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万达集团山东青岛东方影都项目启动,王健林多年的梦想也彻底展露在众人面前。
万达在山东青岛整个项目的投资超过了500亿元,如此大手笔,自然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国内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争相报道了此事,就连国外的许多媒体也在凑热闹,其中,全球知名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更是专门对王健林进行了采访。
王健林表示,此次在东方影都项目的启动中,万达之所以会投入如此大额资金,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好莱坞”。
关于他的这一大梦,不少人颇有微词,万达虽然资金雄厚,王健林做事又大胆,堪称全球第一的东方影都,若真的与久负盛名的好莱坞比拼,到底是否有胜算却不得而知。
王健林对此有自己的打算,诚然,好莱坞历经数十年发展,的确成了全球音乐与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会一直称雄于天下。王健林知道,好莱坞的形成有它特殊的原因,而多年的经营也使得其音乐、电影产业辐射和扩散到了好莱坞的周边地区,因此当下的好莱坞在他眼里,只是人们思想意识里固有的一种“象征”。这种“象征”,早晚会被另一种“象征”取代。
王健林很清楚,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这种差异随着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进程有了一定的缩小,但依然存在,正是这种文化差异,造就了东方人的观念或影视作品与西方不同。比如,西方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中国虽有厚重的文化积累,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诺贝尔文学奖却一直到2012年才降临到中国作家的头上。
西方人现今才刚刚开始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或者说印象,而很多在中国国内无论艺术手法还是内容都平平的影视作品,却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在王健林看来,这里面固然有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的原因,但关键点还在于中国乃至整个东方国家是如何向西方国家展示本土文化的。
这样的想法,也可以划归到王健林义无反顾地收购AMC的原因中。借助AMC这个最适合的平台,王健林可以充分向西方人展示中国等东方国家优秀的文化作品,让西方国家及时且相对全面地了解东方文化内在的底蕴。
王健林认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东方人与西方人之间的文化互通。
王健林利用AMC平台在国外电影市场及时推出的国产影片《泰囧》等影片的成功,是他这种文化理念成功落地的验证。由此,“东方影都”的未来轮廓在王健林的脑海里更清晰了。
而通过一次次试验,王健林发现,尽管东西方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但他认为艺术是无国界的,是相通的,因此他认为西方人和东方人在表达方式上没有多深的鸿沟。比如,喜欢直接表白的西方人并不是读不懂中国人的含蓄,这一点从很多西方人创作的诗歌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年轻时的王健林,曾读过几首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其在意象的表达等方面和中国的许多诗歌并没有什么差异。因此,王健林觉得,要想让西方人承认东方文化,不是去改变东方文化的浓厚底蕴,按照西方人的习惯改变自身的状况,而是要做到让西方人真正从思想意识里接受东方文化,这样才能让西方人真正了解东方文化的精髓。
在王健林的这种文化理念影响下,才有了万达电影院线,有了万达文化产业集团。
事实上,当时万达的很多股东都认为,以商业地产起家的万达去做文化这一行会吃力不讨好,因为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在当时还仅是一种尝试,而在人们的意识里,文化历来被视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文化只要和赚钱沾上边就不“纯洁”了。
王健林不这样认为,在万达酒店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他发现文化其实和体育一样,同样是一种产业,尤其在国外,很多文艺活动或体育竞技项目,都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所以他认为此时进军文化产业,可谓恰逢其时。
换言之,文化并不像当时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了疲软,而是人们的审美得到了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品本身也要相应地得到提高。
此时王健林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即网络对很多传统项目造成了巨大冲击。比如对传统的报刊业的冲击,使得很多报刊出现了大幅亏损甚至停刊,其他相关文化产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电影业也不例外,大量盗版光碟的泛滥,以及网络视频的出现,导致全国很多影剧院都出现了门可罗雀的情景。当时的很多国内电影院都处在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境地。因此,万达在此时进军文化产业,很多股东看来都无异于螳臂当车。
王健林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他认为,当市场发生变化或出现某种危机时,都会出现不景气现象,市场也会出现困顿现象,但在这种现象之下既存有风险,也存有难得的机遇。他看准了文化这一行业在向市场转向时一定会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当时就是这种情形,他还因此列举出了国外相关产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不过,不少股东仍难以转头支持他,在他们眼中,当时国内的房地产业刚刚抬头,发展势头很好,尤其是万达所从事的商业地产,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而万达在发展商业地产的过程中顺带发展的万达酒店更是蒸蒸日上。
因此,万达的股东们认为,万达在此时不应当有其他想法,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集中精力把商业地产做强做大。而且做商业地产的利润空间很大,万达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如果再去发展文化产业,会分散万达的精力——当时有99%的股东都认为,做文化产业,尤其是开设影院,几乎是把白花花的银子扔到水里,根本赚不到钱。
然而,眼光长远、行事果断的王健林据理力争,力排众议,最终使得股东们答应了。 7年后的2012年,万达在王健林的大力发展下,一跃而雄居于中国之首、亚洲之首,这是大多数股东们不曾想到的。而王健林打造“中国好莱坞”的大梦,也在原本模糊的境况下开始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