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魏忠贤正是踌躇满志。
——放眼看去,只见天低吴楚、众生匍匐,真是几千年未有的好日子。
好虽是好,但他也知道,高处是绝壁。要维持住当前这地位不坠,对上要死死控制住皇帝,对下要让老百姓服服帖帖。对上倒好办,宠着那半傻的皇帝玩就是了。麻烦的是对下,靠感化、靠恩德是不行了——老百姓能相信有杀人如麻的菩萨吗?
只有使用恐怖手段!
魏忠贤专权,一方面滥施**威,以镇压之权防人之口,谁也不许说不好;另一方面,又贪功冒赏,要把世间的好处一个人捞完。
按他这种人的习惯思维,功劳不是靠才干、靠勤勉奋斗出来的,而是靠狗仗人势、巧取而来的。
特别是自天启五年(1625)坐稳了位置后,无论朝中还是边境,凡诸臣有功,他必居首功;有赏,他必得其上赏。
天启六年(1626)正月,袁崇焕获“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击伤,不久郁闷而死。魏忠贤在此事上寸功未立,却加恩三等。荫其弟侄一人世袭都指挥使;其侄魏良卿为肃宁伯。心腹党羽毛也各有赏赐,惟大功臣袁崇焕赏赐却甚薄。后在舆论压力下,才升袁为兵部右侍郎。
兵部右侍郎不过是兵部三把手,不知全明朝还有几个用兵能超出袁崇焕的!
越是能干的,就越往后排,这也是庸官用人的特色之一。但是打仗是关系到明朝国运的事,魏阉之流荣华富贵全赖国运,他们这样用人、这样办事、这样考虑问题,真是蠢到了家,好像就怕明朝不早亡似的——正人君子其实不该忧愤,只管看热闹就是。
时隔不久,魏忠贤又进封宁国公,魏良卿加太子太保,4岁侄孙魏翼鹏封平安伯,3岁侄儿魏良栋封东安侯。
真个是:赌徒出身,文盲学历,一门公候!
你能怎样?
——生于浊世,要是太认真了,不等人家把你整死,气也要气死了。
袁大人被压制,完全是功臣之悲。真是卖命的不如玩狗的。
那一仗,打得不容易。魏忠贤提拔起来的兵部尚书高第,在天启六年(1626)正月得知努尔哈赤大兵出动,闻风丧胆,下令全线撤回山海关,连十多万石军粮都扔掉不管了。只有袁崇焕拒不从命,决心独守一座孤零零的宁远城。
正月下旬,努尔哈赤率6万余八旗健儿逼近宁远城,号称20万大军,而袁崇焕麾下守城的明军仅有2万。袁崇焕写血书誓与城池共存亡,将城外居民动员进城,房屋粮食烧毁,坚壁清野。
宁远城上,还置有11门西洋“红夷大炮”,严阵以待。这红夷大炮,是购自澳门、由葡萄牙制造的新式大炮。
二十四日,后金大兵摆开攻城架势,袁大人纹丝不乱,只与一名来“天朝”办事的朝鲜国翻译韩瑗在城头阁中,谈古论今,大有诸葛孔明之风。
“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朝鲜李星龄《春坡堂日月录》)
宁远,仿佛一座深不可测的空城。
总攻开始后,后金军人马有重铠,前锋有战车。一时箭飞如蝗,宁远城上,箭簇密如刺猬。
待敌逼近,明军的西洋大炮开始发言了,每炮一响,烟雾飞腾,后金军里必是一片死伤。
但后金军拼死的劲头也真是了得!有少数战车冲到了城下的炮火死角,突击队员开始猛凿城墙。时间不长,就有三四处地方被凿通,情势危矣!
袁大人稳如泰山:你有拼死精神,我有经济规律。他命人把官库中仅有的一万两银子搬上城,凡击倒一敌,当场即赏银一锭。士卒精神大振,无不用命,有面中流矢亦奋勇不退者。
袁崇焕还亲自挑土堵塞缺口,一不小心中箭受伤,就撕下战袍一角裹上再干。主将如此,士卒哪里还肯退后!
明军还将一些被褥里包上火药,从城头扔下。当时正是寒冬腊月,估计后金的后勤保障也不大好,一见有免费的好货就纷纷上去抢夺。待城头一放火箭,下面的被褥立刻腾起一片火海,后金战车尽被烧毁,人也烧死不少。凿城运动完全失败。
这一天一直打到夜里二更,“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中实伏甲士,立于柜上,俯下矢石。如是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努尔哈赤见城下战士死尸枕藉,心为之沮,只得收兵。
第二天,再来一遍。努尔哈赤亲自督战,集中大股兵力攻城。袁崇焕登上城楼了望台,监视后金军动向,等到后金军冲到逼近城墙的地方,才命炮手瞄准敌人最密集处发炮。“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
这一天,后金阵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中炮(具体是谁不明),有关史料均有提到:炮击“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蓟辽经略高第奏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张岱《石匮书后集》)
据推测,正在督战的努尔哈赤大概也是在这一天负了伤。
无敌八旗,此时已被明军吓得魂飞胆丧,任凭军官如何挥刀督战,一到城下掉头就跑。这一天,激战最为惨烈。到晚上,后金军基本上是不行了。
第三天,正月二十六日,后金军虽然还围困着宁远,但都离得远远的。一靠近,西洋大炮就是一顿猛轰。
努尔哈赤完全没了主意。后来偶然发现附近的觉华岛上有人烟,就派偏师一支(蒙古军)去攻打。
岛上有七千明军,是负责看守岛上粮草的。由于装备不足,且是水军,战斗力不强,最后全部阵亡。其余七千商民也全部被屠杀。
努尔哈赤心里才算是稍微平衡了一点儿。
大战三天之后,努尔哈赤知道斗不过袁崇焕,只得撤军。到二月上旬,大军全部撤过辽河以东。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的守城战术大获全胜!
