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1 / 1)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a,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下册)

注释

a芳菲:泛指花。

解析

初夏季节,春花差不多都已经开败了。白居易到山上的大林寺游览,却发现还有几枝桃花盛开,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兴高采烈,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开头两句运用了强烈的对比,诗人先是遗憾春天逝去了,而后意外发现春天还在,很惊喜。“人间”一词从侧面反衬出山寺仿若仙境,所以能留住春天,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三四句发出感慨:常常遗憾春天离开了,没想到它藏在这里。字里行间有一股嗔怪又庆幸的语气,失而复得的惊喜和安慰之情呼之欲出。

全诗语言浅白易懂,却意境深远,短短四句就把诗人复杂的心理变化描写得一览无遗。

鹿 柴a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返景入深林c,复照青苔上d。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上册)

注释

a鹿柴(zhài):一作“鹿砦”,是王维晚年隐居的地方。柴,栅栏。b但闻:只听见。c返景:日落时分夕阳返照的光线。景,通“影”。d复:又。

解析

山中空旷,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人的说话声。夕阳照在浓密的树林中,返照出来的影子又照在了青苔上面。

这首诗描写了鹿柴在傍晚时呈现出来的清幽景色。首句中,“空”字直接点出这里人迹罕至,山林空旷,营造了远离俗世、清幽冷寂的氛围。第二句中,“但闻”一词让场景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人语,表面上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实际上以有声写无声,更衬托出山林的静。后两句是一幅深林晚照图,由前面的听觉描写转为现在的视觉描写。“深林”是说树又多又密,这就造成了林间的光线偏暗,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后来,光影移动到青苔上,光线亮度有所提升,显出了一丝暖意,让画面更有生机。

全诗语言浅显直白、疏淡自然,意境空灵清透,让人如临其境。

语文小课堂

辋川别墅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位于陕西蓝田,王维晚年便隐居在这个地方。辋川别墅一共有二十处胜景,鹿柴是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我们熟悉的还有竹里馆、斤竹岭、华子冈等。王维与好友裴迪每天徜徉其间,每到一处都会写诗记录,后来汇编成《辋川集》。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a。青箬笠b,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

注释

a鳜(ɡuì)鱼:又叫“桂鱼”,就是花鲫鱼。b箬(ruò)笠:用竹叶或竹篾编成的斗笠。

解析

西塞山前面有飞翔的白鹭,有盛开的桃花,有潺潺的流水,还有肥美的鳜鱼。戴着青色的斗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就算现在吹着微风、下着细雨,也用不着回家躲雨。

这首小令描写了隐居山林的人在细雨中垂钓的景象,画面和谐自然,色彩鲜艳亮丽,描写细腻生动,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恬淡闲适的情怀。词人擅于用局部衬托全局,鲜艳的桃花、上涨的流水、肥美的鳜鱼代表了春汛的季节,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代表了钓鱼的人。全诗动静结合,白鹭、斜风、细雨包含动态,而垂钓的人即使是在下雨的时候也安稳地坐在河岸上,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

作者小传

张志和(732年—774年),本名龟龄,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曾经被贬官,后弃官隐居山水之间,自号“烟波钓徒”。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精通音乐和书画。

语文小课堂

张志和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曾经梦见神仙把灵龟送给她吃,所以,孩子出生之后,就给他起名叫龟龄。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能做文章。小时候跟着父亲去翰林院玩,翰林院的官员拿文集考他,他都能过目不忘。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听说后也给他出题,他也答得很好。唐玄宗感到很惊奇,就下旨把他养在翰林院。

题西林壁a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b,只缘身在此山中c。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上册)

注释

a题:写。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壁:墙壁。b不识:不能看清,难以辨别。c缘:因为,由于。

解析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高高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能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观。之所以难以辨别庐山真正的景色,只是因为我就身在庐山之中。

这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诗人把人生哲理融入了对庐山景色的描述中,这很符合宋诗以说理为特点的诗风。前两句写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都会获得不同的观感,形象地写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后两句既写景又说理,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当局者迷,要跳出圈子,客观地看待事物、思考问题。语浅意深,构思奇巧。

语文小课堂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非常出众。作为考官的梅尧臣很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推荐给了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也十分赞赏,想定其为第一名,可是又怕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当时的卷子是封着的,看不到考生的名字)。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这篇文章列为第二名。结果,试卷拆封后,大家才知道这是苏轼写的。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a,谁持彩练当空舞b?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c。

当年鏖战急d,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e。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

注释

a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种颜色。这里指代彩虹。b彩练:彩色的带子。当空:天空中央。c苍:青黑色。d鏖战:苦战,激战。急:激烈。e今朝(zhāo):如今,现在。

解析

天上的七色彩虹就像有人在天空中央挥舞着的彩带。雨后太阳重新出现,青黑色的群山时隐时现。

那一年,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满是弹孔的墙壁成了点缀这里的美景,它现在变得更加好看。

1933年,词人故地重游,回想起几年前在这里经历的战斗,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大柏地雨后的美丽景色。前两句运用了借代和比喻的手法,用七种颜色来指代彩虹,又把彩虹比喻成彩带。丰富的色彩和奇特的联想给自然景色增添了独特的风采。三四句中,雨后重现的斜阳和经过雨水冲洗、流动着黑青色的关山有一种动态的美,描写细腻,显得生机盎然。下阕追忆当年,感慨今朝。当年的激烈战斗留下的弹孔装点着如今的大柏地,让关山更加美丽。这些弹孔不仅是风景,更是胜利的见证,是革命精神的留存,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对战争胜利的宽慰和对革命成功的坚信。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

解析

这首七言绝句可以看成一首寓言诗,简单明白的诗句中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二两句通过“不论”“无限”和“尽”等程度副词,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赞扬蜜蜂的“风光”,看起来就像夸耀和赞叹,但三四句才是诗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最后一句看上去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感叹:蜜蜂辛苦劳动却一无所得,反而为他人作嫁衣裳。

全诗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前后的落差引发了人们对蜜蜂深切的同情。同时,诗人也是借蜜蜂来讽刺那些汲汲营营、最后落得一场空的人。

语文小课堂

寓言诗,即具有寓言性质的诗,诗人用诗来讲述故事,并寄寓一定的道理。它具有诗的凝练含蓄的特点,有韵味又富于哲理,且耐人寻味。寓言诗创作规模比较空前的时代是中唐时期,代表诗人有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和柳宗元等。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a。粉骨碎身浑不怕b,要留清白在人间。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下册)

注释

a若等闲:就像很平常的事情。b浑:全,全然。

解析

经过千万次的锤炼才从深山里被开采出来,被熊熊烈火焚烧就像是平常事。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想着要留下高尚的节操在人世间传播。

在这首诗中,诗人托物言志,以石灰来自比,表达了要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首句是说石灰石开采不容易,经历了很多苦难。第二句写石灰石还要经历很多考验,就像仁人志士成功之前都要经历磨难一样,可是他们都从容镇定,把考验看作平常事。第三句中,“粉骨碎身”形象地描写出石灰石最后被烧成了石灰粉,却毫不畏惧,这让人联想到那些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坚守节操的人。最后一句中的“清白”是一语双关,既指石灰的颜色是白的,也指人的品质没有瑕疵。

作者小传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官职做到少保,世称于少保。谥号“忠肃”,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语文小课堂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所谓托物言志,是指作者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是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对事物或物品的描写和叙述,把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融于具体事物当中,或者用事物或物品来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比如,于谦的《石灰吟》,句句写石灰,也是句句写自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是托物言志的典型作品,借梅花的品格来表达词人自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