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和关系要好的学弟一家聚会。饭桌上,学弟家读一年级的儿子只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孩子的妈妈见他不好好吃饭,骂他不吃饭会长不高。孩子哭闹着不想吃,母子俩就这样折腾了一顿饭的时间。
学弟说,他的妻子因为担心孩子长不高,格外重视孩子的饮食,每天都会在饭桌上与孩子起争执。不仅如此,他的妻子让孩子从六岁开始喝各种营养补充剂,最近还给孩子喝长个子的中药。学弟的身高大概有一米七五,他的妻子则是一米五出头。因为孩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一些,他的妻子一直担心孩子会因为像她而长不高,仿佛看到孩子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没长高的她。孩子明明可能会长得像爸爸那么高,这位妈妈却总是担心孩子会像她。
再举一个例子。有位内向的男士,见了人也不怎么说话,像块木头。他的妻子劝他多与他人来往也没用,他只是无动于衷地说:“那又怎么样?有外向的人,当然也会有像我一样不爱说话的人。”他的妻子越看儿子越觉得他像自己的丈夫,儿子总是独自安静地玩耍,也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十分担心。“孩子要是像他爸爸一样,怎么办?”那位妈妈目前已经给孩子报了领导力培训班和演讲培训班。在她眼中,孩子的身体里“住”着自己的丈夫,她将丈夫的形象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本没有任何问题,却在她眼中变成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的“丈夫”。
在某次课程结束后的问答时间,一位妈妈说,自己快被儿子愁死了。
“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他太讲原则,有些呆板,丝毫不懂得变通。放学回家后,要先写一小时作业,非常有时间观念。一说要带他出门,他就早早地穿好衣服等着。他连吃饭的时间都规划好了,要求我在那段时间给他做饭吃。我常常生气地对他说,‘总是那样可不行,要懂得变通’。”
听完她的倾诉,一旁的妈妈们却说:“哎呀,好羡慕啊……”也有人说:“这居然是烦恼吗?”有一位妈妈甚至开玩笑说:“要不我们交换孩子吧?”在一位妈妈看来令人羡慕的孩子,在另一位妈妈看来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别人称赞这个孩子乖巧懂事,他的妈妈却因为他太讲原则而烦恼。
为什么她对这个被旁人称赞的孩子不满意?我问那位妈妈,家里有没有人和孩子性格相似。她想了想,突然“啊”了一声,想起她那位几年前去世的父亲,说:“我儿子和我父亲实在太像了!”
原来,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谨、一丝不苟的人。例如,和别人约好见面,总会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场所;要做的事永远都会提前做好。而她的性格和父亲恰恰相反,常常因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而被父亲责骂。她说,每次跟父亲在一起,都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觉得父亲太死心眼儿。她在儿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这就是潜意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这个家庭的故事也并非个例。如果这个很讲原则的孩子出生在其他家庭,可能会在称赞声中长大。同样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会活出不同的人生。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只是看见了孩子最真实的模样,但事实并非如此。看着孩子的时候,会在孩子身上投射另一个人,或许是自己,也可能是丈夫、自己的父母,甚至是公婆。这就是妈妈的有色眼镜、妈妈的投射。孩子明明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妈妈却看到了“藏”在孩子身体里的胆小的某人、懒惰的某人、焦虑的某人、自私的某人。妈妈对这种心态毫不自知,误以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其实,对孩子的负面印象源于她讨厌的某个人的模样。
前文提到的那位心理剧主人公,就是因为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憎恶的婆婆,才会反常地讨厌自己的宝贝儿子。她很难察觉自己是因为在孩子身上看到婆婆的样子,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这是一种复杂且深层次的潜意识。那个讨厌儿子一根筋的妈妈,也很难察觉自己在孩子身上看到了父亲的模样。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妈妈们确实很难察觉自己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谁、投射了谁。然而,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稍作反思就能察觉。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住”在孩子身体里的那个人就是妈妈自己或孩子的父亲。投射的又是怎样的特征呢?主要是缺陷或感到自卑的地方。从个子矮、瘦小这种身材上的自卑到胆小、懒惰等性格上的缺陷,都有可能成为妈妈的投射点。
性格内向是低自尊的表现吗?