当初“宁远被围,举国汹汹”。如今宁远捷报一到,京师士庶,空巷相庆。天启也下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天启七年(1627)初,后金皇太极发兵攻朝鲜,约6万大军跨过鸭绿江,把朝鲜一举打服。
这一时期,袁崇焕一面与后金议和,一面争取时间抓紧修建锦州,中左所和大凌河三城,把防线向前推进170里。天启也完全赞同这种暗渡陈仓的办法。
皇太极发现了明军的这一动向,觉得三城若是建完,无异是钉在自己脑门上的三颗钉。于是就趁在朝鲜大胜之机,发6万大军,从沈阳出发,渡过辽河,于五月十一日包围锦州。
明军守卫锦州的是赵率教、守卫宁远的是满桂等人,袁崇焕在宁远指挥全局。袁崇焕一贯主张“守为正着”,以坚城利炮,对付后金铁骑攻城,是以强项对弱项。因此各城只须守住,不须救援,不给敌人野战的机会。
天启也很赞同这一战略,并且他还看好宁远才是山海关的屏障,责令袁崇焕本人不得离开宁远一步。这样即便锦州失守,宁远也决丢不了,从而动摇不了根本。
在宁锦一线,天罗地网就这么摆下,等鱼上钩。
皇太极这人,比他老子努尔哈赤的功夫差得远,在24天之内,与明军大战3次,小战25次,一点儿便宜没捞着。其间在锦州和宁远来回跑了一圈儿,两围锦州,攻而不克,中间又偷空去了一趟宁远,就更不能得手了。
比较惨的是六月四日第二次打锦州。明军用西洋大炮、火炮、火弹和箭、石组成火网,后金军连城墙边都靠不上。
后金突击队员冒死以车梯强渡护城壕,被火炮轰死无数,城下尸积如山,一仗就死了3000人。士卒回营后,抱头大哭,如丧考妣。
皇太极知道再打也是白死——继承了皇位不一定能继承天赋,何况老爹都打不赢袁崇焕。当天夜里,就撤军了。
此为“宁锦大捷”。
在两次大捷中,天启皇帝头脑相当清醒,用人不疑,指挥若定。后勤、兵员保障都很及时。要是给他记个功,那还差不多。但此次魏忠贤又贪天之功为己有,还指使其党羽攻击袁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污蔑袁崇焕与后金议和导致朝鲜被攻。甚至连撤消宁锦防线的议论都出来了。袁崇焕不服,上疏乞休。
天启这时候也翻了脸,不承认自己曾同意议和。袁崇焕只能凄凉返乡,回到东莞水南,
到七八月间论功,举朝又是盛赞魏公公英明,吏部尚书周应秋称:“厂臣壮志吞胡,赤心报国……将洗三朝未雪之恨,褫十年匪茹之凶。伟哉,浴日补天!允矣,安内攘外!”其余的,也大都是这个调子。
顺理成章,魏氏一门又是一番厚赏。魏良卿甚至封成了太师,这叫什么事!就连张居正也只是在临死前几天才得到这份荣誉。
蚂螂之子,仅为太师!
天下沐猴而冠者何其多也,不过像这样低劣的猴,像这样吓人的冠,大概三千年中绝无仅有。
那时,首投魏忠贤的阉党分子霍维华,已经当到了兵部代理尚书。他从其爱妾的弟弟那里听说,天启已病入膏肓,活不长了,就起了背离阉党之心,想悄悄为自己谋个退路。于是上疏,请将给自己的恩荫,转给袁崇焕。气得魏忠贤矫诏骂他:“好生不谙事体!”
老魏哪里知道,霍维华要的就是这一效果!
魏忠贤不仅要抢军功,其他的功劳——缉奸功、殿功、陵功等,一样也不放过。
天启六年三月,辽东人武长春在逛妓院时,一时高兴放了些狂话,讲到了辽东边境明军与后金军作战的情况。他哪知道,就是在窑子里也有东厂眼线,结果被东厂逮入诏狱。
只要落在了许显纯的手里,老母鸡也得变成鸭。一顿严刑拷打之后,武大嘴承认了自己是后金奸细。恰在此时,明军在辽东前线有小胜,捷报驰入京师。许显纯趁机为魏公公邀功,上疏说:“长春敌间,不获且为乱,赖厂臣忠智立奇勋。”说这个间谍要是不抓住,那得惹出大祸来,全赖魏公公大智大忠立下奇功!
这功立得也确实够奇的。天启一高兴,封魏良卿为肃宁伯,赐宅第、庄田,颁铁券。吏部尚书王绍徽还嫌这不够,赶紧献媚,说应该追封魏公公的祖先。天启就一口气追封魏忠贤的四世祖先为肃宁伯,这才叫“祖坟冒青烟”了。
可怜这武嫖客,一张臭嘴惹来身受磔刑,连骨骸也回不了家乡了,只便宜了魏忠贤一门老小。
就连天启皇帝完婚,魏公公也有荫封,不知他这“空前绝后”的老家伙对这有什么功?
此外,凡是重大工程完工,魏公公都少不了有封赏。天启五年(1625)正月,泰昌帝的庆陵修好,魏忠贤荫都督同知。天启六年(1626)九月,皇极殿落成,魏忠贤晋升“上公”,加恩三等,赐田二千顷。就连王恭厂大爆炸,都有人上疏请论魏忠贤“救火功”,结果还真的就有封赏。
这样的冒功无计其数。真个是“今日荫金吾,明日拜崇侯”,“一门之内,锦衣三十余人,公侯七人”,猪鸡猎狗,一齐升天!
