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年前没有语文和数学(1 / 1)

智力所需的经验

动物的本能是大自然的安排。

例如,前面提到蜻蜓会将塑料薄膜错认成水面,在上面产卵。在没有塑料薄膜的时代,它们根本不必担心会犯这样的错误。

刚破壳的雏鸟会把看到的第一个会动的物体当作父母,哪怕只是一个由电池驱动的玩具,雏鸟也会将它认作自己的父母。在没有玩具的自然界,第一个在雏鸟面前移动的一定是它们的父母,肯定不会出错。

动物的本能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运行的,它们还无法适应现代的人造物品。

智力发达的哺乳动物能够分清塑料薄膜和水面,也能够分清玩具和父母。它们能认出人类制造的塑料薄膜和玩具。

智力是通过积累经验而发展的。

但是,正如电脑和智能手机需要进行初始设置一样,对动物的智力来说,什么样的经验能起到初始设置的作用呢?

对智力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

最初,电脑只是一个盒子。在电脑里安装Windows之类的系统,进行初始设置,就能为联网和发送电子邮件提供条件。如果安装了打字软件,就可以用电脑打字。如果安装了计算软件,就可以用电脑计算数据。如果安装了绘图软件,就可以用电脑绘图。这样一来,电脑才具备了电脑的功能。

智能手机最初也只是一个盒子。通过初始设置,我们可以用手机打电话、发邮件。在手机上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各种功能。这样一来,智能手机才具备了智能手机的功能。

人类的大脑最初也只是一个盒子。那么,为了让大脑具备该有的功能,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呢?

肯定不是学习语文或数学。

人类不管看起来多么伟大,也只是动物中的一员。从两亿年前开始,哺乳动物就没发生过什么大的变化。

两亿年前,哺乳动物获得的智力是生命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系统。为了使生存必备的智力顺利运行,哺乳动物只能从大自然中获得最基本的信息。观看、聆听、触摸大自然中的东西并运用五感从大自然中获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过程。

语文、数学等知识只是人类生活中必要的知识。AI比人类更擅长处理这种符号化的信息。

人类的大脑能理解AI无法理解的“感觉”。而激活感觉功能的“初始设置”,就是用感官去接触自然环境。

没有记忆的体验也有价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

有些经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回忆,有些经历会被忘得一干二净。对父母来说,有些精心为孩子做的事成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孩子却没有任何记忆。这让父母很失望。

其实,孩子不记得也没关系。因为孩子体验事物并不是为了让它们成为回忆。

随着经历的积累,孩子的智力会得到提升。不必保证孩子所有的经历都是快乐的。痛苦的记忆、悲伤的记忆、孤独的记忆、苦闷的记忆都会增强大脑功能。

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使其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我们吃的食物会让身体更健壮。同样地,一次次经历看似消失了,但这些经历的积累帮助孩子提升了智力。

充分利用智力的哺乳动物父母

哺乳动物会抚养后代。那些同样会抚养后代的鸟类是怎样的?

鸟是拥有智力的动物,它们会筑巢、孵蛋、抚养雏鸟。

例如,大家都知道乌鸦的智商很高。有些乌鸦记得哪天收什么垃圾(在日本,不同的日期回收不同的垃圾),会聚集在垃圾场周围。有些乌鸦还会将坚硬的橡子放在马路上,等橡子被汽车轧碎,再去享受美食。这并不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通过经验和学习逐渐掌握的技能。

但是,与哺乳动物相比,鸟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本能。

例如,鸡和鸭会把刚破壳时看到的第一个会动的东西当作自己的父母,并跟在它后面。这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行为。候鸟能在迁徙的路程中不迷路,也是出于本能。

哺乳动物则不同。食肉动物会教导孩子如何捕猎。如果没有水獭妈妈的教导,小水獭就不会游泳。比起这些动物,鸟类生来就会捕食,长大后也会主动飞离鸟巢。

为什么与哺乳动物相比,鸟类更多地依靠本能行动呢?

虽然鸟类是会抚养后代的生物,但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它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寻找食物,根本没有精力教孩子各种技能。也就是说,它们无法充分利用智力,只能依靠本能。

哺乳动物会用母乳哺育孩子。母乳喂养是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制。有了这个机制,哺乳动物不必四处寻找食物就能喂养孩子。它们可以利用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让孩子玩耍,教会孩子许多事情。

为了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父母必须保护孩子,并让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积累经验。通过这种抚养方式,哺乳动物就能充分利用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