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1 / 1)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a,轻解罗裳b,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a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竹席的美称。b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c锦书:泛指书信。

解析

在荷花凋零、竹席变凉的秋天,我轻轻解开罗衣换上外出的衣服,一个人登上小船。我看到了天空中南归的大雁,猜测白云中是否有人寄来了书信。中秋节就要来了,月亮的光辉满满地照在西楼。花儿空自凋落,流水一去不回,分离后的相思牵动着两地的离愁。这种感情是没有办法去除的,刚从眉间消失,又爬上了心头。

这首词是词人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而写的,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上阕点明时间,写词人看到秋天来临,大雁南归,月满西楼,思念的愁绪无法排解,就自己一个人去乘舟散心。词人把景色描绘得清幽寂寥,景中含情,营造出凄凉的氛围。下阕写词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怎么都无法消除。“花自飘零”“水自流”呼应前面的“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眉头”与“心头”对应,“才下”与“却上”对应,对仗工整,妙笔生花,把两地两个人的相思之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感人肺腑。

语文小课堂

鸿雁传书的典故最早见于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到北海去放羊,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再把他放走。十九年后,汉朝与匈奴交好,苏武却没有被放回去。出使匈奴的汉朝大臣听说了苏武的事,就跟单于说,汉朝皇帝在打猎时射下来一只腿上绑着书信的大雁,信上写着苏武在北海牧羊。单于没办法,只好让苏武回到汉朝。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a,孤云独去闲b。相看两不厌c,只有敬亭山。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

注释

a尽:没有了。b孤云:单独飘浮的云。独去闲:形容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c厌:满足。

解析

李白因为仕途不顺,选择寄情于山水,这首诗就是他内心孤独的真实写照。

前两句写诗人所见。“众鸟”和“孤云”既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寂静环境,也暗示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是孤单的人。“闲”字表现了云的悠闲自在,也表明了诗人的漂泊无依、内心孤独。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鸟飞光了,云飘走了,只有敬亭山安然不动,似乎选择留下来陪诗人。“相看”表明了诗人和山的互动,两者亲密无间,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只有”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也反衬出世间的冷酷无情,渲染了寂寞凄凉的心情。

全诗通过众鸟、孤云、敬亭山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寂静的环境,“静”贯穿全诗,突出诗人的孤独,意境悠远。

语文小课堂

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意思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其中,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就叫拟物。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a,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b?为有源头活水来。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

注释

a方塘:又称半亩塘,在今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里。鉴:镜子。b渠:指方塘里的水。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清如许:这么清澈。

解析

半亩大小的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在眼前打开,天空的光和浮云的影倒映在池塘里,就像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方塘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那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地输送活水。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诗,诗人用方塘需要活水打比方,形象地阐述了知识要不断更新、学习要不断进步的道理,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语文小课堂

朱熹的父亲朱松因为得罪了秦桧,被赶出朝廷,就闲居在家教导朱熹读书。朱熹十分刻苦,经常是别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点着灯学习,早上别人还没起床的时候他已经梳洗好准备读书了,几乎没有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后来朱熹曾写诗说“五年不出门庭荒”。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a,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上册)

注释

a曛:昏暗。白日曛,太阳暗淡无光。

解析

在这首赠别诗中,诗人用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前两句写和朋友分别的时候看到的景色。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向西边落下,远远望去,茫茫千里的天空中有黄色的云彩飘浮着。北方的冬天寒风吹雁,白雪纷飞。这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千里”一词还暗示了前途茫茫。后两句气势突然变得昂扬:不要担心漫漫前路没有理解你的人,全天下的人谁不知道你高洁的品行?这两句写得气势磅礴,是劝慰友人,也是给自己加油打气,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

全诗语言质朴豪放,境界开阔大气,情感真挚动人,堪称佳作。

作者小传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曾任谏议大夫、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左散骑常侍等,后封渤海县侯。他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诗风雄健苍凉、气势奔放,与岑参并称“高岑”,与

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语文小课堂

这首诗中的董大是唐朝著名乐师董庭兰,他在青年时代学的是七弦琴,懂得欣赏的人很少,所以他很难找到知音。而高适对音乐比较擅长,他很欣赏董庭兰,两个人建立了很深的友谊。董庭兰刻苦钻研筚篥的演奏艺术,又吸取了其他艺术的营养,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演奏家。后来,他被迫离开长安流浪,高适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来安慰和鼓励他。