整个魏氏家族,只要能沾点儿亲的,叔侄孙甥,无一不封。魏良卿原来不过是一市井佣夫,也就是街边找零活儿干的雇工,后来又卖过菜。到今日,封伯封侯,加太师、赐铁券(免死牌)、乘大轿,又代皇帝去祭天、祭祖宗。以致天下人都疑心:魏公公这不是想要篡位了么?
这个魏良卿的发迹史,史上独一无二,可列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草民。
对于魏忠贤的历史作用,在明末就已有定评,阉党残余在南明小朝廷时期,虽也曾一度翻案,却只能越描越黑。
但是近些年来,国人思维日渐活跃,有些年轻人喜欢做翻案文章。不管是现代思维也好、是逆反心理也好,总想说魏忠贤没有那么坏,且有治国能力;说东林党无能且小肚鸡肠,甚至说天启时代的东林党人私德也很糟糕,与阉党半斤八两。
这些新鲜之论,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想要彻底翻掉这个案,一是要有证据,二是要合逻辑。
东林党固然有偏激和策略失误的问题,但作为政府官僚,绝大多数是正人,能够做到清廉、爱民、不谄附恶势力。在任何时代里,能做到这三点,就是好官,无须其他技巧技能或者风度。他们虽然迂腐、固执、对人品要求太苛刻,但这些,都不是罪恶!
东林的六君子也好,七君子也好,若有一人像阉党那样半斤八两,何至于被追比成那样也交不够钱?他们不过是退休官员,无权无势,又怎么能赢得百姓舍命保护?
设身处地地想,我们自己大多都愿意“父母官”是个好官,恐怕没有什么人喜欢官员越坏越好。如果有人喜欢,其身份大抵是投机钻营者,那也无须来关心这段历史了。
所以我说,有一种东西叫公论,这东西就是历史的慧眼。是非善恶,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我们再来看看魏忠贤的作为。他在政治舞台上窜红有七年时间,真正当国有两年半多一点儿。这个人,究竟有哪些经天纬地之才,我看不到,也推论不出来。
前面我已讲过,他所干的,无非是杀忠臣、驱良将、骗昏君、霸朝堂。对忠良的戗害,起的是离散人心的作用。对大明来说,罪莫大焉!朝中乌烟瘴气,朝廷的公信力也就贬值到一文不值,社会逐渐呈现解体之势。要知道:民心散易,复聚难矣。
一个代表公平正义的朝廷,却以无上权威干了那么多坏事,那不是皇帝下个罪己诏或者新君即位就能洗白了的。
人心是白纸,对你的点点滴滴恶迹,都记得一清二楚。民众对朝廷的认同感一旦完全消失,政权也就如沙上筑塔,眼看着就是——“倒了!倒了!”
我极力想在历史的边角里,找到关于魏忠贤对明朝做的好事实事。但没有。没有就是没有。一个人若是好,不是某史家的一枝笔就能埋没掉的。况且,古代人的“史笔”,也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可以随心所欲。
我在这里把史料上记载的魏忠贤做的“好事”,尽可能地凑一凑,看他是否功大于过,或者可以两相抵销。
一、魏忠贤救火。天启六年(1626),御马草场——天师庵草场失火,火势凶猛。魏忠贤亲自督率内外官员救火,三日方把火扑灭。据说他还亲自端盆浇了水。但是,当今也有史家认为,他大可不必亲自动手,其目的还是出风头、想捞取封赏。
二、魏忠贤节约。他曾经下令取消后宫长街的路灯,以此节约灯油。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他和他的爪牙晚上在宫里干坏事。
三、魏忠贤搞旧城改造。由于万历怠政,紫禁城内多处建筑颓败荒凉,内金水河也完全淤塞,成了互不连接的小水洼。魏忠贤亲自抓改造,将破败建筑修理一新,金水河也得以全部疏通。
四、魏忠贤为前线筹集马匹。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但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魏忠贤为国分忧,想了个好办法。依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不过,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后就不断地降谕旨进马,逼得这些太监直骂娘。
当然,人家也不是吃素的,你要马,我就花少少的钱买一匹老马病马来应付。马匹交到宫中后,又没有人好好喂,等分配到前线的时候,那是随到随死,哪里做得成什么战马?倒是可以常见军士们改善生活,大嚼马肉。
五、魏忠贤对待公文非常“认真”。魏忠贤的官职是秉笔太监,但他同时又是个文盲,这一对矛盾集中在他身上,却也没难倒他。《酌中志》说“魏逆不识字,从来不批文书”。他看文件,掌握朝中大事,是靠听人家朗读。由于他“颇有记性”,又“担当能断”,所以他比天启还是要“勤政”得多。
可是,一个不称职的人骤居高位,抛开党争的偏见不说,就他那点儿能力,在政务上也常出笑话。天启六年初,兵部请示,要把蓟镇镇虏关的提调(武官名称)董节,升为都司佥书衔,兼管一个军事单位的“游击将军”事务。可是,报告到了魏忠贤这儿,发现了有问题。他了解到,提调这一级别与游击将军之间,中间隔了一级。此人为什么会跳级擢升?他认为必有隐情(行贿了),于是降旨责问。