在诸多性格特征中,大部分妈妈担心孩子过于胆小、内向。下面这段文字是我在一个妈妈论坛中看到的:
孩子今年上二年级。这次我去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发现他明明知道答案却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孩子都积极地举手,大喊:“老师,让我来!”回家后,我问他:“你明明知道答案,为什么不举手呢?”孩子居然说:“没有为什么。”没有为什么?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孩子那么胆小。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我知道大家都是这么长大的,但还是很难过。我该怎么引导我的孩子呢?
这是孩子太过内向的妈妈的苦恼。一般来说,担心孩子内向的妈妈,自己或丈夫也是这样的性格。这是一种投射心理。孩子的身上有“因性格内向而活得很辛苦的妈妈”的样子。那些“心大”的妈妈往往不太在意孩子小心翼翼的样子,觉得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好起来。
可能有人会觉得疑惑:说孩子内向明明是陈述事实,怎么会是投射呢?担心孩子性格内向、个子偏矮难道不正常吗?实际上,投射并不是一面镜子,单纯映现出客观真实的东西;投射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将事实扩大、夸张,并且加入负面情绪。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的孩子也是这样,这是客观事实。如果只是觉得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觉得这是问题,那这就只是一个事实;但如果妈妈将自己的这种性格视为问题,进而将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不停地焦虑、烦恼,就会成为一种投射。妈妈在潜意识中将这些担忧放大,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我的孩子有问题。
妈妈的潜意识里隐藏着这样的想法:我的孩子胆子太小了,以这种性格怎么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呢?我该怎么帮孩子矫正这种性格?于是,妈妈为了矫正孩子的性格而努力。但是,妈妈的这种心态对孩子有害。“性格内向”的孩子给妈妈“戴”上了“我的孩子有问题”的有色眼镜,进而让妈妈散发担忧的气味。孩子和妈妈就这样被困在“性格内向”的框架中。
如果付出了努力,孩子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妈妈就会在心中默默地自我安慰:“虽然我的孩子有问题,但没办法,既然是我生的,我就应该无条件地爱他。”我们很有必要仔细分析这种心态。这种妈妈的爱在潜意识中成为“怜悯的爱”,是病态的。这并非爱着孩子的全部,而是在心中接纳一个“虽然有问题但仍被我深爱着的孩子”。妈妈要注意将孩子视为完整体去爱他的全部和将孩子当成不完整体去爱的微妙区别。如果妈妈戴着“孩子有缺陷”的有色眼镜,散发“孩子必须改变”的气味,那么,抱歉,这不是纯粹的爱,而是一份“有毒”的母爱。
比起性格内向的孩子,努力想矫正孩子性格的妈妈存在更大的问题。这样的妈妈会为了让孩子活跃起来而逼迫尚未准备好的孩子融入陌生的环境,严厉地催促慢半拍的孩子,或者将喜欢独处的孩子推向人群。其实妈妈越这样做,孩子越畏首畏尾,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孩子变得自尊心低下。妈妈用“你还不够好,你有问题”的评价低估孩子,怎么可能让孩子成为充满自尊感的人?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自尊心低下是因为本身性格胆小,其实并非如此。内向的性格和自尊心毫无关系。内向的孩子可能反而自尊心更强。他们看似没什么存在感,内心却有更坚定的力量。内向的孩子变得自尊心低下,不是因为自己本身的性格,而是因为父母的焦虑。
性格是一种气质,是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必须充分了解的因素。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气质进行斗争,对孩子的教养就无法正常进行。
气质是上天馈赠的“生存技巧”
气质是生命诞生之时上天赐予的特性,因此也称为天性。每个人都会带着属于自己的气质生活。当然,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变化,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逐渐改变。但是,能改变的是既有气质的强度,让一种气质转变成另一种气质是不可能的。
