑视的程度完全不同,是没拿孩子当人看,否定孩子的存在。蔑视是人际关系中最恶劣的行为,更何况是蔑视自己的家人。被最亲近的家人蔑视,会让孩子如同身在炼狱般痛苦。

蔑视孩子的妈妈,往往不知从何时开始,莫名看孩子不顺眼:起初只是疑惑“孩子怎么会这样”;戴上“不满意”的有色眼镜后,会认为孩子“真是太不像话”;如果尝试纠正孩子的行为却毫无成效,就会死心,认为孩子“不可救药”;再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不拿孩子当人”的蔑视。处于死心阶段的妈妈都还可以接受,因为即使妈妈死了心,孩子也能靠自己生存下去。但蔑视会践踏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摧毁孩子的灵魂。

为什么妈妈会蔑视心爱的孩子?孩子究竟做错了什么,竟然连存在都要被否定?孩子的错误严重到不配被当作人看待吗?充其量只是成绩不好、不听话、该做的事没做好。

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被蔑视。蔑视完全是一种投射行为。这是因为妈妈用高标准要求孩子,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妈妈。妈妈越蔑视孩子,孩子就越想畏缩或反抗,这种让妈妈看不顺眼的形象越会激起妈妈的蔑视,形成恶性循环。妈妈坚信,只要孩子改变了,就不再有蔑视的理由。然而,妈妈的有色眼镜一天不摘,孩子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力气。

追求完美的妈妈、严厉的妈妈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妈妈,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她们不清楚自己的标准、价值观、信念会以多么残酷的超我模样展现在孩子面前,许多人甚至认为自己是好妈妈。超我妈妈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最后却让孩子“生病”了,还会疑惑明明给孩子灌输了好的想法、积极的观念,教给了孩子正确的行为,为什么孩子却“病”了。这种妈妈太“危险”了。

超我又被分为进攻型和被动型,追求完美的妈妈和严厉的妈妈就属于进攻型。那么被动的超我妈妈又是什么样的?那就是爱面子的妈妈。

爱面子的妈妈:“别人会怎么看?”

爱面子的妈妈一般都是焦虑型的超我妈妈,十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她们觉得孩子也是妈妈的面子之一,孩子有问题代表妈妈也有问题,因此对教育问题十分重视,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没教好孩子。

有一次,我在咖啡厅里和一位妈妈聊天。她让孩子向我问好,孩子却躲在妈妈身后默不作声。妈妈将孩子推到我面前,说:“要向老师问好。妈妈说过,就算是初次见面,也要有礼貌。”孩子依旧撇着嘴不吭声。这位妈妈居然轻轻按着孩子的头,让他向我鞠躬。孩子因为我而受到责备,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有些妈妈对孩子向人问好这件事非常在意:出门前不忘嘱咐“一定要好好跟人打招呼”,回家后也要问“有没有打招呼”,带孩子去参加聚会,会问孩子:“你怎么不跟别人打招呼?”虽然礼节教育很重要,但这种程度的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礼节教育。其中隐藏着妈妈的焦虑——担心被人指责“孩子没礼貌,妈妈没教好”。

很多人将问好视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在一些妈妈论坛中,经常能看到有关教育不爱问好的孩子的建议,例如,妈妈自己要先大声地问好,孩子才会跟着问好。还有人建议可以轻按孩子的头,让孩子养成问好的习惯。真的有必要强按着孩子的头让他们问好吗?

言归正传,想想为什么要向人问好。因为开心?因为不打招呼会被指责?还是因为这是社会习俗?孩子还不懂什么是社会习俗,也不知道不这么做会被指责,只是单纯地因为见到陌生人、心情不好或者比较害羞而不想问好。有些孩子会落落大方地向初次见面的人问好,有些孩子会恭敬地鞠躬,也有些孩子因为害羞而扭扭捏捏的,或者躲在妈妈背后不敢出来。这些都是孩子的自发性行为。

有爱打招呼的孩子,也有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孩子们有自己的“标准答案”。有些妈妈担心3岁的习惯会持续到80岁,但是,问好并不是一种习惯。小时候,问好是自发性行为,长大后则是一种社交技能。问好这种行为是人长大后不想做也要做的事,可不可以让孩子在小时候随心所欲呢?

孩子不爱问好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听到“快向妈妈的朋友问好”后还是没反应,说一句“那下次再问好吧”即可,不要再说孩子很害羞或者很胆小之类的话。为什么要对孩子不想问好的行为进行辩解,而且是用贬低的方式?是想辩解这不是妈妈的问题,而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只是因为孩子没有问好,就成了妈妈口中害羞、不大方、怕生的孩子吗?在那种情况下,妈妈即使心里有些不舒服,也要忍住不说,将不安留给自己,别留给孩子。

妈妈不可能没教过孩子问好,更不可能教孩子绝对不要问好,肯定会告诉孩子见到人要问好,妈妈将该做的事都做了,有关这方面的家庭教育就完成了。因为孩子不愿问好就训斥、惩罚、恐吓孩子,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不愿意低头问好,妈妈就该按下他的头吗?这样其实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孩子就是单纯地不想低头问好,妈妈只要接受这个事实即可。可以这么想:虽然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现在不愿意问好,但是长大后再不济也能达到我现在这样的礼貌程度。只要这样想就好。

不同情况下问好的原因各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幸福的超我见到对方感觉快乐,也很享受问好这件事,是因为开心而问好;恐慌的超我害怕不打招呼会被人说没礼貌,是因为不安而问好。同样都是问好,前者会成为落落大方的孩子,后者则会成为焦虑不安的孩子。

过于注重面子的人,往往都是爱看别人脸色的人。爱面子的妈妈总是教育孩子见人要问好、说话要小心、要有礼貌、在长辈面前要坐得端正。妈妈教育孩子有礼貌是理所当然的好事,但应该从潜意识的角度来分析,进行这种教育是为了教出能和他人和睦相处的孩子,还是单纯地为了维护自己不想被别人指责家庭教育有问题的面子?

同样的教育内容也会因方式不同,导致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是肯定的教育还是否定的教育?是促进成长的教育还是强化焦虑的教育?后者会让孩子变得紧张、畏缩,因为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无法与他人轻松地相处。孩子会不停地想着别人会怎么看他、会不会失误等,这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想法会在内心根深蒂固。这样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彬彬有礼,但内心永远处于紧张的状态。正是妈妈焦虑的超我将这种焦虑的姿态传递给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