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世界霸权(1 / 1)

([英]詹姆斯·费尔格里夫著,胡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2万字)

△本书从地理及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和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〇世界历史主要是北纬30—60度的温带地区的历史。

〇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之所以会出现在埃及,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暖的气候,而且受到地理条件严密保护。

〇人类不仅生活在最容易生存的地方(即有更多的能量可以利用的地方),而且迁徙时也是朝着最容易行动的方向(即行动时消耗能量最少的方向)。

〇在史前时期,欧洲基本上是与亚洲相分隔的。

〇来自大平原的入侵者:一是来自北欧的留着大胡子的条顿人,二是来自亚洲平原的胡须很少的鞑靼人和蒙古人。

〇世界三大一神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及其毗邻地区。

〇罗马帝国的发展是以罗马城为中心,法国的发展是围绕着巴黎进行的。

〇中国历史的开始时间远较埃及为晚,且稍迟于巴比伦尼亚。埃及所具有的受到大自然保护的理想位置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但中国并不存在像撒哈拉沙漠那样能为埃及河谷地带提供完美保护的地理条件。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是地理条件作用的结果。

〇中国的凝聚力不仅依靠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且也得益于其人民的同一性,他们有相同的生活理想和风俗习惯。

〇西属美洲是对15世纪末到19世纪之间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大部、墨西哥、古巴、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及其他加勒比海沿岸小国。

〇澳大拉西亚是指大洋洲的一个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以及邻近的南太平洋诸岛。

〇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采尔、契伦等学者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地缘政治”的概念,从而推动了相关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的迅速发展。本书正是在20世纪初政治地理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部专著,通过引入“地理条件”“能量”“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演进的脉络。

(2018年2月3日上午11:30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