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1 / 1)

相思怨

[唐]李季兰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a。携琴上高楼b,楼虚月华满c。弹著相思曲d,弦肠一时断e。

注释

a渺:辽远。无畔:无边。b高:一作“酒”。c月华:月光。d著:虚词,着。一作“得”。e一时:同时。

解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情人之情的五言律诗,前四句用海水作比,形容思念之深;后四句写弹琴高楼,表现出内心的寂寞、悲伤。

首联是虚写,用海水来与相思对比:人人都说海水深,其实还没有相思的一半深。颔联运用了反比的修辞手法,用物比情:海水再深也有尽头,而相思却无边无际。这样一来,相思变得具体可感,反衬出两个人的情深意长。颈联转为实写:诗人在思念无法排遣的情况下登上了高楼,而这高楼已经空空****,再不见意中人,只随处可见清冷的月光。诗人弹奏着一首相思曲,还没弹完,琴弦就断了,和琴弦一起断的还有她的愁肠。随着弦断和肠断,整首诗达到了**,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全诗没用一个“怨”字,却句句不离思念之苦,让人同情感叹。

作者小传

李季兰(约730年—784年),名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中唐诗坛上著名的女诗人。她一生中写了很多感情真挚的爱情诗,尤其擅长五言诗。

语文小课堂

李季兰在六岁的时候就写出了“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诗句,因为“架却”和“嫁却”谐音,被她的父亲认为太轻浮了。十一岁的时候,她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当了女道士。李季兰长大后交游广泛,名气很大,和当时的名士朱放、皎然、“茶圣”陆羽等都是好朋友。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a,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b,农夫犹饿死。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

注释

a粟:泛指谷物的种子。b四海:天下,全国。闲田:荒废或闲置的田地。

解析

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粮食。全国的土地都被充分利用进行农业生产,却还有农民被饿死的情景出现。

这首诗是《悯农二首》的第一首,前两句用一幅春种秋收图来描写丰收的景象,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第三句写天下没有荒芜或闲置的土地,暗示今年的收获更多。第四句笔调一转,指出了矛盾之处:土地被充分利用起来,四海之内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却还是有农民饿死。这是为什么呢?诗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去思索:是不是因为统治者的剥削?

诗人没有用空洞抽象的叙述和议论来说明道理,而是用通俗、质朴的语言描写常见的春种秋收的景象,从大丰收的景象里直指“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种鲜明的对比更能有力地披露统治者剥削的真相,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作者小传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今安徽亳州)人,曾参与过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新乐府运动”,其诗《悯农二首》被千古传诵。

语文小课堂

写出千古名诗《悯农二首》的李绅在当官以后贪污腐败,生活豪奢,对百姓的疾苦却视而不见。对于他的这种品行,同时代的诗人刘禹锡十分不屑,于是在李绅安排的一次豪华宴会上写了一首诗来讽刺他。诗中有一句“司空见惯浑闲事”,其中的“司空”指的就是李绅。而“司空见惯”也在后来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李绅死后被定性为酷吏,他的子孙都被禁止当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a,浓睡不消残酒b。

试问卷帘人c,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

注释

a疏:稀疏。骤:急。b浓睡:指醉酒后睡得很沉。c卷帘人:指侍女。d绿肥红瘦:绿叶繁多、红花稀少的样子。

解析

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醉意却依然没有消退。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园中的海棠花怎么样了?她却说,海棠花还跟原先一样。你知道吗?知道吗?一夜风雨过后,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这首小令描写的是词人在宿醉酒醒后想起昨夜的风雨,询问侍女关于海棠花的消息的场景,通过与侍女的对话,表达了词人怜花惜春的心情。

首句点出时间、环境和缘由,词人回忆了昨夜的风雨,引出后面的对话。其中“疏”和“骤”采用的是互文的手法,即风雨时大时小,有时疏有时骤。第二句交代词人因为喝了酒而沉睡,所以不知道院子里现在是什么样子。第三句写出了词人的担心,一个“试”字把她惴惴不安的心情体现了出来。她自己心里明白,却又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自己想错了。面对词人的忐忑不安,侍女却漫不经心地给出了“海棠依旧”的回答。词人急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她对侍女的漫不经心的恼怒和对海棠花经历风雨摧残的疼惜。其中,“绿肥红瘦”运用了对比、拟人、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是全词的精绝之笔,一直被世人称赞。

全词篇幅虽短,却人物、情节、对白、情绪应有尽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连贯,把词人爱花、惜花、伤春的情绪全部表达了出来。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精通诗、文、词,擅长书法、绘画,懂音律。其词前期清新自然,后期凄婉沉挚。

语文小课堂

互文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又叫互辞,具体表现为,上下两句话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表面看是在说两件事,实际上两件事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所以,在理解句子的时候,要前后兼顾,综合起来理解。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就要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而不是“秦时的明月和汉时的关”。

登鹳雀楼a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上册)

注释

a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因为常常有鹳雀停在上面,所以被称为鹳雀楼。楼有三层,对面是中条山,下面是黄河。