“积极”“消极”“固执”“温顺”“急性子”“慢性子”等都是形容气质的词语。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天生的特质。“我的孩子无欲无求,性格很淡然,我很担心。”一位母亲向我表达了焦虑。有欲望才会想出人头地,有好胜心才能在艰险的社会中不落于下风。但贪得无厌、急于求成,为了胜利与人争斗不休,没能获胜就感到痛苦、气愤,这样的人生十分沉重。如果没有欲望,可能不会出人头地,但平淡的生活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勤奋与懒惰也同样如此。人们认为“快”一些的气质代表勤奋、“慢”一些的气质代表懒惰。的确,勤奋能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但若以“身心舒畅就是幸福”的标准来看,懒惰一些也没什么。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即使懒惰也能安居乐业,上天才赋予了懒惰的气质;而那些只有勤奋工作才能生存的人,上天就赋予了他们勤奋的气质。勤奋的人可能劳碌一生却毫无收获,懒惰的人也可能不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到安逸的生活。每种气质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接纳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是教养孩子的基本原则。毁掉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努力改变孩子的气质。只要动了想改变孩子气质的心思,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就会变成有问题的孩子、没出息的孩子。
父母为什么想改变孩子的气质呢?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模样由气质决定,或者误以为气质能够改变。改变孩子气质的动机背后,隐藏着父母的焦虑。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会将自己的气质投射到孩子身上。一旦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就无法忍受。父母觉得自己的性格已经无法改变,但孩子还小,误以为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实际上,父母连自己的性格都无法改变,怎么就确信能改变孩子的性格?
气质是一种素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最擅长也最合适的“生存技巧”。气质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由上天赐予、与生俱来的。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生存。难道性格内向的人更难生存吗?必然不是,只是生存方式不同。有人喜欢站出来,也有人喜欢躲起来。正如强壮的老虎可能濒临灭绝,胆小的兔子反而到处都是。妈妈必须接受孩子天生的气质。兔子般乖巧的儿子不可能变成猛虎般强悍的孩子,小熊般憨厚的女儿也不可能被培养成狐狸般精明的孩子。内向孩子的生存技巧本就是稳定、安全的,被妈妈推出去“战斗”,这样的孩子该如何自处呢?
妈妈之所以想改变孩子的气质,还有一个原因是妈妈的欲望和焦虑。例如希望孩子飞黄腾达的欲望或担心孩子被淘汰的焦虑。但不管是出于欲望还是焦虑,都不应与孩子的气质对抗。妄想改变孩子的气质,等同于子女教养还没开始就宣告失败。那些能够接纳孩子天生气质的妈妈才是顺应自然的明智妈妈。
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身体里到底“住”着谁呢?你是不是将一个你讨厌的人投射在孩子身上,然后感觉到不满意、憎恨、忧虑呢?是不是像个修理工一样,每天都在“修理”有问题的孩子或感觉要出问题的孩子?是不是无端地消极看待纯粹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胆小、长不高、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合格产品”,所以想要“修理”孩子吗?其实,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要知道,出问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妈妈的视角、妈妈的心态以及妈妈的想法。只要妈妈的焦虑、欲望和偏见得到纠正,就会发现孩子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作为妈妈,只要原原本本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无论孩子有什么样的缺点与不足,都要坚信孩子能以那样的姿态幸福、勇敢地活着。妈妈的信任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孩子听到的不是嘴上的话,而是心底的话
网络咨询论坛中有篇关于“如何对待胆小的孩子”的文章。文章认为小心谨慎并不是坏事,不要让孩子畏缩,要经常鼓励孩子“你一定能做好,我相信你”,让孩子充满自信。这篇文章讲的内容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暗藏“陷阱”。妈妈们一定要睁大眼睛,辨别埋在暖心安慰中的“地雷”,千万不要不假思索地学习。如果小心谨慎的性格并没有哪里不好,不去在意就行了,用不着提及它是好是坏。将这样的话说出口,反倒成了认为孩子胆小并不好的证据。明明嘴上对孩子说“没问题,你能做好”,心里想的却是“孩子根本做不好”,真是煞费苦心。