兵部很快就有了解释,说都司佥书一职历来很少有“实缺”,就是说这仅是一个官级,往往没有可以实际负责的事务,所以提调一级的武官任满升职,都以都司佥书一职兼管游击将军的事务,这是惯例,并非跳级。
但魏忠贤是不肯认错的——上级领导怎么能有错儿?他矫诏把兵部主管武官人事的职方郎中余大成削籍为民,把人家的干部资格都给剥夺了。兵部尚书王永光急了,再次说明情况,为余大成讲情。但魏忠贤还是不听,训斥兵部,今后提拔武官要“循级序升,不得越次兼管”(《明熹宗实录》)。
此谓典型的“以不知为知之”。
在这前后,还有一件类似的事,倒霉的是阉党的一个小喽啰——礼科给事中李茂恒。李茂恒写了一份奏疏,里面有一句话是“曹尔桢整兵山东”。魏忠贤一听:不对!这个曹尔桢刚给我送过一个大红包,我给了他山西巡抚的位置,他原是民事行政官,只有到山西当巡抚(军民都管)才可能整兵,怎么在山东就整兵了?哼,读书人,连山东山西都分不清。在“领导班子”朱批的时候,他就吩咐要批评一下。
偏偏这个小小阉党李茂恒,非要坚持原则:我他娘的就是没错!上疏辩解说,曹尔桢原为山东布政使(民事省长),虽然已经升职山西,但还未到任,不可能在山西干什么事。而年初辽东有警(皇太极要挑衅),兵部曾经令曹尔桢督促地方部队戒备,所以说“整兵山东”没什么错儿。
这一说,还得了!这不等于说我魏某人是白痴么?于是魏忠贤矫诏,斥责李茂恒“不恭”,也给削了籍。对李茂恒来说,是九十九个头都叩了,就差这一个不肯叩,好不容易混成个阉党,却把前程给毁了。
以上所列,就是魏忠贤屈指可数的“政绩”。要说他有才能,也就这一点儿。须知,干部选用,必由正道,是千年可循的规律。天启把这样一个文盲加流氓的人硬给提到国家中枢位置,能干成什么样,那是可想而知的。
大明这辆疯狂马车,在他的驱赶下,不朝悬崖狂奔才是怪了。
魏忠贤,究竟好在哪里?
国家的事,天启皇帝愿意交给他去折腾,也就罢了。那么魏忠贤的私德如何?
他是个太监,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不大,关键是在当今国人比较敏感的贪污受贿问题上。
魏忠贤位居一人之下,操控用人大权;加之旧时官员任命权力又集中在中央,因此要想当官的,必须奔走其门。索贿受贿这一条,魏忠贤他跑不了。逢年过节或者过生日,就更是公开收受。阉党阁臣魏广微有一年冬至忘了给魏忠贤送礼,惹得老爷子大怒,埋下了日后失宠的伏笔。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受过大苦的农民,出于对官僚腐败的痛恨,他制定的俸禄标准出奇地低,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这就必然引发官员大面积的灰色收入。比方,正统年间御史陈泰说:“今在外诸司文臣去家甚远,妻子随行,禄厚者月给米不过二石,薄者一石,又多折钞,九载之间,仰事俯首之资,道路往来之费,亲故问谴之需,满罢闲居之用,其禄不赡,则不免失其所守,而陷于罪者多矣。”
钱不够用,就只好贪污,这也是人性化的表现,不必掩盖这一点。
明嘉靖以前,由于士风较正(明朝士风之正与邪,都属历代罕见),对贪污受贿尚有所遏制。
到嘉靖这个昏庸皇帝上台,重用奸相严嵩,满朝贿赂公行,官场风气一溃千里。史称嘉靖时期“贪官暴吏,布满中外”;嘉隆以后,更是“惟贿是举,而人皆以贪墨以奉上司”。官场“礼义沦亡,盗贼竞作”。张居正整顿之后稍好,到魏忠贤起,贪风又大盛。买官卖官猖獗不可收拾。
大概情况如何呢?崇祯元年(1628)户科给事中韩一良曾上《劝廉惩贪》奏疏,从中可见一斑。他说,想当都抚此等地方大员,没有五六千金就不要想;道府美缺(省市级别的好位置),非得两三千金不可;一直到州县各官,都有定价。
官职有定价,这已和严嵩时代一样了。特别是大批谋到了官的人,“原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这道理,今人不用点拨就会明白:既然花钱卖了官,就要加倍赢回来。怎么赢?古今都是同样的办法——“侵渔百姓”!
韩一良是个本份人,他如实报告:即使像他这样“绝无交际之人”,曾有两个月内,就退还了别人贿金五百两。他是个多大的官儿?从七品,就因为能够参与官员的考核,便有人送钱。两个月五百两!所以他在奏疏慨叹:“他可知矣!”其他人怎么样,可想而知。
这样的老实人,大概只有明代才有。“绝无交际之人”——想想看,诸位是否可曾遇到过?
再回想阉党给魏大中栽的赃,不过三千三百两;给黄尊素栽的不过二千八百两。诸君子过去要是有心捞的话,这点钱,最多两年时间就捞足。从这上,也可看出东林诸君子实在是太本份了!
魏忠贤总共收了多少?因为他死后定的是“逆案”,崇祯皇帝算的是政治帐,似乎没有太在乎财产统计,其家产在乱中也散失、转移了许多。但他失势后仓皇出京,随行携带的金银珠宝有40辆车。事急的时候,为贿赂崇祯身边太监徐应元,一次就送给人家私宅30余所,连带里面的财产与佣人。
——对比一下,他和东林党君子的经济情况,何来“半斤八两”?
