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1 / 1)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唐]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解析

诗人路过华清宫,看到眼前的断壁残垣,想起之前的歌舞升平,有感而发,写下了《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

此诗的背景是“安史之乱”,当时唐玄宗派使节去探察安禄山的实际情况,使节风尘仆仆、快马加鞭地赶回来报告。一二两句写绿树林中,使节骑马而过,扬起了黄色的尘埃。绿色的树林和黄色的尘埃构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黄尘滚滚也暗示着战争的硝烟即将来临。三四句转开了视角,写华清宫里的歌舞升平,统治者醉生梦死,这和宫外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霓裳”指唐玄宗改编的《霓裳羽衣曲》,“千峰”指骊山。这首曲子一直在演奏,直到中原被叛军占领才停下来,可见统治者一直处在昏庸麻木的状态中。

诗人吊古伤今,由眼前所见产生了历史兴亡之感,借诗句对晚年的唐玄宗进行了讽刺,同时也是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

语文小课堂

在唐朝,《霓裳羽衣曲》是很有名的宫廷乐曲。传说唐玄宗梦见自己游月宫,听到了天上演奏的仙乐,又看见了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醒来后,他把梦中的乐曲记录下来,这便是《霓裳羽衣曲》。唐玄宗酷爱音律,又擅长作曲,特地设立了训练乐工的机构,名为梨园。后来,“梨园”一词逐渐成为戏曲班子的别称,戏曲演员则被叫作“梨园弟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a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b,行乐须及春c。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d,相期邈云汉e。

注释

a独酌:一个人喝酒。b将:和。c及:趁着。d无情:忘情。e云汉:天河,银河。

解析

花丛中只有一壶美酒,我没有亲友陪伴,独自饮酒。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明月、影子和我自己就成了三个人。明月没有办法一起饮酒,影子也只是徒然地陪在我身边。暂且伴随着月亮与影子,要趁着春光及时行乐。我高歌,明月缓缓跟随;我跳舞,影子随之乱晃。清醒时共同把酒言欢,喝醉后各自分开。我们一直做忘情之交,约定在遥远的天河见面。

李白担任的翰林一职是虚职,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再加上被人忌妒、诽谤,他感到很失落,常常自己一个人借酒浇愁,并写下了《月下独酌四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在诗中,“独酌”“无相亲”烘托出诗人的孤寂。于是,诗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明月和影子拟人化,又从“花”想到“春”,从“酌”想到“歌”“舞”,把原本寂寞的环境渲染得热闹非凡,这很符合诗人豪放旷达的性格。但是,热闹只是表面、暂时的,最终诗人还是只剩自己,一种无奈、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最后,他和明月、影子约定一直做朋友,表现出他的豁达和真诚。

本诗把月亮和影子拟人化,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情感真挚,体现出了李白诗歌飘逸浪漫的独特风格。

语文小课堂

关于李白的死有很多说法:有人说他是饮酒过度引发疾病而死的;也有一种具有浪漫色彩的说法,说他是醉酒后到水里捞月,溺水而死。李白写过很多关于月亮的诗,认为月是高尚皎洁的象征,他酒后出现幻觉,坐船的时候俯身去捞月亮,这也是有可能的。而且,从李白浪漫、豪放、豁达的性格来说,人们也更愿意相信这个说法。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a,阑干楼阁帘栊b,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c。

注释

a和风:温暖的风,多指柔和的春风。b帘栊:挂在窗户前的帘子。c飞红:指飘舞的落花。

解析

这首元曲把许多具有春天特征的意象堆叠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视野绘制了一幅明媚和暖、生机勃勃的春日图,语言清新自然,描写错落有致。

第一句从整体上描写春天的温暖和煦,青翠的春山、暖暖的阳光、柔和的春风,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第二三句则转写比较具体的事物,是静景。阑干、楼阁、帘栊容易让人联想到登高凭栏远眺,杨柳、秋千多与闺中女子或闺怨有关。最后两句描写啼叫的黄莺、起舞的燕子,还有小桥、流水和落花,从院内转向院外,从静景转为动景,也暗示了此时春天已接近尾声,表达出惜春之情。

在这首元曲中,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了各种自然景物之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让画面流转,构思精巧,意趣盎然。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a。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a关山:边塞。

解析

诗人通过描写军中宴乐的场面,表现出边疆士卒丰富的内心,表达戍边者的思乡之情。

首两句写军中置酒作乐、众将士狂欢的场面。琵琶具有异域情调,尽管已经换成了新的曲子,但对中原的戍边战士来说,还是能听出离别之情。第二句中,“关山”是一语双关,既指地理上从长安西去的要道,又指抒发离别伤感之情的曲子《关山月》。前两句用热闹的歌舞场面反衬将士们浓重的思乡哀愁。第三句写将士们既想听曲子又怕听,因为听曲是在边关唯一能纾解愁绪的娱乐方式,却越听越愁。这里的描写笔触细腻,刻画入微,生动而逼真。最后一句是景物描写,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味无穷。

