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人以重任,人就会产生动力,这是管理者用人的一个要诀。
1945年,战后的日本百业凋敝,到处呈现出破败的景象。经营造船业的石川岛公司也一蹶不振,奄奄一息,前途渺茫。士光敏夫50岁生日刚过,毅然决定出任石川岛公司总经理之职,亲朋好友无不愕然,他在自己空****的办公室里思绪万千:战后世界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对石油的依赖将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大批油轮,而油轮越大运油则越经济,造大船正是石川岛公司的特长……士光抓住这根“生命线”,反复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提出筹办生产20万~30万吨油轮的任务。造船厂工人从没见过如此的大船,都感到吃惊不已。目标明确之后,士光敏夫立即付诸行动。他首先整顿公司内部,精简机构,激发人们对工作的紧迫感,提高工效。士光敏夫和中层干部们说:“人才常常是在工作多而人员少的地方冒出来的。每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工作担子加重,干着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才能在经受困难的折磨后造就人才。”士光敏夫反复向干部们强调:“少而精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少数精干的人员,但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即因为人少,人们就更有可能变得精干。”
士光敏夫的第二个决策是创办公司刊物《石川岛》,以便使大家随时了解公司内外的最新情况,并让大家发表意见和建议。每年新年过后第一天上班,士光敏夫便率领公司干部站在公司大门口逐一向员工们祝贺新年,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旗开得胜,把工作做得更好。士光敏夫把公司的目标、任务、措施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把每位员工的荣誉与收益和公司的命运挂起钩来,从而给公司注入了活力。由于每位员工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因此大家工作热情很高。当第一条20万吨油轮下水的那一天,全厂上下如节日般的欢腾。
1950年,幸运事故发生了,为巴西建造的高速巨轮在驶出船坞时撞到了码头上,码头被撞坏,但巨轮只受到一点擦伤,第二天就下水启航了。这个事故使石川岛的名声大噪,人们都相信石川岛的船是坚实可靠的,因而各国订购新船的订货单如雪片般飞来。1960年,就有8艘是日本石川岛船厂建造的。
1955年,正是石川岛公司最红火的时候,士光敏夫主动辞去石川岛造船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到赤字累累、即将倒闭的东芝公司(当时称之为石川岛芝浦涡会社)担任总经理,此举惊动了全日本。士光敏夫到任后提出了充满士光精神的鼓舞人心的口号:“将东芝推到第一位!”“士光精神”之风很快吹遍了东芝,给东芝带来了生机。士光敏夫鼓励大家说:“东芝历史悠久,人才济济,业务水平高,条件也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一切都太顺利,造成人们不求上进的惰性,使好事变成了坏事。”士光敏夫在领导干部会上说:“上级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行动,就是对下级的教育。”“没有沉不了的船,也没有不会倒闭的企业,一切事在人为,要想让职工付出3倍的努力,领导就必须付出10倍的努力。负责人就是吃苦的人。”
士光敏夫十分重视东芝的干部管理,他认为干部管理是公司成败的关键。他推行“重担主义”。他说:“对部下的最大尊重,就在于发现和发挥他们的才能,然后委以重任。委以重任最能造就人。谁能举100斤,就给120斤,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创造力。”士光敏夫还和干部们说:“总经理也好,部长乃至课长、班长也好,最重要的任务是创造发挥部下长处的环境。”士光敏夫主张人才横向大调动,不断调整,允许毛遂自荐,实行公司内公开招聘,让人们在流动中各得其所。
士光敏夫两次“受命于危难之际”,先后使濒于倒闭的石川岛造船公司、东芝家电公司转危为安,转弱为强,其奥妙就在于用人,尤其是通过委以重任激发人才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