而且阉党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人人都贪,少有例外。这一伙蝗虫总不是造钱的吧,无非是上啃国家、下吃百姓。
魏忠贤的第一文官走狗崔呈秀,原本就是因贪污被劾,才跟东林党闹翻的。投阉党后,“负忠贤宠,嗜利弥甚”,收受的稀世珍宝无计其数。
那个把“好粥”听成了“好竹”的周应秋,是因为向吏部尚书赵南星求官被拒绝,而和东林党闹翻的。杨涟、左光斗被害死后,他兴奋异常,深夜才回家,把睡在自家的一位客人叫醒,大叫:“天眼开,杨涟左光斗死了!”就这么个臭名昭著的“煨蹄总宪”,在当上吏部尚书后,天天与下属文选郎李夔龙商量,怎么卖官,怎么索贿,怎么敲诈百官。还定了指标——“每日勒足万金”!北京城里都叫他“周日万”(《三朝野记》)。
这个贪污集团,不仅仅是他们本人,还包括他们的三亲六故,也都为人奔走,放手受贿。社会资财,就这么源源不断流向一个特定的集团。
贪官们要贪,必然会排斥正人进入这个集团,以免妨碍他们作恶,这就导致吏治败坏。吏治一败坏,国家受害,百姓受穷,中央权威失去公信力,社会矛盾尖锐化,也就是所谓的“国将不国”。这就是阉党给明朝带来的最大祸患。
魏忠贤,何“治国才能”有之?
现在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了:东林人近乎苛刻的用人标准,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官员队伍,一定要是清流,国家才能正常运行。这条河要是浑了,臭了,腐了,国家的气数也就快到头了。
魏忠贤不仅受贿,还有强抢人家财产的恶行。行贿受贿毕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看见民有财富,就出手抢,这基本就是官式的土匪了。
这里要说的,就是天启六年(1626)年轰动一时的徽商吴养春“黄山大狱”冤案。
吴养春是南直隶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在万历年间他家就是雄踞两淮的大富豪。其产业覆盖范围,北到京津、南至两浙,各大商埠均有商号,经营范围涉及盐业、典当、钱庄、珠宝、绸缎、木材等。可谓家资钜万,富可敌国。
他祖孙三代又是书香门第,家筑藏书阁,一边经商一边苦读。日本入侵朝鲜时,明朝出兵援助,其祖父吴守礼捐银三十万两助饷,万历皇帝一高兴,特赐“徵任郎光禄寺署正”;赐其父吴时佐“文华殿中书舍人”;吴养春本人和其他兄弟三人也同被赐荫官中书。这在当时是一件盛事,史书上有“一日五中书”之称。
安徽的黄山,那时候是他家的私产,方圆三百六十里,三十六峰囊括其中,占地二千四百亩。这一片山上树多,每年采伐卖的钱据说起码有十二万两。
这吴养春财大,本身又有官衔,明代是不禁止官员直接经商的,所以他有权有势,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倒霉是自内斗起。他与从弟吴养泽因黄山的产权起了纠纷。两人之间的诉讼经年不息。
黄山这片山场,是吴养春的父亲吴时佐留下的。哥儿俩争讼时,地方官府曾有“一半入官”之议,但奏报上去后留中未发,也就是不知为何皇帝压下了没批。最后因为吴养春财大势大,赢了官司。吴养泽因为败诉给气病了,不久死去。
这样的事情,不要说在“衙门口朝南开”的皇权时代,就是今天也不难理解。他吴养春错就错在不懂“退一步海阔天空”,况且是自己的亲属。他非要赢者通吃。
弟弟吴养泽是“人为财死”了,他有个忠实家奴吴荣为主子不平,继续告状。
吴养春不怕这碟小菜,一顺手就以“奴仆告主人罪”,把这楞小子送进了大牢。偏巧吴荣瞅个空子从监狱里跑了,发下毒誓,要为主子报仇雪恨。
这个无产者跑到北京,到处找门路告状,一找就找到了翰林院编修吴礼嘉。
吴礼嘉跟吴养春是徽州老乡,但与吴养春有仇,一听说有这事,便思报复,领着吴荣到东厂告了状。
估计状子也是这位翰林先生写的,头头是道。一是告吴养春“家资巨万,为富不仁,一向结交缙绅,霸占黄山,砍伐树木货卖年久,获利何止数十万两……近因大工肇兴,采取黄山木植应用,养春胆敢遣家丁文节到京打点,停寝采木旨意”。这一条,是告吴养春心疼皇家造宫殿从他那里白拿木头,因此活动有关部门别再征用。不过,这么大的事,如何一个家丁就能单独去办?