语文小课堂

琵琶最早大概出现在秦朝时期,一开始是一种圆形、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的时候主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向前弹出去,叫“批”;一个是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叫“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就改称琵琶。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a,更吹落,星如雨b。宝马雕车香满路c。凤箫声动d,玉壶光转e,一夜鱼龙舞f。

蛾儿雪柳黄金缕g,笑语盈盈暗香去h。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i。

注释

a花千树:形容灯火数量多,就像千万棵树开花。b星如雨:比喻灯火多。c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马车。d凤箫声动:指演奏音乐。凤箫,暗含了神话传说中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e玉壶:一种花灯的名字,一说为月亮。f鱼龙舞:指耍鱼灯、龙灯等娱乐活动。g蛾儿雪柳:古代妇女元宵节戴在头上的饰品。h盈盈:形容举止、仪态美好。暗香:清幽的香气。i阑珊:黯淡,零落。

解析

在东风的吹拂下,黑夜中摆放出千万盏灯,就像火树开了花。焰火既像是被风吹散的繁花,又仿佛星星化成雨点落下。装饰华美的马车经过的地方,到处都弥漫着香气。凤箫声悠悠响起,玉壶灯光芒流转,鱼形和龙形灯彻夜舞动。

姑娘们插着蛾儿,戴着雪柳,佩着黄金缕,姿态优美地谈笑着,带着清幽的香气离去。我在人群之中千百遍地寻找,忽然回过头,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就站在灯火零落的地方。

词人通过描写元宵节观灯的热闹场景,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为伍的女子形象,寄托了自甘淡泊的孤高情怀。上阕中,“花千树”“星如雨”“玉壶光转”“鱼龙舞”都是形容灯火的多和美,从视觉上渲染气氛。“凤箫声”“暗香”分别通过听觉和嗅觉来渲染气氛。下阕从写景转向写人。观灯的女子个个盛装打扮,笑语盈盈,暗香浮动,却都不是词人要找的人。原来那个人一直站在清冷的地方。这个远离喧闹、甘于寂寞的女子实际上是词人理想的寄托。

作者小传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早年曾参加抗金义军,多次上书力主抗金复国,都没有得到重视。后来,经过几次的任用和免职,他到死也没有实现愿望。词风豪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存词六百多首,是宋代作品最多的词人。

语文小课堂

作为词人的辛弃疾创作了很多首脍炙人口、让人惊艳的词,但实际上,他还是一个横刀立马、冲锋陷阵的武将,只是当时的朝廷一味求和,他收复山河、建功立业的壮志难以实现。经受了官场的挫折后,他选择归隐,把对国家的感情和对战场的留恋写入词作中。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a。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

a乐游春苑:即乐游原,是唐朝时有名的景点,在长安的东南方向。

解析

这首诗表面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是诗人托物言志、自伤身世之作。诗人曾经意气风发,但后来受到党争的牵连,仕途不顺,长期漂泊在外。妻子早逝,孩子还小,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离开孩子去远方工作,所以内心非常痛苦。

开篇是虚写,回忆了春天柳树的样子:柳树曾经随着春风轻轻摇摆,就像在宴席上翩翩起舞的曼妙女子。“舞”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春柳的动人姿态。“逐”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条人格,就好像它们不是被风吹动的,而是主动追逐东风,显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二句交代地点在乐游原,“断肠天”是说明媚灿烂的春景让游人销魂。前两句勾勒出了繁华、热闹的场面,为后文做出强烈的对比做铺垫。三四句转到实写,描述现在的秋景,“秋日”“斜阳”“蝉”三个代表冷清的意象是为了衬托秋天柳树的萧瑟之态,从视觉和听觉上加重渲染,与前面的春日之柳形成强烈的对比。“如何”与“肯到”连用,反问的语气加重了情感。

题目为“柳”,全诗句句写柳,却没有带一个“柳”字,又融合了拟人、对比、象征等多种手法,语含比兴,含义深远。诗人以柳喻人,借柳的春荣秋枯来感伤自己的遭遇。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解析

这首诗通过庄稼干旱和贵族阶级求雨还不忘享乐的强烈对比,谴责了统治阶级的骄奢**逸,表达了对百姓困苦的关心和同情。

第一句从细节描写旱情严重。因为干旱,桑树连叶子都没长出来,路上的土被烤得冒烟,暗示了农民对雨的渴盼。第二句描写盛大隆重的祈雨仪式。龙王庙前,管乐齐奏,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第三句写豪门贵族也参与了求雨,甚至还有歌舞表演,十分隆重。第四句却话锋一转,点出了贵族的真实心理:他们心里担忧,天气阴下来后,加重的湿气会影响管弦乐器的音色,耽误他们享乐。

作者小传

李约,字在博,一作存博,自号萧斋,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是唐朝宗室的后代。他擅长楷书和隶书,对画很痴迷,梅花画得好。他做过一段时间官,后来选择了归隐。

语文小课堂

中国古代等级分明,各种颜色代表着各种不同的等级。最初,朱红色是最高的等级,是皇帝专用的。所以,朱红色的大门代表着至尊至贵,只有那些得到皇帝恩准的人家才能把大门漆成朱红色,“朱门”就成了身份尊贵的象征。后来,人们便用“朱门”泛指富贵人家,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