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
下面这一段是作家惯用的手法,所谓的表现主题:“他永远记住了妈妈站在影院门前等他的身影。这身影是那么深刻地印在了他的记忆里,时间越长,岁月越久,这身影越牢固,越清晰。随着岁月的流逝,妈妈的身影在他的心里站成了一道永生不忘的永远的风景。”
那天,是他的生日,妈妈说:“儿子,你提个要求吧。妈妈一定满足你。”
他想了好长一会儿,说:“妈妈,我想去看一场电影,我想要您跟我去看一场电影。”
妈妈说:“好,妈妈陪你去看一场电影。”
他从小就爱看电影,妈妈也是从小就爱看电影,并且长大了也爱看。他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他去看电影,那时每次从电影院出来母子两人都满足得惬意,惬意得幸福。这样幸福的日子,一直伴随他到小学三年级。
可是后来,他们不去看电影了。那是在爸爸和妈妈离婚以后,爸爸扔下了他和妈妈,去跟另一个女人。爸爸走后,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妈妈只是个普通工人,厂子的效益也不好,工资很低,母子俩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从那时起,他也再也没有进过电影院,他知道他家不应该再有买电影票这项开支了。
几年了,他一场电影也没有看过。今天是他的生日,妈妈让他提一个要求时,他想了好久,他能体会出妈妈此时的心情,妈妈是想让他高兴。唉,妈妈一定是,并且一直是认为他跟着她受苦了,妈妈总是想方设法让他高兴,只是他家太拮据太困难了,容不得半点“奢侈”呀。
最初他并没有想到电影,电影在他心里已是一种久违的疏远的感觉。最初他想的是让妈妈送他一件生日礼物,他于是在心里对那些可以做生日礼物的物品一件件做着选择,想选一件既自己喜欢同时又能让妈妈也高兴的礼品,可是选来选去却没有一件合适的,因为选哪一件他都觉得妈妈或许会心疼,现在礼品店里可以做生日礼物的物品,哪一件的价格都会高到足以令妈妈“小小地心疼一下”。
可是他是多么想让妈妈高兴啊,这就像妈妈是多么想让他高兴一样。他宁可不要生日礼物,也不愿让妈妈心疼,哪怕是“小小地心疼一下”。是想到了一定要让妈妈高兴,他才从礼物想到了电影。他记起来了,妈妈曾经是那么喜欢看电影,他记起来了小时候妈妈带着他走进影院,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
于是他说:“妈妈,我想去看一场电影。”
他家附近就有电影院,路上,妈妈高兴得有点像个年轻的姑娘,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脸上平时总也抹不掉的抑郁一扫而光。妈妈脚步轻快,牵着他的手,有一点把他往前紧拽的感觉,好像妈妈比他还要更迫切地想马上走进影院。母子二人就这样手牵着手,高兴地兴奋地快快地向电影院走,他觉得小时候那种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他看着妈妈高兴的样子,心想妈妈是多么喜欢看电影啊,他又想起爸爸曾经讲过他跟妈妈恋爱的时候带着妈妈看了一场又一场的电影,进了一家又一家的影院,全市几十个大小影院他们全去过,爸爸全凭了一场又一场的电影才把漂亮贤惠的妈妈娶到了手里,爸爸一边讲一边得意一边狡黠地挤着眼睛笑。那时的爸爸,还是个好爸爸。
很快到了影院,卖票的小窗口,有人在排队。妈妈很吃惊地看着影院的门面,这已不是她心里的那家影院了,变化真大呀,真是漂亮,真是豪华,影院正面整个是一面两层楼高的巨大的宝蓝色玻璃墙,荧光闪闪,街上的景物扰攘的人流和汽车都在上面隐约而现。是什么时候这里装修一新了呢?他告诉妈妈是去年装修的。
妈妈进而更加吃惊的是电影票的票价,她就要走上前排队时,看见了售票口用漂亮的美术字贴着的票价:每张票五十元。
妈妈的脚步停住了,她定睛细看,想知道是自己看错了,但她没有看错,确确实实是五十元。妈妈吃惊而窘迫,天哪,五十元!一场电影,何况两张票是一百元哪,那是他们母子二人十天的生活费!