话语分为“嘴上的话”和“心底的话”。“嘴上的话”是指直接说出来的话,“心底的话”则是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嘴上明明说着“没关系,相信你”,心里想的却是“并不是没关系,我不相信你”。心底的话是一种感觉和气味。嘴上说着“没关系”,心里却散发着很介意的气味。孩子真正听进去的,不是妈妈嘴上说的话,而是妈妈内心的真实想法。嘴上说的话只会从孩子的耳边掠过,心底的话才会留在孩子心里。
正因如此,妈妈们尤其要注意自己是否心口一致,这也是对自己潜意识的观察。严格来说,是观察前意识。虽然在意识中认为孩子不错,但如果仔细地观察前意识,就知道自己究竟是真的觉得没问题,还是假装没关系。心口一致的妈妈才是真正的好妈妈。
有些妈妈很疑惑:“我明明尽心尽力地教养孩子,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这样的悲剧往往缘于妈妈心口不一,嘴上说着“妈妈的宝贝最棒”,心里却想着“这孩子可怎么办”。换句话说,是妈妈亲手给孩子戴上了“不合格产品”的紧箍咒。抱着这种心态给予的母爱也会充满担忧与焦虑。
气质是自发性的
气质是自发性的。自发性是让人主动作为的内在力量,存在于身体之中,从体内开始驱动,会在思考之前通过身体给出反应。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最适合自身的能量,是自发性的个体存在方式。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发性,甚至可以说,孩子就是自发性本身。
一个周日,我因有事去了趟工作的医院。那天,总务科长带着五岁的女儿一起值班,小女孩正坐在她爸爸的座位上用电脑看动画片。我对她说:“好漂亮的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她耷拉着脑袋,拼命往椅子里缩,十分害羞。同事见状赶紧说:“快跟院长伯伯问好。”小姑娘蜷缩得更厉害了,悄悄抬头看我一眼,又将身体藏起来。“怎么不向院长伯伯问好?”她的父亲再次催促,但孩子仍然低着头不动。我笑着说:“哎呀,真可爱!下次再打招呼吧!”然后走出了办公室。
那个孩子的蜷缩就是一种自发性。不是只有向外施展的行为才是自发性行为,向内蜷缩也是自发性行为。蜷缩的行为就是孩子身体的自发反应,在她思考之前、辨清对错之前、父母说话之前,身体给出的自然反应。这种行为是孩子的最佳反应,也是孩子的生存方式。孩子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妈妈说过要向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的想法,却无法反抗身体的自发性反应。如果嘲笑这样的孩子是连招呼都不会打的傻瓜,会摧毁孩子的生存方式。再说回那个孩子的事。那天,过了一会儿再见到她时,她开心地笑着向我问好,和我聊得很好,还四处跑跑跳跳。原来,适应了陌生环境的她是那么活泼。只要像这样不过多干涉并且等待,向外发力的自发性就会显露出来。
聪明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自发性,并且擅长应对孩子的自发性反应。能将孩子的畏缩行为视为自发性反应的妈妈非常了不起。不是嘴上说着没关系,心里却焦虑不安,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自发性。怎样才能尊重孩子的自发性?摘下认为孩子胆小的有色眼镜,不将胆小的印象投射到孩子身上,不带任何偏见地看着孩子原本的模样就可以。妈妈的这种心态会让孩子尽情地施展自发性力量。如果妈妈无法将孩子的畏缩行为看作自发性反应,从而担忧这种行为,并且想纠正,孩子就会因觉得妈妈不喜欢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而十分痛苦。
总而言之,气质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存战略。无论孩子是调皮的、胆小的或是害羞的,都是拥有独特性格的完整体,即便父母不满意,也是最适合孩子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聪明的妈妈努力改变自己,愚笨的妈妈努力改变孩子。
性格内向和外向的标准
性格内向与外向很难一分为二地区分开来,这种区分也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如何让内向的力量和外向的力量协调地发挥出来。
前不久,我和上大学的女儿就性格的话题聊了聊。我一直觉得女儿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因为她从小就没多少朋友,总是很安静。从小学到中学,女儿对竞选班干部也毫无兴趣。唯一一次竞选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被我妻子怂恿着参加了竞选班长,最终只获得了两票,落选了。
我问女儿:“你觉得你的性格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
女儿回答道:“这个嘛……好像两种都有。”
“如果只能回答一种呢?”
