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宋教仁的浸染,还是孙中山的勉励,对李四光来说,科学才是他最孜孜以求的根本。一直以来,他主要汲取的都是理工科知识,社会理论知识较少,他所获取的革命理论和知识基本上来自他所接触的革命党人。在革命这条路上,他不乏思考,但更多的是热情和决心,自身的革命理论储备不足无法指导他系统而真正地开展革命,而当时的中国,也尚未出现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
年轻气盛的李四光,总体来说,此时还处于热血贲张的状态。1911年11月初,在北洋军阀冯国璋用大炮隔江猛轰都督府(湖北咨议局)时的某夜,李四光的革命启蒙导师宋教仁再度出现。挚友重逢相见甚欢,而两人的约谈地点就在炮火连天的咨议局旁的一座公馆内,现场还有宋教仁同时约来的其他几人。宋教仁同大家谈论时局,以及就即将在南京组织革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相关人选等事宜,征询李四光等人的意见。
宋教仁说:“汉阳恐怕难以支持下去,不过不要紧,听说孙先生已经回国了,南京已经到了我们手中,我想明天到南京组织革命政府。程德荃的态度不错,不管他来不来,我们都要让他做内政部长,觉生做次长,主持其事;蔡鹤卿(蔡元培)做教育部长;张季直不管他干不干,也要发表说让他做实业部长,不过还要找个次长来管事,你们有什么人适宜?”
李四光认真思考后,建议道:“孙先生果真回国了,君武必定也到了,我想最好是请君武。如果君武还没有到,请蘅青(石瑛)也是一样。”
宋教仁立时说:“我竟把君武忘却了,该死!好,得了孙先生的同意,我们就这样干。”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即,能够即将再次见到心中的偶像孙中山,李四光激动不已。在当时的政治人物中,孙中山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其三民主义的理念更让李四光折服。孙中山的政治风度、演讲能力和豁达胸怀,无不让李四光仰望与迷恋,最让李四光一心追随的,是孙中山一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2月25日,从美国募捐归来的孙中山一到上海,许多记者便纷纷向他提问:“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孙中山回答:“予不名一文也,所带来者,革命之精神耳!”
此间,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也催生出一段“黄冈四杰”的佳话。这一年的腊月,为庆贺武昌和黄冈光复,李四光与时任汉口军政分府秘书的吴昆、鄂东军政分府政务科长刘子通、临时湖北革命都督府参谋熊十力相约聚会于雄楚楼,时李四光也正担任着临时湖北革命都督府理财部参谋一职。
四人均为在武昌工作的黄冈人,热血同流,意气相投,个个才华横溢。他们结为密不可分的好友后,时人称之为“黄冈四杰”。
“黄冈四杰”绝非浪得虚名。吴昆是著名革命组织“日知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与宋教仁共同创立了同盟会辽东支部,1912年成为国会议员。宋教仁被刺后,吴昆弹劾袁世凯,放弃议员职务,主张武力讨袁。刘子通是中共正式建党前全国53名早期中共党员,中共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熊十力则是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家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早期同样热衷于革命,同宋教仁、吕大森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
四杰指点江山,豪情满怀。兴至处,取来纸笔,泼墨抒怀。吴昆写的是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故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渺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刘子通写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若有心,若无心,飘飘然飞过数十寒暑。”熊十力写的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李四光写的是:“雄视三楚。”
李四光笔下的“三楚”,是指江陵、彭城(今徐州)和苏州。四杰以英雄的视野纵览天下,但谁知一次聚会,竟成箴言:吴昆几次革命,终告失望,晚年赋闲,借酒浇愁,1942年10月3日逝于恩施旅舍,死后无钱安葬,尸体腐烂,友人敛资安顿。算得上是“桃花流水,别有天地”。刘子通更是一生坎坷,他终身从教,飘飘然度过39个寒暑。1922年先是被反动校长解聘了职务,接着又被反动政府悬榜通缉。1924年冬积劳成疾,含愤病逝于北平。而迫害他的人,首功当推王式玉——当年同李四光一同在湖北工业学堂任教的同事。熊十力护法失败后,转向学术,“出于儒佛而归于儒”,成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当代哲学界杰出人物,其最狂的一句话如下:“胡适那点儿科学知识跟我没法比,冯友兰根本不识字,金岳霖说的那些玩意儿也就戏说!”李四光则最终“雄视三楚”,为我国地质力学、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2月29日,在南京的各省代表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十七省代表,每省一票。开票结果,孙中山得十六票,黄兴得一票。孙中山以超过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由上海前往南京就职。当晚11时,孙中山在总统府举行了大总统受任典礼。1月3日,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长、次长人选名单获得通过,所任命的实业部次长,果然就是马君武。
宋教仁能够认真征询李四光的意见,孙中山能够欣然采纳李四光的意见,是因为两位革命领袖除了在日本时对少年李四光已有了初步了解,更欣赏李四光在推动武昌起义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能力,也包括对李四光在实业建设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的认可。
在李四光的一生中,第一个真正繁忙的时刻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