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知名企业家的微信公众号简介是这么写的:“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也作为我自己的记录。希望几十年后,能像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一样,依然可读。”
朴实无华的简介和整体的文风,一脉相承。
一
2016年2月18日,这位知名企业家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我的中学和大学》。
这个时间点很特殊,这年他做的第4个创业项目火了,前面3个都没火。
2015年9月,新项目上线。
2016年2月,单月成交额破1000万元,付费用户突破2000万人。
每个人都有倾诉欲。
只是很多人成功之后,再发表的言论可信度相当于官修史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在于,一个人可以在5年内迅速崛起,也可以看到一个身价千亿的人,5年前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喃喃私语。
如同我为了鼓励年轻人,在知乎上分享我是一步步如何走来的,这个人的第一篇文章是《我的中学和大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是在想告诉大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至于“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他在公众号的简介上回答了。
二
对于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教育。
这位企业家从杭州市郊的一所普通小学考进了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所小学办学的9年时间里,他是唯一一个考进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人生充满戏剧化,他当时参加奥数比赛得了个奖,老师让他参加这个中学的入学考试,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他不想去,又被校长劝了一番才去的。后来想起来,他庆幸自己当时去了。
一个好学校到底有多好,我是看了这篇文章才有深刻体会的。
杭州外国语学校80%以上的学生可以保送大学,当年(20世纪90年代)就可以看很多人看不到的影视剧。
后来,他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混合班,这个班是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竺可桢”这个名字,我们在课本上就了解过。
导师、实验室的各种优质待遇,以及激烈的内部竞争,我就不赘述了。
在这里,我重点讲一个和我做微信公众号思路不谋而合的人——惠尔丰的创始人、POS机的领导者梅尔顿。他投资了AOL和PayPal。
20世纪90年代,梅尔顿创办了梅尔顿基金会(Melton Foundation)。这个基金会神奇的地方在于,其在全球选了5所大学,分别来自五大洲。
基金会每年在这些大学中选出5个年轻人。一旦入选,大家每年飞到一个成员国闭关10天,一起开年会,一起讨论,一起玩。
这个圈子还是终身相伴,打破了圈子边界,也成就了很多跨国夫妻。
那么梅尔顿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他看到了柏林墙的倒塌,预感到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梅尔顿将宝押在新兴国家的年轻人身上,他赢了。
三
我和很多人聊天的时候,会经常在心里评估他们的思考力。
对一个现象,你是否尝试去思考其本质。很多人每天说了无数的话,但都是宣泄情绪,毫无意义。比如,我们身边和网上总有人赞同“读书无用论”,吐槽某些优秀的家庭出现了纨绔子弟。和宣称“读书无用论”一样,你看到的反面案例,都是“幸存者偏差”,绝大部分人很优秀。
普通的学校教育只是通识教育,真正的“屠龙术”更多的是口口相传的家庭内部教育。
多数人通过拼命阅读、记笔记和思考,忙活二三十年才参透的道理,有的人很可能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从他的父母那儿知道了。
父母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听着很令人绝望,但是有办法改变吗?有的。
该知名企业家提到一点——田忌赛马,即在整体资源劣势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创造局部优势。是不是很熟悉?
这和我们熟悉的军事理论如出一辙: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个击破。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在经济学里,这就是“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个人都要尽快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即使在总体指标低于对方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发展。
最后,该企业家提到,钱是工具,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