二是告“养春不遵明旨,巧立名色,创崇文书院,招朋聚党”。这可是犯了大忌。一个盐商,怎么会和党争扯到了一起?其实这也是告的刁状。
明末的盐商是个很有势力的群体,有如今日的房地产大鳄,多出自安徽、山西和陕西,他们发达之后,都愿意举家迁到杭州去住(要住就住到人间天堂)。但是明朝政府有规定,没有户籍的子弟,不能进入当地府学读书,更没有资格参加乡试。这些外地来的盐商子弟,家中虽有钱财,却因户籍问题登不了仕途。
这个严重损害富人利益的体制弊病,后来被一个包青天式的人物给解决了。
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明朝出了个巡盐御史,叫叶永盛。他很为这些盐商子弟们惋惜,就向朝廷奏议,请求给盐商另置商籍,等同落户。皇帝觉得有理,就批准了,自此,盐商的子弟的身份和浙籍学子们就一般无二了,不再是等外移民,可以在当地参加考试了。
这个爱惜人才的叶永盛,字子沐,是徽州府泾县人。关于他,史料上记载不多,甚至连生卒年份都不详,只知道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的时候还在世。他是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先后当过两浙巡盐御史、江西按察使。在御史任上共9年,上疏数十道,声震天下。后来升至太仆寺卿。
叶永盛为徽州老乡们义务办教育劲头很大,索性在杭州借了一套别墅为盐商子弟办起了讲堂,地址就在烟水矶。在杭盐商感激涕零,纷纷送孩子来就读。因为有的人家路远,子弟要坐小船来读书。叶永盛见了,灵机一动,干脆租了条小船作流动课堂,自己有空就到处去授课。这种奇异的授课形式,在他身后,成了杭州四十二景中的一景,也就是“崇文舫课”,一直到清朝还有。
叶永盛任满离开杭州后,盐商们集资买下了这幢别墅,改称“紫阳崇文书院”,又在书院后面为叶永盛立了生祠,早晚供奉。不搜刮的好官就已是“父母官”,像这样体察民情的好官,当然就等同于祖宗了。
所谓“崇文书院”案,就是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其宗旨固然是为富人服务,但也不失为好事一桩。可是在这敏感时期,只要是告你“聚党”,那就百口莫辩。总之,这一状的要害,是说吴养春私占黄山,得利千千万,富比石崇,将谋不轨,另外还贪赃六十万两。
魏忠贤虽不以贪著称,但有这般大富豪进了他的笼子,怎能不摩拳擦掌?——来人啊,马上矫诏,榨钱!
天启六年(1626)八月,北镇抚司果然接到圣旨:“吴养春赃银六十余万两,著行抚按照数追解。其山场木植银三十余万两,工部即差官会同抚按估价解进,以助大工。山场地二千四百余亩,并隐匿山地、拖荒地土未收册者查出升科,尽归朝廷,不得仍前隐瞒。”这是说,责成地方官追赃,除了追赃六十万两外,还要把黄山现有木材作价三十万两,由官府变卖,以助“大工敗”修宫殿正等着要钱呢。
这个案子,还牵连到当地富户程梦庚和吴君实,也被追赃十三万六千两。这几笔加起来,共一百多万两。这样多的银子,老魏不可能一口吃下,他是准备公私兼顾。
不光是钱,政治上的好处也有。为这一案件,老魏又因“发奸剔弊”,捞了一个荫锦衣卫指挥的封赏。
吴养春知道了这消息,原以为自己不曾犯法,朝廷无非是榨他的银子,于是便放手使银子去打点。其下狱之初,妻汪氏为了救他,四处托人说情,不惜钱财,要一千给一千,要一万给一万,等到抚按追解时,家私已去大半。
官府要是打定主意要你的钱,那窟窿你还能填满吗?钱如流水似地花出去,吴养春和他儿子们最后还是被逮到京师,进了诏狱。锦衣卫堂官田尔耕亲自主审,在狱中三下两下就把吴养春等一干人给拷打死了(入狱者连亲族共8人,仅有3人生还)。
人死了,钱却还没缴够。魏忠贤心想:你家里总有家产吧?就在当年的十二月派了他的一个爪牙、工部主事吕下问,到徽州府去追查犯人家产,并负责变卖黄山木材。
这是好肥的一个差!吕下问不由心花怒放,带了小妾、仆人共30余人,浩浩****来到徽州,准备大捞一把了。旧时办案,不光是主审官要敲诈,他的随从也可以敲诈。红脸白脸的唱一气,不愁没人送钱。所以贪官也特别喜欢办案子,越大越好!
却不料,这一帮人到了徽州,一了解情况,傻眼了——吴家经这么一折腾,早就破产了!家里人也死了个一干二净。
妻子汪氏感到没有活路,投缳自尽了;两个女儿也相继自缢而死;老母亲气绝身亡。黄山之主,家败人亡!看来,富人不保护也真是不行。
——怎么办?吕大人是奉旨前来的,追查不够数,自己还要吃罪呢!
不急,他自有办法。
这次吕下问能捞到主持勘卖黄山木材的美差,事先就送了魏忠贤一万两。此外刘志选(就是认定自己能死在魏忠贤前头,冒险攻击张皇后那个老家伙)做的中间人,办完差还得送人家一万两。除了这二万两银子必须得榨出来外,吕下问自己也得捞得差不多,不然不是白跑一趟?所以他肯定要生事、肯定要诈财。
吴家没油水可榨了,吕下问就“不耻下问”,查清了徽州富户的情况,开出名单,强迫富户们买木材,议价纳银,任意虐取。在原指标三十万两之外,又多加了二万余两(用来支付成本费)。此议一出,当地大姓立刻炸开了锅!
这次办案,吴养春的族人吴献吉也被牵连进去。吴献吉一看要被诈财,“三十六计走为上”,跑了。吴养春就让当地衙门的公差去向吴献吉的亲戚潘漠要人。恰巧这期间潘漠外出不在,公差们张冠李戴找错了门,跑到了邻居潘家彦的家去砸大门。
说来也巧,这家的主人潘家彦也不在家,家中只有一妇人。两个公差如狼似虎,破门而入,妇人被惊着了,不要命地喊:“公差强奸啦!”众乡邻对衙门敲诈富户早就愤愤不平,一听喊叫,都赶来搭救。
俩公差吓得扭头就跑,一不留神,踩着门口的一块青石滑倒了。众人一哄而上,盛怒之下将两名公差活活打死,而后又焚尸灭迹。大伙揍死了俩狗日的,仍余怒未消,又大书“杀部安民”的标语到处张贴(这个部,是指工部来人)。
歙县的知县倪元珙(祁门人,天启二年进士)见乱子要闹大,就赶忙去见吕下问,告之以其情可悯,众怒难犯,应以疏导为佳。吕下问是打着“魏”字旗号来的,有恃无恐,哪肯听一个小县官的?只是不允。
结果,报应当即就来。是夜初更时分,当地大姓煽动群众万人,包围了吕下问暂住的察院公署,呐喊攻击,声言要杀吕下问。还放了一把火,把察院大门给烧了!