“啊……不知道。”
“那你觉得你的外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健谈,他们也很喜欢和我相处。但是我不擅长跟初次见面的人打交道。如果外向指的是能够迅速地跟初次见面的人打成一片,显然我并不外向。那种场合,我连主动聊天都做不到。”
“在展现自我方面怎么样?”
“我不是那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
“你从小就不喜欢发言,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或者找人帮忙干活儿,你都不会举手,对吧?”
“对,就算知道答案,我也不会举手。有些孩子连答案都不知道就举手抢着回答,我弟弟就是这样,我觉得他是真正外向的人,初次见面也能跟人聊得不亦乐乎,即使是不擅长的事也会主动站出来。”
的确,女儿很难被认定是外向的人。即使是在和朋友的家庭聚会上,她也不会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如果没人和她搭话,她甚至可以一句话都不说。
但我儿子的确很外向。有件关于儿子的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儿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有次放学回家,他跟我们说要代表学校参加游泳比赛。可那时候我儿子连浮在水面上游出十米都很困难,他竟然要去参加游泳比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你游得不好,怎么参加比赛?”
“老师问有没有同学想参加游泳比赛,四周都没人举手,我就直接举手报名了。”
“但你根本不怎么会游泳啊,你打算怎么办呢?”
“不,爸爸,我很会游泳。”
“真的吗?好吧,那你加油。”
就这样,比赛当天,儿子带着泳衣出门了。对于儿子能否游完全程,我既怀疑又担心,但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经历。比赛结束后,儿子一到家就兴奋地夸耀自己做得很好。原本一直是最后一名,但中途有个参赛者弃权,儿子就得了倒数第二名。真是太神奇了。
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嗯,你真棒!”虽然不擅长游泳,却有勇气代表学校参加游泳比赛,真是难能可贵。
过了一个月左右,某天晚上下班回到家,我发现妻子的表情十分严肃。原来,那天妻子和儿子的班主任面谈,聊到了儿子因游泳比赛由倒数第一变为倒数第二而感到骄傲的事。结果老师笑着说,不知是什么原因,选手名单漏掉了儿子的名字,他虽然去了比赛现场,却没能上场参加比赛,只能坐在观众席上。也就是说,儿子对我们说谎了。
妻子满脸担忧地问我:“怎么办?跟儿子说我们知道了真相,然后严厉地训斥他?”
我也很苦恼,到底该怎么办呢?盘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还是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让他不敢再说谎。真是很难办。妻子又问:“怎么办啊?这时候你不是应该知道怎么做吗?”
就在我默不作声苦苦思索之时,妻子突然丢下一句话:“你到底是不是精神科医生?”
思来想去,最终我还是决定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其实我也说不出原因,但我就是想这样做。如果孩子变成“说谎精”该怎么办?我想,我对他有信心。
我儿子就是如此外向,但是太过外向也会有问题。儿子上初中后,有一天我们不知道在聊什么,话题突然转到当年的那场游泳比赛上。他向我坦白,当时他其实是在说谎。看来,这件事他也一直记在心里。
他难为情地说出实情后,问我:“爸爸还记得那件事吗?”