七律·长征a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五岭逶迤腾细浪c,乌蒙磅礴走泥丸d。金沙水拍云崖暖e,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f。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

注释

a长征: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军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终于完成战略性转移。b等闲:寻常,平常。c逶迤:形容山脉等弯弯曲曲,连绵不绝。d泥丸:小泥球。e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f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解析

红军不畏惧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重重山水关隘在他们眼中是很平常的事物。绵延弯曲的五岭就好似细微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脚下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溅起的水雾就像热蒸汽,大渡桥凌空横贯的铁索散发着寒冷的气息。更让人惊喜的是岷山上的千里积雪,三军将士翻越过去后露出开心的笑脸。

这首记录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等地理天险,用精练概括的笔法进行描述,突出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乐观向前的精神和气概。全诗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

首联中,“远征难”“万水千山”的客观环境与红军战士“不怕”“等闲”的主观心理形成强烈的对比,奠定了全诗赞美革命战士英勇无畏的基调。后面三联紧扣首联,具体展开写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他们的革命态度。随着长征路线的展开,空间距离加大,强调了红军的迅猛和不可阻挡。尾联的“更喜”呼应首联的“不怕”,升华了主题。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a,一片孤城万仞山b。羌笛何须怨杨柳c,春风不度玉门关d。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下册)

注释

a远上:向上远远而去。b孤城:孤零零地戍边的城堡。c羌笛:羌族乐器,属于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即《折杨柳》曲。d度:吹到。

解析

向着黄河的源头远远望去,滔滔的河水就像是从白云之中而来。在万仞高的群山之间,孤独地耸立着一座孤城。没有必要用羌笛哀怨地吹奏《折杨柳》这首曲子,因为和煦的春风还没有吹到玉门关呢。

《凉州词》又名《出塞》,是给流行于当世的著名曲子《凉州》所配的唱词。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双关的手法,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艰苦悲凉和朝廷对他们的漠不关心,格调苍凉,意境悲壮。前两句是视觉描写,视角由下向上、由近及远,在黄河、白云映衬下的一座孤城让画面显得更加辽阔壮美。“孤城”为后面描写戍边将士的心理埋下伏笔。第三句由视觉描写转为听觉描写。《折杨柳》的曲子突然响起,戍边将士顿生思乡之情,“怨”字写出了他们心中的悲凉和幽怨。最后一句既写边关天气寒冷,春天来得晚,也暗含着朝廷对边关战士漠不关心,恩泽不会到达这里,更显凄凉。

语文小课堂

相传,有一天,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到长安的一个酒楼喝酒。酒楼里流行请梨园班子演唱,这时,有四个漂亮姑娘出来演唱当时著名诗人的名作。高适提议三人打赌,看这四个姑娘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赢。结果第一个姑娘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第二个姑娘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第三个姑娘唱的是王昌龄的《长信怨》。前三首都没有自己的诗,王之涣面子有些挂不住了,赌气说道:“如果最后一个姑娘唱的不是我的诗,那我就再也不写诗了!”结果,第四个姑娘开口就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a,除却巫山不是云b。取次花丛懒回顾c,半缘修道半缘君d。

注释

a曾经:曾经经历。b除却:除了。c取次:随意经过。d半缘:一半是因为。

解析

曾经经历过沧海的壮阔,就不会再在意别处的水;见过了巫山,别处的云就不再算是云。随意地从花丛中走过,懒得再回头留恋一朵花,一半是因为修道要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与你相遇。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而写的一首诗。全诗只是写景,没有一个“情”字,却运用强烈的对比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不渝。

作者小传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与白居易诗风相近,两人并称“元白”,诗体并称“元白体”。他写的传奇《莺莺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文小课堂

相传,元稹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姓崔的女子相恋,但是为了前途,娶了韦氏。后来,他怀念之前的恋人,就写了一本传奇,起名《莺莺传》,其中的崔莺莺就是之前恋人的化身,而故事里的张生就是元稹自己。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以《莺莺传》为蓝本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