吕下问这才知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慌了,从后墙头爬出,狼狈逃窜。幸而身边还带有银子,就买通了隔壁做竹丝器具的人家,躲在人家的屋里。
他是没被百姓逮着,只是苦了他带去的一个宠妾陈氏。陈妹妹年方十八九岁,美貌绝伦,仓皇之间吕下问也顾不上她了,被众人从公署内揪出。一起被抓住的,还有三个同来的吕氏家人的女眷。暴民们为泄愤,就把这几位女流上下衣裳尽行剥去,令其当街裸走。几个女子顿时羞赧无地。
羞辱了女眷还不解气,众人还想寻着吕下问,也照样羞辱一番。一直寻到日落时分,仍没找到,百姓也就渐渐散了。知县倪元珙见众人散去,连忙派人寻着了吕下问,安慰一番,劝他连夜带了家眷走。老吕这回是不敢不听了,倪知县当下就差人护送出境。
小老婆被迫做了天体运动,老吕又慌又羞,只想跑得远远的。他怕在路上被民众查出,把随身带来的圣旨都给烧了,一天之间狂逃200里。
一直跑到绩溪县,还是心有余悸,自己爬到官署空房子的梁上躲了一整天,见确实没人追来,才战战兢兢地下来。
事情就这样闹大了,肯定要由地方官来处理。徽州知府石万程不愿替魏党的王八蛋们收拾这个残局,就告病挂冠而去,剃头当了和尚。
这就是著名的“徽州民变”,是一次很给徽州人添光彩的民众暴动。但是其名声在现代教科书中却远没有“苏州民变”响亮,而且不少当代历史著作在提到这件事时,都说是“险些激起民众暴动”,而不承认是一场成功实施的暴动。
民变之后,当地抚按上了一本,讲清了原委。魏忠贤见事情办成这样,也是没法儿。不久便有旨下来,说:“吕下问激变地方,不称任使,着回籍听勘。着巡按查明起事原由,量惩首恶。”这废物吕下问不仅丢了官,还白白丢了一万两银,只便宜了魏忠贤白得了这一万两。
徽州人为此甚是鼓舞。都说是苏州人打校尉给他们壮的胆。魏忠贤有了上回苏州的教训,也只顾在朝里弄权,不敢再派缇骑南下去抓什么首恶了——就是派了也没人敢去。
但木头还是要卖,魏忠贤又打发太仆寺丞许志吉,去歙县继续办理。
这个许志吉,是变卖木头方案的提议人。让他去,有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思。一开始,老百姓对他还抱有幻想,因为他也是歙县人,本乡本土的,下手总要留点儿情吧?
哪知道,许志吉一心想巴结,比吕下问还要狠,把原出售木材的指标又翻了一倍!
撵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反贪官看来正未有穷期。当地老百姓又闹开了,群情汹汹!亏得知县倪元珙从中调停,百姓才安定下来。
事后,徽州巡按御史杨春茂紧急召见倪元珙。倪如实陈述了情况,杨巡按对歙县百姓深表同情,及时向上汇报,宁国府推官邓启龙同时也从中周旋,震惊徽州的“黄山山场大案”才得以平息(见《明史纪事本末》《三朝野记》)。
牵连到这个案子里来的徽州富翁程梦庚,就更冤了。他为人恃富骄傲,发达后住在嘉兴府城。过去曾偶尔在南京得罪了贵州的一位田副使(可能是提学副使),那田副使后来升官到嘉兴。程梦庚怕他寻事刁难自己,就带了万金前往京师活动,要把这个官撵走。正值吴养春事发,他一头撞在了魏忠贤的网里!
程梦庚坐赃十三万六千两,被逮进京后,没过半个月也死在狱里了,家私全部抄没入官。
清人陆应旸在《樵史演义》里提到吴养春等人的遭遇,叹道:“反不如那肩耕步担人,不致杀身的祸。那程梦庚走到京师,自家送上门的,还也有说。吴养春好端端坐在家里,正是: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这件事,只是魏忠贤作恶多端中的九牛一毛。其品性如此贪婪、手段如此狠辣,他又好在哪里?
好和坏,是与非,固然有公论,但在每个个体的心目中,又很不相同。卑鄙的下属,看卑鄙的领导往往就很亲切;委琐的下级,对委琐的上司都本能地愿意趋奉。
所有的人,在口头上都会说得很堂皇,但具体行事,总有一部分人是根据利益而定。这就是“有奶便是娘”原则。在他们看来,没奶,还能叫娘么?什么正义,崇高、清白,那能当奶喝么?
