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1 / 1)

([美]卜寿珊著,皮佳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14万字)

△共6章:[1]北宋(960—1127)文人画的定义;[2]北宋文人的观点;[3]金(1122—1234)和南宋(1127—1260)文人对中国南北方的影响;[4]元(1260—1368)文人艺术理论;[5]明(1368—1644)艺术史的发端;[6]结论。本书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其重要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以纵横开阖、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〇少数精英的绘画风格,最终塑造了所有的绘画形态,这是中国所独有的。

〇苏轼、黄庭坚、董逌、米芾、米友仁;赵希鹄;赵孟□、汤垕、吴镇、倪瓒、李衎、吴太素;南北宋、浙派和吴派。

〇气韵。

〇只有具有深厚修养、品格崇高的人,才能最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天性,也就是事物中的“理”,从而体悟“道”。

〇黄庭坚:“使胸中有数百卷书,便无愧文与可矣。”“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

〇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〇在庄子看来,当悬系生命的绳子被斩断,心神从纷扰纠葛中释放出来时,欢乐或悲伤就不能侵扰。

〇杨万里:“林中梅花如隐士,只多野气无尘气。”

〇吴镇把艺术看作自我表达的方式:“心中有个不平事,尽寄纵横竹几枝。”

〇宋代关注画家品格,元代更多关注风格,明代则着眼于艺术史。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上午11:35阅毕)