解析

日落时分,太阳在巍峨的群山间下沉,直到慢慢消失;滚滚黄河奔腾着东流入海,声势浩大。要想看到更多更远的美景,只有再往上登一层楼,让自己站得更高一点。

这首五言绝句是一首千古绝唱,诗人登高望远,写出了秀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道出了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自己不凡的胸襟抱负,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前两句是对偶句,对仗工整,落日、群山、大河,景观壮阔,境界开阔,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不凡的气度。后两句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一个常见的人生哲理:要想看得更远,就得不断向上,站得更高。整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衔接紧密,紧扣主题,仅仅二十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作者小传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绛州(今山西绛县)人。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所写的诗多被当时的乐工制成曲子演唱。他在当时名声很大,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

语文小课堂

鹳雀楼因为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而声名赫赫,与武昌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而闻名)、洞庭湖畔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南昌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a,绿烟灭尽清辉发b。但见宵从海上来c,宁知晓向云间没d?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e?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f,月光长照金樽里g。

注释

a丹阙:朱红色的宫门。b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c但见:只看见。d宁知:怎知。没:隐没。e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的仙药,成为仙人,飞入月宫中。f当歌对酒时:唱歌饮酒的时候。g金樽:精美的酒具。

解析

这首咏月诗集诗情与哲理于一体,诗人通过所见的景象来描绘明月的神秘与美好,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慨叹,展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及潇洒的个性。

首两句以倒装句式统领全篇,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诗人的困惑,气势不凡。“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迷惑的样子。“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两句把明月拟人化,写出它的神秘、奇妙,让人心驰神往,但诗人也因为它的高不可攀而无奈。“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皎洁的月亮高悬在夜空中,犹如明镜,照着朱红色的宫门,清光焕发。“飞镜”“丹阙”“绿烟”都是明月的陪衬,是为了突出月亮的妩媚动人。紧接着,诗人展开遐想,发出一连串的追问和喟叹,来告诉我们时光易逝、人生苦短。“今人”两句采用了互文、回环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达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最后两句化用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倡导大家及时行乐。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从酒到月,从月到酒,从空间到时间,由宇宙到人生,落笔随兴,浑然天成,塑造了一个高洁、美好的明月形象,又显示出诗人的脱尘出俗。

语文小课堂

玉兔捣药是一个中国神话故事。相传月亮上有一只浑身洁白如玉的兔子,它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制成服了可以长生成仙的蛤蟆丸。后来,“玉兔”就成了月亮的代名词。关于玉兔的由来,有人说它是嫦娥的化身,嫦娥偷吃灵药,被玉帝惩罚变成玉兔日夜捣药;也有人说它是后羿所化,后羿为了心爱的嫦娥,变成玉兔陪伴在她身边。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解析

这是一首表达怀才不遇之情的悲叹之作。

第一句写诗人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推敲文字这样的雕虫小技上,这是自贬的说法,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人的辛苦,另一方面也是抒发不得志的怨恨之情,读来有一种辛酸之感。第二句描写诗人发奋苦读,倾尽心血创作,天都快亮了,他还在窗前苦苦做文章,一弯残月像一把玉弓一样当帘而挂,陪着他。这一句字里行间充满了落寞之感。

后两句笔法含蓄,在叙事中隐含议论,揭示了诗人辛酸落寞的原因:朝廷连年用兵,重武轻文,致使民生凋敝,文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只能发出悲叹。

作者小传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一生愁苦多病,二十七岁就病死了。作为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典型代表,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世称“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语文小课堂

古代讲究避讳,指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要用另外的字代替,以示尊重。比如,汉文帝时期,为了避讳皇帝刘恒的名字,“姮娥”被改称为“嫦娥”。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因为“晋”与“进士”的“进”字同音,忌妒李贺才华的人就以此为借口来攻击他,不让他参加进士考试。李贺只能愤然离开,从此与仕途无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a,五千仞岳上摩天b。遗民泪尽胡尘里c,南望王师又一年d。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下册)

注释

a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b五千仞(rèn)岳:指西岳华山。仞,古代一种计算长度的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摩天:摸到天,形容极高。c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d南望:向南眺望。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解析

万里黄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千万尺高的山峰高高耸立,直冲云霄。被胡人统治的中原人民流干了眼泪,一年又一年地向南眺望,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北伐。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国强占六十多年了。眼看着收复失地的希望越来越小,诗人心中焦虑,难以安睡,在天要亮的时候走出篱门纳凉,缓解焦虑的情绪。

开始两句一横一纵,描绘出了中原的壮丽山河,这么好的河山被人强占,令人愤慨。“河入海”“岳摩天”也象征着沦陷区的民众渴望回归朝廷的心情和坚忍不屈的性格。后两句笔锋一转,情绪基调变得沉痛,表面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的失望之情。“泪尽”一词,饱含酸辛,六十多年了,多少眼泪都流尽了。一年一年,遗民向南眺望,心怀故国,心愿却年年落空。

诗人借这首诗为遗民呼号,希望能唤醒南宋统治者的斗志:想想大好的河山,想想渴望光复的百姓,不要再醉生梦死了。

语文小课堂

中国古代对四方的少数民族有特定的称呼,几乎都含有贬义色彩。对东方少数民族称为“夷”,对北方少数民族称为“狄”或“胡”,对西方少数民族称为“戎”,对南方少数民族称为“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