阉党的组成人员,百分之百都是“喝奶派”。在天启末年,魏公公的奶,就是现世最甜美的奶。
于是,关于魏公公“好得很”的舆论就甚嚣尘上,渐渐地演化成个人崇拜。
自天启六年(1626)中,明朝大地上,陡然兴起一个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的运动。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大理解“运动”的涵义了,也就是——如火如荼,争先恐后。
那么,什么叫“生祠”呢?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风俗,最早起自汉代,就是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以便歌功颂德和礼拜。
一般的宗族祠堂,是为了拜祭死去的祖先而设的。拜祖先,在中国伦理中属天经地义,而给活人建祠则要严格得多,必须是公认的忠臣义士或青天大老爷,方有资格受用,而且是由群众自发兴建。
魏忠贤是缺德的典范,他有何德何能享受这个待遇?这是因为,卑鄙者掌握了明朝的全部话语权。
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没有不说自己好的。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人,往往就要开始造神。
明朝的造神运动,始于阉党中的封疆大吏。据大多数史料记载,首倡者为浙江巡抚潘汝桢,首次提出动议是在天启六年的闰六月。当然,也有文献表明,早在天启四年,这个苗头就有,不过轰轰烈烈地成为一场运动,还是在天启六年以后。
潘汝桢在动议奏疏上说:“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他举的例子是,当年两浙受灾,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家输送物品的专营户向内库交纳的孝敬费用。征用物品入库,须交纳小费,以便验收合格,这是明朝管库太监创制的恶例。如果废除这个恶例确有其事,那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
潘汝桢说,举百年积弊一旦革除,有关专营户如逢再生,“莫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群众感恩戴德,因此一致请求给魏公公建生祠。
民意不可违,很快就有批复下来,“宜从众请”,准了!
这个口子一开,大小阉党马上看好了行情:既然皇帝也同意,魏公公也坦然接受,那就比比看谁拍的马屁最响亮吧。
在一年多时间里,建造魏氏生祠的运动,迅速在各地展开,有如封疆督抚们的政治表态。据统计,所建生祠遍布九省,共有70余处。
到后来更是建到京城来了,内城、宣武门、卢沟桥都有,以至“都城数十里间,祠宇相望”(《明史》)。在朱元璋的孝陵和凤阳的皇陵,也有建造。
这个生祠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座小庙,而是“飞甍连云,巍然独峙于胜境;金碧耀日,俨如天上之王宫。各题其额,则曰:崇德茂勋,普惠报功。两翼其坊,则曰:三朝捧日,一柱擎天”(《玉镜新谭》)。
建一座这样的生祠,多则几十万两银,少的也要几万两。各地官员借此又狠狠搂了老百姓一笔。
平地起楼,必然要占用民地,拆迁民房,砍伐树木,甚至刨人家祖坟。河南一地建祠,就拆毁民房一万七千余间。其中开封府建的祠,仿照帝王规制,拆毁民房两千多间。老百姓有泪只能往肚里咽,那年头,谁敢做钉子户啊!
天启皇帝还应众臣之请,给这些生祠题写匾额,诸如“普德”“广恩”之类。生祠柱上的对联则大书“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乃文乃武,同日月以长明”之类的颂扬词(《先拨始志》)。每一祠,都有一名文武官员专职看守。
在这个怪胎生祠里面,有一个最核心的怪胎,那就是魏忠贤的神圣塑像。这是供人们顶礼膜拜的,正式名称叫做“喜容”。
这“喜容”又是何等模样呢?一般都是“垂旒执笏”,也就是戴着帝王的那种带穗儿的小帽,手执笏板。具体形状是“像加冕服,有沉檀塑者,眼耳口鼻手足宛转一如生人,肠腹则以金玉珠宝充之,髻空一穴,簪以四时花朵”(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对着这脑袋上插花的偶像,众官要五拜三叩,口诵魏公公于何年何月对自己的提拔之恩。
在天启末年,围绕这个生祠的问题,黑白忠奸,泾渭分明。我们后人读这段史,真真如看一场大戏。
遵化兵备副使耿如杞对生祠塑像有帝王之象而颇不满,仅半揖而去,被人告发,立刻逮入诏狱,栽赃三千六百两,后又论为死罪。
工部郎中叶宪祖对京城主干道遍布生祠不满,私下讥讽道:“此天子临幸国子监之驰道也,驾出,土偶能起立乎?”意谓,假如皇上从路上经过,魏公公的土制偶像能站起来迎送么?魏忠贤知道后,恼恨异常,将他削了籍。
顺天府尹某人建生祠于宣武门外,诸属官不肯揖拜,这个府尹就独自行八拜之礼,之后觉得不是滋味儿,下令:“不揖者死,后至者罪!”
那个曾经跟七君子之一周起元有过冲突的朱童蒙,后来被魏忠贤提拔为延绥巡抚。他虽然整军打仗有一套,但依附阉党也是死心踏地。为了感恩戴德,超规制建造生祠,用了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琉璃瓦。
巡抚杨邦宪在南昌建祠,为占用地皮,竟捣毁了祭祀周敦颐、程颐、朱熹的“三贤祠”——古之贤人,虚名而已;当今权贵,才是有奶的妈!
据说曾有个地方的“喜容”因设计不周,帽子小、脑袋大,戴不进去。工匠顺手就把“喜容”的脑袋削下去一圈儿。旁边监工的小宦官见了,抱着魏公公的土偶大哭。这不知轻重的工匠,当然也少不了挨一顿大棍。
人间何世啊,出来这些群魔乱舞?
有个国子监生员陆万龄,还嫌崇拜的不够,竟然上疏提议:以魏忠贤配祀孔子;以魏之父配祀孔子之父,在国子监西侧建立生祠!
无耻之尤,无过于此!乡人所说“墨水都喝到狗肚子里去了”,当指此辈。
可怜的孔老,生前奔波四方惶惶如丧家之犬,死后谁都可以拿他来耍耍把戏!
天启末年,崇拜魏忠贤的浊浪一浪高过一浪。对他的称呼,也步步升级。从一开始还比较客观的“厂臣”,到后来的“元臣”“上公”“尚公”“殿爷”“祖爷”“祖爷爷”“千岁”“九千岁”,最后,竟然发展到“九千九百岁”。历史上的皇族,称“九千岁”的曾经有过,但一个阉宦,对其称呼竟达到了“九千九百岁”的高度,简直骇人听闻。
他离皇帝的宝座,只有几步之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