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取胜未来 如何才能摆脱平庸(1 / 1)

人生在世,有两种痛苦:

第一种叫生活的苦,是世俗琐事,是奔波操劳,是冷嘲热讽,是被“收割”。

第二种叫成长的苦,是主动改变,是寒窗苦读,是埋头奋斗,是孤独。

生活的苦和成长的苦,你总得选择一样。

如果你能接纳成长的苦,就可以避免生活的苦。

否则,你就会在生活的苦里不断轮回。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看似很努力,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成长。

其实这不叫努力,这叫重复劳动。

曾经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新手变成高手。

然而有些人,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早已超过一万小时,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但并没有成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强者,因为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人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刻意练习。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同样的行为中,并且顺应了人性上的懒惰和安逸,让人越来越钝化,不需要思考,只是机械地重复某种单一的行为。

刻意练习,是先找到正确的改变方向,然后抑制自己的懒惰天性,按照设置好的路径,争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强迫自己做最应该做的事,并最终适应这种状态。

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更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要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在最内层的舒适区,你对一切都驾轻就熟,一切举手可得。

在中间层的学习区,你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层的恐慌区,你会一直恐惧,因为你面对的都是远超你能力范围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主动走向恐慌区,大胆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层次,这就是刻意练习。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去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应该做的事。”

当然,这些应该做的事,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是,让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贵人;让你痛苦的生活,往往是你需要提升自我能力的动力。

越舒服,越没有挑战的事情,往往越危险。如果你现在处于这种状态,那你就要警惕了。

人做事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第二种境界:有了财富,只去做那些喜欢的事;第三种境界:为了进步,主动去做不喜欢的事。

对于第三种境界,很多人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没错,刻意练习的核心就在于主动找苦吃。

吃什么苦?吃改变的苦,吃恐慌的苦,吃不喜欢还要面对的苦。

这种苦,可以称为成长的苦。

这就是人生。你要么吃生活的苦,要么吃成长的苦。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成长的苦?

首先,成长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却不一样,你躺着不动,它自己就来了。

其次,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习以为常,我们称之为钝化。

而成长的苦在于,你始终要对变化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不妨叫锐化。

人性使然,很多人选择吃生活的苦,而避开成长的苦,于是最后变得麻木不仁。

生活的苦使人麻痹,唯有学习的苦让人清醒并提升。不选择主动吃成长的苦,就会一辈子吃生活的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人们越来越不愿意面对“苦”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门口,所有的服务都可以直接上门。

如今人们享福太容易了。吃饭有外卖,购物有网店,这不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吗?

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欲望被填满,想尝试吃苦?不太容易了!

的确,吃苦正在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穷和苦是连在一起的,很多人都得吃苦。而现在,社会已经有足够能力“圈养”人了,即便是普通人也不需要吃太多的苦了。

现在,吃苦大多不再和物质有关,而是和精神有关。吃苦的本质是收敛自己的各种欲望,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而聚焦和专注,并且放弃娱乐,放弃虚荣,放弃享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不被理解和孤独。它要求的是自制和自律的能力,是延长耐性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精神上的苦。

看看我们身边吧,各种短视频、娱乐节目、游戏等等,让大家沉浸在各种浅层的刺激里,这一个个碎片化的冲击让很多人上瘾,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对人来说,一个是眼前唾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需要用痛苦磨炼自己的精进过程。而有人选择躺在底层的舒适区里麻醉自己,也就不难理解了,但这样也就永远无法摆脱平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