我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若无其事地回答道:“有这样的事吗?我不记得了。”
再说回之前和女儿的对话。
我问她:“你觉得我是什么性格?”
“爸爸好像是外向的性格。我虽然和朋友闲聊时很开心,但如果让我在很多人面前发表讲话,我什么都记不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是爸爸讲课讲得很好,还很擅长执导心理剧。”
“其实爸爸也会紧张,只是现在好多了。我觉得我只是看上去外向,但其实是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待着,容易想太多。”
“爸爸好像戴着‘外向’的假面,有种假装外向的感觉……”
“对,我的外向就像表演,想让自己看上去外向,可怎么看都不太自然,多少有种戴着假面的感觉。和别人相处的时候看起来很开心,其实离开那种场合会更舒服。我更喜欢独处。”
别人不了解的我
我是个内向的人,虽然为人处世相当不错,但内心十分谨慎。可以说我是一个集内向和外向于一体的人。我从小就是这样,会在课间逗朋友们笑,也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去朋友家玩。
到现在我也没多大变化,虽然别人觉得我很外向,但我却因别人不知道的内向问题而苦恼。从表面上看,我四处演讲、执导心理剧,看似勇敢无畏,其实心里总是焦躁不安。我努力想改掉这种内向,但并不见效,现在给别人打电话,还是会莫名其妙地忐忑不安。如果对方不接电话,等待的时间久了我就会焦虑,没等转到语音信箱的提示音响起就会挂掉电话。最近,我甚至特意训练自己在接电话时等转接语音信箱的提示音响起再挂电话。说起我的内向表现,还不止一两件事。在商场里买衣服,试穿几件之后,即使自己不是很喜欢,也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买下来。在车站里看到排长队的出租车,会因为不好意思说要去近的地方而选择坐公交车。我在发表讲话时也会焦虑,上台前就开始忐忑不安,后悔为什么要答应来演讲,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取消。有时去参加一些感兴趣的学会,但又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只好中途掉头回家。这都是别人不知道的我。到了这个年纪,我还在为这种内向的问题而苦恼。做了30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一直努力想克服内向,虽然略有好转,却依旧没取得多大的进步。
之所以讲述我的故事,主要是想强调:人的性格在小时候就基本定型了,很难改变。补充、完善自己的性格是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课程,不是父母干涉就能解决的事。
用“1度法则”拯救孩子
孩子的缺点不应被视为关键性的缺陷,而应看作孩子的自然样貌。胆小、说话慢、个子矮、性格孤僻……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很容易散发焦虑的气味。这种担忧不是想停就能停的。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的缺点是非常困难的事,但这是父母的重要职责。不要为了改变孩子的缺点进行斗争,而应该与认为孩子的缺点有问题的心理进行斗争。无论孩子多大,即使已经20多岁也一样,父母必须摘下“孩子有问题”的有色眼镜。
试着接纳看似问题百出的孩子吧。不要将孩子视为“问题儿童”,接受孩子现在的模样就是他最好的样子这一事实。这种心态能让孩子重新找到自我,孩子的生命力、自发性也会重新迸发。这并不容易,改变妈妈的心态就像移山一样困难。妈妈连移开落在孩子身上的视线都很难,更别说改变心态。明知做不到,也不必自责,毕竟世界上称心如意的事不足百分之十。从我的经验来看也是如此。我一直在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性格,然而像我这样的专业精神科医生努力了数十年都做不到。
在努力成长的道路上,我制定了一个“1度法则”:不要想一步就转变180度,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努力改变人生中的1度就好。但是,这种努力不能停止。虽然一次只改变1度,但是长年累月就会达到10度的改变,甚至更多。重要的不是自己改变了多少,而是努力改变的决心。拥有这样的决心,就能在自我反省中成长。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父母,如果父母散发反省和成长的气味,孩子也能学会在反省中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