妈妈轻轻嘟哝了一句:“这么贵。”
“是美国大片。”他解释道。
妈妈不懂什么“美国大片”,妈妈只知道一张电影票要五十元实在太难于让人接受了。妈妈犹豫着。
他知道妈妈在犹豫,他这时真想说妈妈咱们不看了。可是,这时候影院的大门又是那么强烈地**着他。这个大片已经上演几天了,班上男生都看过,下课时总有人闹嚷嚷地讲述电影里的故事和刺激惊险的镜头,但他一点没有插言的资格,只是怪难堪地听着,耳根都有些发热。现在,已经来到影院门前了,他是太想看了。
妈妈仍在犹豫着,放映厅入口处,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着票。妈妈终于像下了决心似的走向了售票口,迅速买了票回来,塞在他手心里,小声说:“儿子,你自己去看吧,妈妈在这里等你。”
“妈妈……”他一时没有明白妈妈的意思。
“妈妈这么大年岁了,早就没兴趣了,你自己去看吧,妈妈在这里等你就行。”妈妈说。
“妈妈……”他想说什么。
“好啦,快进去吧,马上要开演了,去吧。”妈妈推了他一把,说,“妈妈一定在这里等你,等你出来时你准会看到妈妈在这里等你。”
妈妈在后面再推了一下,催他加快脚步,入场的人只剩下几个了。他快走了几步,放映厅里已拉响了铃声,灯光也灭了,他匆匆进去了,没有来得及回一下头。
等他找到座位坐下,电影已开演,他什么也没有来得及想便被裹进紧张惊险的气氛里了。
两个小时,电影结束了,人们从紧张的心情里缓着神儿慢慢往外走。从黑暗里走出来,外面的阳光显得格外明亮,他一出影院的门,一眼看见妈妈就等在那里,正在望着出来的人丛找他。他猛地想起来他进影院时妈妈说的话,当时电影马上要开始,他没有细想这句话,也没有顾得上顺口说出让妈妈不用等他的话,他只是想妈妈那是在哄他,让他自己去看电影,他没想到妈妈竟会真的等他,他这么大了,妈妈不用等他,完全可以自己先回家呀。
可是,妈妈竟真的在等他!
他没有想到妈妈竟真的就那么在影院门前孤单单地站了两个小时,此时妈妈站的位置就是两个小时前她塞给他电影票时的那个地方!
妈妈!他猛地在心里叫了一声,只觉胸腔里猛地塞满,堵得难受,呼吸也在喉咙里哽住。他撞开前面的人,几步扑到了妈妈跟前,双手猛地把妈妈的一只手臂搂在怀里。妈妈慈爱地微笑地望着他的脸,问他:“好看吗?”
他说不出话,鼻腔酸得难受。他点点头,就势把头埋下去,眼泪在眼眶里沉沉地打着转,他拼命地咬紧腮帮,才不让自己的泪水落下来。他想叫一声妈妈,但他只在心里叫着,他此时只要稍一出声就会哭出来。
“好吗?”妈妈伸手理一理他的头发,仍在问,仿佛想知道,这五十元钱花得值吧?是吗?
他紧紧地把妈妈的手臂搂在怀里,心底拼命叫着:妈妈,妈妈……
那是他上初一时的事了,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那么小,那么幼稚,完全是个小孩子。
但自从那一场电影之后,他就觉得自己长大了,再也不是个小孩子了。在他心里,那一次生日,那一次电影,好像是他最后一次做孩子,做母亲的孩子。
他永远记住了这最后一次做孩子的经历,永远。
“等你出来时,你准会看到妈妈在这里等你。”
哦,妈妈!
他永远记住了妈妈站在影院门前等他的身影。这身影是那么深刻地印在了他的记忆里,时间越长,岁月越久,这身影越牢固,越清晰。
随着岁月的流逝,妈妈的身影在他的心里站成了一道永生不忘的永远的风景。
永远的风景!
作家与你牵手阅读:
1996年的一天,我在家里看电视,一个采访下岗工人的新闻,其中一个女工讲她下岗之后的生活,动情的说到她陪儿子去看电影,就是我在这篇作品里写的内容。整个过程完全是真实的,包括“爸爸跟妈妈恋爱的时候带着妈妈看了一场又一场的电影,进了一家又一家的影院,全市几十个大小影院他们全去过,爸爸全凭了一场又一场的电影才把漂亮贤惠的妈妈娶到了手里。”“妈妈买了票回来,塞在他手心里,小声说:“儿子,你自己去看吧,妈妈在这里等你。”“妈妈一定在这里等你,等你出来时你准会看到妈妈在这里等你。”
我只是按照她的讲述形成了文字。
那么现实和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在作品里我没有写下岗,因为作品的主题是写“妈妈的爱”,在有限的篇幅里写下岗的内容会不好安排。
还有就是作品里面的描写部分是我写出的,不是那位女工讲述的。比如:“路上,妈妈高兴得有点像个年轻的姑娘,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脸上平时总也抹不掉的抑郁一扫而光。妈妈脚步轻快,牵着他的手,有一点把他往前紧拽的感觉,好像妈妈比他还要更迫切地想马上走进影院。”
还有这一段描写:“妈妈!他猛地在心里叫了一声,只觉胸腔里猛地塞满,堵得难受,呼吸也在喉咙里哽住。他撞开前面的人,几步扑到了妈妈跟前,双手猛地把妈妈的一只手臂搂在怀里。妈妈慈爱地微笑地望着他的脸,问他:“好看吗?”
他说不出话,鼻腔酸得难受。他点点头,就势把头埋下去,眼泪在眼眶里沉沉地打着转,他拼命地咬紧腮帮,才不让自己的泪水落下来。他想叫一声妈妈,但他只在心里叫着,他此时只要稍一出声就会哭出来。”
下面这一段是作家惯用的手法,所谓的表现主题:“他永远记住了妈妈站在影院门前等他的身影。这身影是那么深刻地印在了他的记忆里,时间越长,岁月越久,这身影越牢固,越清晰。随着岁月的流逝,妈妈的身影在他的心里站成了一道永生不忘的永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